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市初三家长按照学校通知在市级统一平台进行了模拟中考志愿填报,很多家长私信我在操作中遇到的困惑,也提出了一些想法。为了让各位考生家长在6月18-21号正式填报志愿时做到客观合理,我觉得有必要把几点事项提前讲讲,整体理念就是:按需填报!
1、按照《2024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细则》规定,上海中考招生投档细化的批次共有十个,投档顺序如下: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录取;
(2)市级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录取;
(3)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自主招生录取;
(4)中本贯通;
(5)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
(6)中职校提前招生;
(7)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到区;
(8)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到校;
(9)1至15志愿;
(10)征求志愿。
2、第(1)-(6)属于自招范畴,第(7)-(8)属于名额分配综评范畴,第(9)-(10)属于纯粹裸考范畴。且征求志愿只有考生在1-15志愿投档结束后尚未被任何学校录取之时才会启动,是精准到这类考生身上点对点通知再次填报1-15个未招满学生的学校,算是不走复读路线的最后底线批次。
3、既然十个招生小批次有先后投档顺序,那就意味着多填几种志愿是可行有效的,不会有招生冲突,这是政策赋予的多次机会,是给予考生升学的多种渠道,要珍惜!
1、全市排名前30的市重点高中在二月份基本上把想要的自招型考生都招揽过了,剩余名额寥寥无几,到了6月26-27号的官方自招测试日也就是走个过场;还想自招进这些名校的考生家长,奉劝一句:名校自招是主动找学生、挑选学生,不是你想测试就能机会。
2、其他的40余所市重点和17所特色高中以及市八中学男生班的大部分自招名额会留在6月26-27号的官方自招测试日海选,如果你认可这些学校,可以尝试。
3、没有报名自招的考生,依然可以填报自招志愿,能否被通知参加官方自招测试甚至被录取就看运气了。
4、报名了自招,但没接到意向学校的后续通知,依然可以填报自招志愿,但最好别填意向学校了,换其他学校试试吧(前提是认可这些弱一点的重点高中)。
5、对自招有执念,就想进市重点或特色高中的好班读书,全市排名前30的不敢想,报名中等水准或一般水准的高中,如果运气好真被通知校测了,问自己一句:自招笔试有把握过吗?只想着自招,却没有提前学习自招课程或没有应对≥中考压轴题难度的题目的能力的孩子,请保持好心态!你抱着见识人外有人的态度,鞭策自己高中努力读书的,可以去自招;如果你是实力不足还盲目自大的眼高手低的孩子,劝你一句:别去找自虐了!
6、有种适合自招捡漏的考生。你预估裸考实力是普高或一般般区重点,但能过自招控制线;倒数排名的市重点或偏远的特色高中(回民中学、朱家角中学、华东模范中学、六十中学、光明中学、嘉定二中、青浦一中),教学质量再不济,本科率或一本大学率依然高于普高或一般般区重点的;这类学校每年自招缺额较多,你报名,你去参访了,你去校测了,你的钟爱会引起他们对你抛出橄榄枝!
7、自招大体上是招收全市每届初三生中不仅初中应试能力强且有超前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综合学科素养高的孩子。所以,不填报自招志愿不存在浪费志愿、浪费机会的可惜,比方说:你预估裸考能进一所优质市重点,非要自招去一所一般般水准的市重点,哪怕进它的重点班,三年后的高考结果大概率也不会更好,你还花时间精力准备自招,有点得不偿失吧!
这是近三年我遇到的纠结型初三家长中最多的一类。
根据一二模成绩,评估孩子裸考水平上不到本科率较高的高中,所以到处打听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或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和优劣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觉得走职业教育方向可以提高孩子未来的社会生存力,准备填报中职校自招志愿,但心中始终对“高考”“本科”等概念恋恋不忘。
于是,这些家长就会问我“苏老师,我们先填中本贯通志愿或中高职贯通志愿,再填1-15志愿,如果孩子超常发挥,我们可以选择不去职业教育吗?”“中考投档可以按照孩子的实际成绩优先录取更好的学校志愿吗?”……那一刻,我通常会回答“你们不能既要、又要、还要,不能想着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到,志愿填报和投档是有规则,不是按照你们的设想实现结果的”。
要不要报职业教育志愿,关键看两点:孩子的正常文化成绩和是否接受职业教育。只要你评估下来,孩子更适合走职业教育,未来靠技术挣钱,不觉得比文化型大学生差,就行。
中考的实际成绩,基本上谁也猜不准,填报职业教育志愿要有魄力:即使分数再高,我也不后悔被中本贯通或中高职贯通或五年一贯制专业先录取,我就奔着职业教育去发展的,我觉得自己就适合学技术,我家的社会资源能帮我就业,这不比参加高考的结果差,那有什么犹豫或矛盾的呢?
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一模、二模成绩不理想,所以觉得名额到区和名额到校志愿没有填报的必要了,我觉得:你可以放弃填报,这是你的权利;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两个志愿最好别空着,只因为你们不知道它们背后的填报逻辑。
1、名额到区志愿就是一把无成本赌博,输了也无妨
理论上只要你预估中考成绩能过当年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控制分数线(2023年是610分)就可以赌,而且每年低分高入的赢家不少。你不要认为自己的成绩不高,就配不上市重点。理由有五个:
(1)不是所有的外区市重点教学质量都那么牛;
(2)不是所有的外区市重点人气都火爆;
(3)每年市重点名额到区录取分数线是波动的,就是考生心态的博弈,你没胆量,就失去一次机会;
(4)对中等甚至以下实力的考生而言,赌赢了,哪怕进一所一般水准的市重点,也比你1-15志愿进的普高或区重点强。
(5)区内自招上岸的学霸不会抢名额到区计划,得把这波人除掉。
2、名额到校志愿是校内比拼,一二模成绩不代表所有
理论上每位毕业生都有资格填报名额到校志愿,只是你的正常年级排名最好是名额到校计划数的两倍以内才有实际上岸概率。一二模成绩和你的校内年级排名未必是正比关系。
(1)大多数初中可获得的名额到校计划数是10+、20+、30+,能过40的很少了(人数巨多校除外),所以你的日常年级排名在80+肯定希望渺茫。(人数巨大校、牛校除外)
(2)区内自招和名额到区走掉的人,不占名额到校威胁,得把这波人除掉,这样你的日常年级排名在中考后会自然上升。
(3)中考发挥有超常也有失常,你无法知道平时排名在你前面的同学中考是否失误,估分是否过高。你如果低估了自己的分数,会如何呢?
大多数的考生是通过这个批次被投档录取的,所以可谓是中考生的底线志愿。
(1)有些家长因老观念制约,以为这个批次只能填报区内高中,大错特错;这样会限制投档成功率。
(2)只要出现在各区下发的中考报考指南中的1-15志愿招生学校,均可填报。
(3)如果估分在普高层次擦边,又不想复读,最好以中职校保底。
(4)市重点-区重点-公办普高-民办普高-中职校,构成1-15志愿可选范围,填满15个学校并不难吧!
估分在公办普高层次的甚至是民办普高层次的考生,今年的征求志愿很重要,前提是你在1-15志愿表的最下方“是否愿意征求志愿”一览填写“是”。
今年市教委为了帮助民办高中尽可能招满学生,赋予一项特别权利,如果在1-15志愿民办高中未招满计划数,可在征求志愿环节适当降低本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对于执念于要读高中想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这是不是最后的机会啊!
中考批次有十个,每人喜好各不同;
实力规划是前提,按需填报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