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其中,被誉为“中国十大国粹”的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今日,让我们携手步入方寸邮票的世界,一同欣赏中国十大国粹——中医、书法、京剧——的魅力,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并共同体验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震撼。
1、中医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历经千年而不衰,至今仍为世界医学界所重视。
在我国发行的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苏颂、李时珍等,都是中医药界的典型代表。
1955年8月2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的第4枚“医药学家李时珍”。
1962年12月1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的第3枚“孙思邈”和第4枚“医药”。
2002年8月20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四组)》纪念邮票的第1枚“扁鹊”和第3枚“苏颂”。
2018年5月26日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的第1枚“李时珍”和第2枚“本草纲目”。
2020年8月19日发行的《华佗》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一枚。
2022年10月22日发行《张仲景》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一枚。
同时,自1978年至2023年先后发行了《药用植物》特种邮票3套,共18种中医药材。
2、书法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展现书写者的情感与意境。它不仅是一种文字美的表现,更是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被誉为“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2003年2月22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一套2枚。
2004年12月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隶书》一套4枚。
2007年11月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一套6枚。
2010年5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一套6枚。
2011年4月1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草书》一套4枚。
3、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以其独特的脸谱、服饰、唱腔和身段,演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京剧艺术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旦是女角色的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7种类型。
1980年1月25日发行的《京剧脸谱》特种邮票一套8枚。
1983年7月20日发行的《京剧旦角》特种邮票一套8枚。
2001年2月15日发行的《京剧丑角》特种邮票一套6枚。
2007年3月10日发行的《京剧生角》特种邮票一套6枚。
2008年2月23日发行的《京剧净角》特种邮票1套6枚。
(明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