占据西安西北方向约75平方公里,偌大的汉长安城遗址区几乎是国内保护最完整的,足以称得上历史文化富矿,但受制于文保方面的严苛要求,使得对此区域的开发建设如履薄冰。据初步统计,汉长安城遗址区内涉及未央区未央宫、汉城与六村堡三个街道,共有行政村33个(自然村50个),常住人口约13.3万人,亦有数据称这一片区生活的总人口数字预估在20万上下。
我们仍可看到,这里现存大面积村庄与农田,都与现代城市面貌显得格格不入。时至今日,水、气、暖等基础设施还未有覆盖,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矛盾突出。特别是市政自来水管网的缺失,村民生活用水多依靠自备井,不仅存在高峰期用水紧张的现象,其水质也无法得到保证。
步入2024年,为解遗址区内“用水难”问题,市级层面明确表示要从规划衔接入手,打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堵点,借助完善市政自来水管道铺设,彻底实现汉长安城遗址区全域一体供水。最新进度方面,遗址区供水工程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待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即可进场施工。
与此同时,检索公开招标平台,从今年初至8月期间,有关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招标信息先后挂网,前期文勘清表工作也已启动,印证这一民生实事迈出实质性步伐。
结合工程实施计划,自来水管道埋设将按照遗址区现状道路和村庄布局设计,沿石化大道、丰产路、丰景路、邓六路、罗高路、阁老门—惠西村生产路六条道路布设环状管网,输配水管线总长度预估超过31公里。
待管网敷设完成,市政自来水会通过来自西三环、北二环与朱宏路多方向的接水点,直接供给汉长安城范围内各行政村。可以预见,不久之后,这片遗址区将同城市基础设施“接轨”,不再被遗忘。
事实上,汉长安城遗址面积之大、文物遗址之多举世罕见,面对严格的文物保护标准,尚未有其他相似和成熟的模式能够借鉴。有关它的长久保护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如何把握遗址区与城市化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相应探讨从未停歇。像是作为汉宫代表的未央宫遗址,其在2014年申遗成功,整体区域则被规划为遗址公园。目前,经过对景观绿化、道路游线、基础设施的综合提升,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累计开放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不少文体活动选择在此举办,引来众多游客踏访。
在汉长安城东南角,曾经承载运输作用的漕运河道,如今已是集水文化和汉文化主题于一身的汉城湖风景区,迎来华丽转身。由于现有行政村未经全面考古勘探,保护和展示利用的基础资料尚不完善,故区域内33个行政村暂无明确搬迁计划,主要以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改造为主。时间来到2022年9月,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就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签定《部省合作共建协议》。
公开信息显示,仅共建一年时间内,就相继实施城墙遗址保护、李下壕村庄环境整治改造等工程,推进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院建设并完成博物馆选址和方案设计工作。规划层面,央地双方研究明确了未来五年特区的五大类共13项主要任务,同时将汉长安城遗址区内10904.5亩永久基本农田调出,积极申请将其列为自然资源部“大遗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试点”。
而为了汉长安城长远发展,一份全新的《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2023-2035)》和相关国土空间规划正加速编制。根据初步成果披露,规划对遗址的保护、活化利用、文化宣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特色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均有专题研究。尚待正式批复的《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尝试为遗址保护和利用提供新思路——在文保要求上,持续开展遗址地下文物的考古测绘、调查、勘探和发掘,并借此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建设融入角度,通过博物馆、城市公园、社会活动等多渠道,承担城镇公共绿地和文化服务功能。
未央区文化空间格局计划图
同样的,汉长安城身为所属未央区占据面积最大板块,曾于去年公布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草案中,汉长安城片区与大明宫遗址被分别赋予打造汉、唐文化历史传承轴的文化空间格局。站在片区定位分析,这里将以以“中华文明标识地”为目标,加快引进 “文化+”“考古+”“遗址+”等文旅业态,对遗址区保留村庄实施整治提升,促进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协调发展,打造集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经济带。
探索之路一刻不停,相信借助不断地尝试,这个西安最大“保护特区”定能打破灯下黑的局面,成为遗址保护利用的西安样本。点击阅读原文
见证西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