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考校测入围线复盘:超乎想象的涨跌幅,原因是什么?

文摘   教育   2024-03-07 18:01   上海  
01
Number
概述:异常波动反映出00后怎样的想法


前言:2月18日我曾对今年的春考校测入围线发表了个人预测,结果是“全面失败”;无独有偶,大多数同行的预测也失灵了。


起初,我准备放弃以后再预测春考校测入围线,怀疑自己十几年的志愿填报功力报废了;但当我把所有专业的校测入围线汇总好,与去年的数据一一比对后,我觉得:不是我预测的数据逻辑不科学,而是事实超出想象,是由于我对00后的考生了解不充分而产生的大误差。


静下心来,我思考很久,决定写几篇对今年春考校测入围线的复盘,突出分析00后的想法鉴别校测入围线的涨跌的合理性,给予今年的秋考生和今后的高三生一些忠告。


02
Number
再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春考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


1月5日,我就发布了一篇文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专业值得报考吗?》,曾写道:

最终事实证明,上外的校测入围线如我在短视频上预测的那样,站在第一梯队里(与上大、华政一起),阿拉伯语359分,朝鲜语355分。对此,我的预判是准确的,也反映出一些考生现象和想法:


1、填报上外专业的考生无疑是春考大军里的高分者群体,大致来自优质市重点里排位50%后的、一般市重点里排位前50%和优质区重点里排位前30%的同学。


2、这些学生很看重“211”大学光环,愿意牺牲专业就业前景的劣势。


3、喜欢阿拉伯语的考生比喜欢朝鲜语的考生肯定多一些,他们觉得阿拉伯语的适用面稍微广一些吧。


4、对于第二外语专业的考研和就业出路,我觉得他们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但不肯定全盘接受(想着先进了二外再说)


5、总之,纯粹想学第二外语并适合学习第二外语且愿意持久学习第二外语的考生,我觉得不占多数。


03
Number
“想”务实的考生占主流了,把生存放在首要的理念


对于这个想法趋势,首先我是支持的!虽然本科专业未必和未来职业一定相关,但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普通家庭,甚至中产家庭)而言,如果考研失利,本科毕业后的就业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选择专业务实些,没错的。典型波动院校和专业如下:


(1)上升板块(最热三甲: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

备注:加#为2024年新增专业;加*为重新启招专业;黄色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蓝色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考生想法分析:

考生想法分析

(1)只要能挣到钱,职业不分贵贱。代表:上海海事大学的两个专业。


(2)做不了医生,做理疗师、护士也不错,只要能进医疗系统,就算有个相对稳定的饭碗。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的护理学。


(3)在民办本科读书,还是选工科类专业好些,至少毕业后可以在中小型企业从事技术型强的工作,对学历、大学名气要求没那么高,养家糊口没问题。代表:上海建桥学院、上海立达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工科专业。


(4)如果实在不喜欢理工科专业,成绩又在民办本科段位,那就在人文经济类专业里就选个有中外合作资源的专业,未来提高学历比在国内考研容易些,可以弥补未来求职、考公的本科劣势(大学层次和学历)。代表: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的中外合作专业。

(2)下降板块(最冷三甲: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天华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备注:蓝色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粉色为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考生想法分析:

考生想法分析

(1)现在人口已经负增长了,新生儿童逐年减少,我们以后也不想生孩子,还当什么老师?估计以后幼儿园、中小学关停潮越来越多,老师肯定要缩编,公立学校编制越来越难考,我不想那么辛苦。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和上师大天华学院的教育类专业。


(2)语言、工商管理、贸易这种传统人文社科类专业,早就适应不了新时代了,学的东西实用技术型又不强,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能学。代表:日语、翻译等专业。


(3)在中国搞艺术类工作一直很难养家糊口,而且很吃圈中资源,学这类专业又特费钱,我们又不是真正有天赋的艺术生,不会考虑这类专业。代表:上海戏剧学院。


(4)报上海兴伟学院就是冤大头,给那些学习差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以后想出国的去读吧。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参与了,哈哈哈!


04
Number
总结一下现在00后同学中填报春考志愿的三大类型



(1)纯躺平者

熬不住后面四个月的备战秋考的日子,只想早点解脱,大学层次和专业都无所谓,只要是个本科就成,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或考研、考公、考编之类的问题,暂时不规划,能春考走掉,先舒服四个月再说。这类考生近几年的占比越来越多,代表了一批00后因打小舒适的成长经历而形成的不思进取的价值观。



(2)对大学和专业会选择,有自我要求的人

这类老生基本上以原一本大学和原211大学为填报对象,在乎大学的层次,同时在有限的春考专业里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学科基础应对大学学习、有相对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的专业。他们中大多数有考研计划好就业是最终目的。所以,这类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父母对孩子的升造或职业规划比较支持的。



(3)有资源,未来出路有保障者

这类老生基本上定位在原二本院校(公办+民办),虽然知道大学层次和专业优势在国内算不上好的,但因家中经济富裕或父母的社会人脉资源充实,所以不担心本科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或者先出国再回国就业。这就解释了:明明民办本科的学费那么贵,加上生活费,少说本科四年要花费近30万;如果是中外合作专业,加上出国1年或2年,总开销至少45万,每年上海依然有8、9千人愿意就读本市民办本科大学。



预告


针对2024年上海春考校测入围分数线异常上涨或下跌的大学及其专业,我后续会写两篇文章,专门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对秋考录取分数线的波及。敬请期待!


此篇中观点,仅属笔者个人建议,请应届或未来的考生及其家长酌情参考,帮助大家思考以后填报高考志愿的理性维度。 




点击阅读原文
向苏老师留言咨询升学困惑!


热 文 导 读:点击下方图片链接可跳转文章


上海家长圈
与上海学生家长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