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2024年暑期档观察:情绪价值、喜剧的忧伤与中二狂欢

学术   2024-10-10 17:03   北京  

本期关注


作者:刘帆

责任编辑:林锦爔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24年第10期

刘帆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提要:2024年的暑期档,被寄予“电影的夏天”厚望,虽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市场表现低于预期,但这批影片的艺术品格、文化内涵、美学表征却值得复盘探讨。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这批影片在“情绪价值”的供给上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而且影片“情绪价值”与相应的社会议题形成互勉;2.喜剧和喜剧性的追求和考量是中国电影市场“政治正确”的利器,虽然这些喜剧手段与方法未见显得高级和深刻;3.出于观众迭代的现实,档期内影片次元破壁与中二性凸显,甚有狂欢之势。


关键词:暑期档 情绪价值 喜剧的忧伤 中二狂欢


2024年的暑期档,有超过80部影片密集上映,(1)不仅数量供给充分,而且题材/类型多样。既有《抓娃娃》《逆行人生》《走走停停》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解密》《扫黑:决不放弃》等新主流大片;也有《默杀》《谈判专家》《重生》等犯罪类型片,《云边有个小卖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负负得正》等爱情/青春片;还有《异人之下》《从21世纪安全撤离》《死侍与金刚狼》等奇幻/魔幻片,以及《落凡尘》《白蛇:浮生》《神偷奶爸4》《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名侦探柯南:百万美元的五棱星》等动漫类电影,以致国家电影局主办的2024暑期档片单发布会即冠以“电影的夏天”之名,这句双关语不啻代表了管理层对暑期档和暑期档内影片的期许。

尽管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影响,2024的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低于业界预期,但这批影片的艺术品格、文化内涵、美学表征却值得复盘探讨。总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其一,这批影片在“情绪价值”的供给上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并与相应的社会议题形成互勉,而且影片“情绪价值”的浓度与市场反应的正相关性愈加明显;其二,喜剧和喜剧性的追求与考量是中国电影市场“政治正确”的利器,虽然这些“喜剧”手段与方法未见显得高级和深刻;其三,基于观众迭代的现实,档期内青春/幻想类型影片里“次元破壁”与中二元素触目皆是,甚至呈现一种狂欢之势。


一、情绪价值与社会议题的互勉


电影及其观影反馈是社会议题、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的一种映射、交融和互勉。传统上,诸如《辛德勒名单》《芙蓉镇》这样的杰作电影可以同时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情绪价值,且三者兼备相容。但伴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受到短视频、微短剧情绪直给、爽感打点的熏染和操演,当下观众对于电影所蕴含和供给的情绪价值的需求与敏感得未曾有。最早提出“情绪价值”这个概念的美国爱达荷大学杰弗里·贝利(Jeffrey· J· Bailey)教授指出:“情绪价值是一个净情绪结果,由情绪收益(广义上解释为经历的积极情绪,满足情绪需求,满足与情绪相关的期望)和情绪成本(广义上解释为消极情绪,施加的情绪劳动,未满足的情感需求,未满足的情感相关的相遇期望)构成。”(2)就电影消费/欣赏而言,积极观影情绪与消极观影情绪的势差构成最终的情绪价值,其势差为正,则整体观影情绪价值为正向,反之则为负向情绪价值。而总体上,认同、认可、共鸣、尊重、愉悦、治愈、理解,都是基本/核心的情绪需求。

由是,2024年暑期档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影片情绪价值的赋能和大众情绪需求的满足上各自做出了相应的努力,并且与作品所裹挟的社会议题/社会情态形成互动、互契和互勉。《抓娃娃》《逆行人生》《默杀》等影片聚焦教育焦虑、经济下行下的中年困境、校园霸凌等社会议题/(变体)社会现实,并正基于此使观众获取认同、共鸣等核心情绪价值体验;《走走停停》《云边有个小卖部》《狗镇》等电影则主打一个“松弛感”,轻治愈,萦绕着对小城镇/故土和故人的回望、追索,它们给予当下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逃离都市”“去班味”这种社会情状的理解和尊重;《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从21世纪安全撤离》《神偷奶爸4》《死侍与金刚狼》等影片具有相当的喜剧性/喜剧感,而这种喜感在相当程度上又源自角色中二性的癫狂,这让更年轻观众在愉悦体验之外的同时还多了一分共鸣感;《白蛇:浮生》《负负得正》则是属于“七夕”档专供的“玫瑰花电影”,情爱浓度拉满,这类影片首先是在特定节日提供“应景式陪伴”的情绪体验,而其艺术品质与审美价值的高低决定了能否在短时应景之外实现“长尾效应”,显然,《白蛇:浮生》更胜一筹;《解密》《异人之下》本都是强IP改编的重工业电影,视听奇观昭彰,但从更多数观众情绪价值满足的角度而言,则情绪收益与情绪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差。

抓娃娃》剧照


截至8月31日,电影《抓娃娃》以32.54亿元(3)的票房在整个暑期档“断层式”领先。公约性的议程/议题设置、丰富而积极的情绪价值以及市俗的喜剧效果共促了这样的市场实绩。影片的主题是“富儿穷养”,而“穷养”的原因来自主人公富豪马成钢的“教育焦虑”,他意识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儿子马继业被全家人娇惯得要身心俱废(已是病态肥),于是“忆苦思甜”,携子回到幼年的陋室,打造了一个马式“楚门的世界”,其目的在于将儿子培养成材,考进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以期真正的“继业”(继承其家业)。影片设置了“育人/成材”这个主议程,对应了中国人的“普遍责任”与“普遍焦虑”,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性质的议题。同时马成钢的这种焦虑在其长子已“养废”后显得更加紧迫,这又对应了二胎政策放开后“练小号”(4)这个当代社会热点。“清北大学”则直接指涉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大学,其实就是指向了中国人心中或明或暗的“状元情结”。(5)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生态中,“话题性既是一种注意力资源,也是一种议程设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配置和生产力要素”。(6)在此基础上,《抓娃娃》进一步提供了可资观众尤其是下沉市场观众认同/想象性认同的情绪价值。其一,影片让我们看到,无论家庭贫富,学生都只有通过极大的努力才能升入理想的学校,尤其是进入“清北”这样的顶尖高校,这不啻在某种程度上填平了贫富的鸿沟并对银幕前的观众进行抚慰,况且富豪还得“装穷”来培育孩子,“贫穷”/“欠富裕”在育儿问题上反而逆转为一种“优势”。其二,最终马继业戳破“制造的世界”,高考场上交了白卷(画了幼年看到的别墅泳池底的鸽子像),摆脱了被操控的人生,表示“以后的路我想自己走”。次年,他以与之前摸底考一样的705分上了体育大学,走上长跑专业之路。这无疑是一个价值观相当正确、讨喜,甚至是“讨好”式的结尾,而且极具“爽感”,它虚拟性/替代性地满足、鼓励其实是宣泄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摆脱父母/家庭束缚的情绪和欲念。然而悖论在于,马继业之所以能考705的高分,与富豪父母提供的十余年全方位、数十人的培育团队及其“服务”紧密相关:他的“奶奶”实际是资深教育专家,对其驻家式培育,他上学途中“邂逅”外国人练口语是被安排的,他在书店“恰好”听闻的“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为了磨练他的意志有意设计,就连其日常营养补给都是山珍海鲜等极品食材家常菜化来予以保障。也许贫富的鸿沟只有在银幕上得以填平,当然这也是电影作为“白日梦”的重要功能与意义。客观而言,《抓娃娃》的议程设置、艺术品质都并非出挑,但在市场上却取得了相当成功,对其“想看用户”画像的观察也许能做出一定的解释。在猫眼专业版上,其想看用户画像为,四线城市用户超过了40%,女性用户超过了70%,25岁以上用户超过了65%,20岁以下用户不到10%。(7)下沉市场(女性用户)的认知、惯习和情绪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部影片的商业空间。

相较于《抓娃娃》现实议题的“梦幻式”呈现,电影《逆行人生》算得上有真正的现实观照与映射。软件部组长高志垒被“优化”,同时面临之前投资P2P项目爆雷、父亲脑溢血、大额房贷(每月15000元)要还,女儿要上国际学校的诸多压力,寻职未果转而当上了外卖员,经历诸多的磨难终成“单王”,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发出了跑单小程序。影片直面的现实问题、现实困境有:大厂裁员、职业病(片中为糖尿病)、寻职年龄歧视、高息理财产品爆雷、房贷压力、家庭病痛、算法控制(对外卖员提速降价)、职场内卷(从软件公司到外卖公司),如此种种。片中高志垒面临种种压力,被迫转行外卖员的根源在于他被大厂裁员,失去了稳定的高薪。房贷也好、女儿学费也罢,甚至父亲的医疗费,这些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接踵而至。这是电影《逆行人生》主人公高志垒的“痛点”,也是现实生活中“张志垒”“陈志垒”“王志垒”的痛点。在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压力下,“大厂裁员”“开工不足”“业务萎缩”“收入下降”已是数见不鲜,“过紧日子”已经不是一句政府的口号而是普通民众的生存体认,有相当数量曾经富足的大厂员工和小老板们涌入了门槛较低的网约车行业和外卖行业,甚至已经造成了这类行业的饱和。自2023年以来就已经有苏州、深圳、景德镇、重庆、遂宁等多地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饱和预警。(8)同时,影片对当下中国人的另一痛点也是高热的社会议题“内卷”进行了影像化书写。高志垒长期熬夜做项目,都熬出了糖尿病,但是竞争对手居然是穿着尿不湿上班(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省了);算法控制下的两家外卖公司“吃货外卖”和“送得快”均以提速降价来竞争市场份额,外卖员受到进一步压榨。影片表现了外卖员遭遇的三次车祸(含间接表现了大黑前同事送外卖车祸断脚),都是因为抢时,逆行,分心,抄近道;同事们嫉妒单王“大黑”,言语相讥后围殴他,底层互害。最具有隐喻性并刺痛的一幕是,即使在外卖行业已经如此内卷内耗之际,“吃货外卖”站点门口又来了好几位二十多岁的都市男女,要来跑外卖。观众感受到了映射“现实”的真诚和“痛感叙事”的共鸣,这是《逆行人生》给予观众的主要情绪价值。此外,影片有两处高频的“情动生产”(9):高志垒被逼着给填错了地址的客户道歉,否则就给差评,他无奈认错也耽误了下一单,悲愤至极正要辞职不干,接到电话父亲出院;“老抠”被撞,对方赔了他15000元,正好提前凑齐女儿的手术费,他回到家居然异常高兴地对老婆说“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这些设计和处理,在刻画人生的痛楚和“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中,引发观众强烈的情动与共情。

电影《默杀》指涉了三项社会议题,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侵少女,电影通过“技术处理”将故事场域设置到了东南亚某岛国,但全华人主人公的设计依旧让影片充满了现实忧虑。故事主线是林传福为给受校园霸凌意外跌落致死的女儿惠君复仇,锤杀了校长女儿安琪等多位女生和掩饰真相的方老师,对在霸凌现场视而未救的校工李小姐母女也施以报复。副线则表现了李小姐对自己哑女小彤严重的精神控制及严重的家暴,并在影片结尾翻转性地揭示了继父性侵九岁的陈语彤,小彤手刃继父的真相。在极为敏感和极具话题性的议题设置之外,《默杀》以国产电影极为少见的大尺度表现了犯罪场面。林传福的“榔头杀”恐怖而血腥,对首害安琪虐杀后在学校礼堂将其尸体“从天而降”的镜头更是具备浓郁的复仇私刑仪式感。而九岁的小彤被继父性侵后用剪刀捅破继父大动脉的场面将这种尺度推到极致。由于是面对霸凌致死的复仇和对幼女性侵的反击,在“情感正义”“道德正义”(法律不正义)的鼓励和掩饰下,如同《周处除三害》一般,类似大尺度的犯罪场面给观众带来的是强烈的以暴制暴的快感,就观影行为而言,这显然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满足,而且在中国的银幕上,这种满足显然不够充分。而这种情绪需求其实源自人类的“死亡驱力”,弗洛伊德认为,生命的出现不仅是继续生存的动力,也是追求死亡的动力(本能),“针对外部世界和其他生命体的破坏本能成了死亡本能的部分表现”。(10)

走走停停》剧照


影片《走走停停》是年轻一代崇尚的“淡学”的一次银幕实践。以“随便吧”“都可以”“无所谓”为表征的“淡学”,是“一种维护内心边界与秩序的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朴素而‘顺其自然’的精神状态,个体不再强求在他人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11)遭遇事业与爱情双重失意的编剧吴迪离开北京,回到故乡四川的一座小城,寻工作碰壁加之对父亲托关系找工作的抗拒,只有暂时“啃老”,在邂逅同学冯柳柳后,成为她“返乡人”主题纪录片的主人公,并在冯柳柳的鼓励下重拾剧本《似是故人来》,拉着亲朋零成本拍摄。《走走停停》的主旨是“允许一切发生”,允许不成功,允许单身,允许他“非衣锦式还乡”,允许他“停下来”,允许他无功利地拍片,去顺应内心的欢喜与愿望。吴迪的母亲给了他足够的包容和理解,就像她自己讲到故人时所说“他这辈子看起来就不是很成功,但我们都很怀念这个人”。而他的父亲在表面的苛责之外,以行动默默支持了吴迪,尤其是在吴母猝逝以后,他竟然穿上了妻子的裙子,帮助儿子完成了《似是故人来》的最后一个镜头。当镜头完成,他微微转身,吴迪从摄影取景框里,观众从银幕上看到了原来是吴父这一张极具“上镜头性”的脸庞,影片终于在通篇的克制中释放了这一瞬即中的情绪高潮,而“这种情绪高潮的直接反应并非‘泪奔’,而是一种潜藏于内心的、深切的悲凉”。(12)影片以“轻治愈”般的影像叙事对应、理解、抚慰了当下青年人“逃离北上广”“死宅有理、窝囊无罪”,追求“松弛感”和“平淡生活”的集体情绪/社会情状,是对“成功/失败”二元导向庸俗成功学的一次回击。此外,影片中吴迪的妹妹所穿印有“滚”“闭嘴”“积极废物”等字样的T恤以及近23万人在豆瓣打出8.0的高分再次表达与应和了影片的这种态度。

被不少同行期许为“救市之作”的电影《解密》在暑期档中段上映。影片有两大充满戏剧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的设计,一是中国神童容金珍与他的美国老师希伊斯教授之间的师徒对决,老师设密,弟子解密;二是容金珍异于常人的梦境和他基于梦境的破题与解密。故事的背景和主线是冷战时期中美之间的密码战、情报战,因此影片整体议程设置延续了晚近“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所表现的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与军事斗争,但由于近年“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的集中上映,已让观众对“反帝抗美”议程类电影显示出相当的“审美疲劳”,同时,当下中美之间相对缓和的国际政治氛围及在此基础上民间关于此议题相对平静的社会情绪也就没有为影片推波助澜,缺乏足够的现实议题性和此基础上的传播力与破圈力,这是影响《解密》市场空间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影片抛出的中美师徒(智力)对决、梦境解密等命题已经将观众期待值拉满,遗憾的是破题则差强人意。无论是解紫密还是最高级别的黑密,关键时刻均是依靠容金珍的“梦境”一蹴而就,过分强调“梦境解密”,这让影片本来的“科学性”蒙上了浓郁的“玄学”色彩。当然,设密和解密这种最高级的抽象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游戏(涉及算法、数论、组合等)本身就很难以具象的艺术思维和生动的影像语言在短时间内向观众解释清楚,何况这种解释还需要充分的戏剧性和趣味性,这几乎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缺乏有戏剧性又有逻辑性的解密过程,让观众感受到了情绪高擎之后的失落。同样是麦家小说改编,电视剧《暗算》中瞎子阿炳的过人之处在于天生听力超常,可以“肉耳”找出敌台(也从孩子的哭声听出了并非己出);电影《风声》里吴大队长和顾晓梦是可以通过京剧的唱腔节奏和衣服上的针脚来传递情报,充满戏剧性又至少“看上去很真”。但也必须指出,无论是十个梦境的设计与实现、殿堂级的歌曲与配乐、“无限接近真实”的美术与服化,《解密》在电影工业和技术层面的确是世界级的,这些印证着陈思诚所言,“电影是我的信仰,所以我一直强调电影感,一定要用最好的摄影器材,用最好的视听感受把观众留在影院”。(13)


二、喜剧的忧伤


对于当今的中国电影,尤其是有明确商业诉求的电影而言,“话题性是第一生产力”,而喜剧性/喜剧感则是市场政治正确的重要配置。在2024年的暑期档中,喜剧电影和带有明显喜剧色彩的电影俯拾皆是。其中,既有《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抓娃娃》《从21世纪安全撤离》《逆行人生》(悲喜剧)等完全的喜剧类型片,也有《落凡尘》《白蛇:浮生》《异人之下》《头脑特工队》《云边有个小卖部》《死侍与金刚狼》等影片融合了大量的喜剧元素,将喜剧手法和喜剧性作为影片重要的“吸引力”使用。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抓娃娃》都是典型的北方喜剧/东北喜剧,其东北性体现为东北方言、东北演员(《抓娃娃》主演沈腾、马丽,《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主演庄达菲、王皓等),以及更重要的,其戏剧/喜剧结构/模式为赵本山等东北喜剧人创下的“春晚”“不差钱”模式。《不差钱》是2009年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主演的小品,赵本山要请毕福剑上饭店吃饭,但又没什么钱,于是伙同饭店伙计小沈阳来遮掩自己的尴尬。于是所谓“不差钱”模式是指“观众和角色中的一方共同对角色中的另一方保守一个秘密。舞台上的双方,一方要保守秘密,却又不断露馅,另一方也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不明就里”。(14)大部分的春晚小品几乎都使用了这个技巧来抖包袱。在《抓娃娃》中,大量的笑料和包袱是由于马成钢一干人等要“装穷”,但这过程中又不断露馅,被马继业发现端倪引发,《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也是由李进步“穿越”到1999年,她与过去时空的母亲、姥姥一家以及母亲的高中同学“对话”,由这种“对话”的错位引发喜剧性。

影片《抓娃娃》中,由于马继业花光了父亲给自己买菜的钱,从小知道自己家特别穷也养成了过分节俭的马继业提出去“还得捞”吃饭,其实是为了占排队时免费零食的小便宜,甚至连已经到号了都不愿意进去。马继业的母亲和装瘸的奶奶觉得实在太丢脸忍不下去,两人迅速离开,“奶奶”在下台阶时甚至不管不顾,起身抬着轮椅赶紧跑掉。相似的“包袱”还有,马继业由此中途提早回家,居然在附近的篮球场上看到了“奶奶”丢开轮椅健步如飞,甚至还能飞身扣篮,在被马继业发现后,又上演小巷里的“巧奔妙逃”,马继业根本追不上。等马继业回到家,奶奶又是一副瘫痪在床的模样,只是忘了换掉球鞋。为什么这样的“包袱”会产生喜剧效果呢,这可以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提出的关于喜剧感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进行解释,他认为,“喜剧就是人们突然发现旁人或者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的荣耀感。看到别人有那样的错误而自己现在把那种错误看得清清楚楚,因而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是喜剧感产生的原因”。(15)这也就是“不差钱”模式喜剧(小品)从结构上产生喜剧性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喜剧手段,德国哲学家谢林总结为“对立倒置说”,“他将任何对立关系的倒置均称为喜剧的,比如懦弱者却装作勇敢者的姿态,矮个子拼命想装成高个子,成年人却扮作小孩,男人却身着女人的打扮。对立面的双方突然成为自己相反的一方,这就是喜剧的”。(16)在《抓娃娃》中有这样一幕,马继业发现他妈去了别墅,跟踪而来,紧急情况下,马成钢夫妇赶紧与家里的保洁互换了装束。于是,马成钢夫妇穿着紧急换上的保洁服假装忙碌(马丽饰演的春兰还忘记摘下硕大的钻戒),而明显是工人(甚至为喜剧效果刻意突出了相貌的反差)模样的两个“对立者”在豪宅的沙发上穿着完全不合身的华服,坐立不安,举止极为尴尬和滑稽。身份和装束的“对立倒置”激发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配合着马继业不学无术的大儿子将“老大徒伤悲”念为“老大走伤悲”,这场戏将影片的喜剧“空气”托至高点。

根据热门网剧改编的电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延续了陈昊宇、庄达菲的母女组合,与《你好,李焕英》类似聚焦母女和解的主题,并沿用“时空穿越”的套路,讲述了女儿李进步穿越到母亲李青桐的高中时代,陪伴和见证了母亲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并发现了自己生父的真相。影片中,由“突然荣耀说”/“鄙夷说”带来的喜剧感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李进步母女与贾冰饰演的姥爷之间。因为李进步的姥爷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经患肝癌去世,因此穿越回去的李进步是第一次见到“活的”“彩色的”姥爷,此刻镜头又迅速切到她与母亲给姥爷烧纸的场景,地上还放着姥爷的黑白遗像;在饭桌上,李进步给姥爷敬酒是把酒直接撒地上,姥爷不解地问“这什么礼仪啊?”姥爷不明就里,但作为“上帝视点”,明白一切的观众却是会心一笑。相似的细节还有,席间姥爷问“你爸在深圳咋样啊”,李进步回答“他走了”,姥爷把喝到嘴里的酒吐回杯子里,后悔地说“这话问的,咋这么年轻呢?”李进步赶紧接话,“也没走这么远,他俩离婚了”。由“鄙夷说”带来的最经典的段落则是“现在时空”的李青桐喝醉了打视频电话让姥爷接到这个段落,看到手机显示屏里的对方,这对父女彼此都被对方吓了一跳,李青桐甚至还怀疑地问了自己一句“难道是以前没喝到位啊?”观众由于比片中角色掌握更多信息量,这种信息差,加上角色的夸张反应,带来了观众的优越感和这种优越感制造的喜剧感。与此同时,女儿李进步穿越回去成了母亲的平辈,还帮助母亲学习,一口一个“李青桐”,这又是“对立倒置说”和“错位感”带来的喜剧性。此外,作为典型的“东北性”喜剧,尤其主演又是出自“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段子手,片中的“段子”必不可少。“段子”,就是“俏皮话”,其喜剧性不是由叙事或结构来创造,而是源于文字游戏和谐音梗创造的瞬间滑稽。聊举两例:片中李进步在教室问学霸吴智勋,“你听说过多元宇宙论吗”?坐在最后一排的学渣陈君何则接茬,“听着像大鹅铁锅炖”。同样是陈君何在听李进步说要帮大家下次考试成绩提高30分,他的即刻反应是,“三分天注定,三十分只有靠嘴硬了”。经典歌词互文性与押韵谐音梗组合“成段”。

《逆行人生》是一部非典型的悲喜剧。悲喜剧,是悲剧和喜剧元素的交汇与融合,“带泪的笑”是其主要特征,这种笑呈现一种悲凉感,笑的背后引发对社会、对人生深刻的批判和思考,在笑与泪的间性中形成层次丰富更为深切的复调审美体验。如电影《美丽人生》、戏剧《老妇还乡》《威尼斯商人》等都是这样经典的悲喜剧。《逆行人生》有悲喜交加的情节和一定的悲喜色彩。徐峥饰演的高志垒在找工作时,招聘方助理将他的出生年78年看成了98年,于是人力资源部主管立刻将其陈述打断,“都快50了还怎么熬啊?”“78”到“98”,数字“象形梗”让人莞尔一笑的同时,感受到“高龄”码农再就业的残酷;高志垒刚开始跑外卖,出现各种状况,单单超时,千赶万赶,好容易爬了很多层楼敲开客户门,却忘了带外卖上去;特别是他给大学生送外卖的这个段落,到了学生公寓楼下,叫外卖的大学生却因戴着耳机打游戏没接电话,焦急中,高志垒一个人在宿舍楼下不停地大喊这个学生叫外卖时使用的网名“怒放的后庭花”。喜剧创作中有一个基本概念,“表现水平线以下的人”,此刻在大庭广众下嘶喊“怒放的后庭花”的高志垒就是这样的状态。而这个粗鄙的网名和“水平线下”的高志垒让银幕内外的“观众”哄堂大笑,笑过以后,难免也对高志垒的无助和尴尬生出几分同情。此外,片中杨大山向高志垒介绍“老抠”,“电动车坏了胶带纸粘,头盔坏了胶带纸粘,雨衣坏了还是用胶带纸粘,听说他内裤坏了也用胶带纸粘”。当我们得知老抠之所以这么抠是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女儿筹医药费时,我们彼时对他过于抠门的“嘲笑”会转化为得知真相后深切的悲悯。尤其是他被撞后对方赔了他钱而提前凑齐手术费,他竟然颇为得意地嬉笑自己“财运来了挡也挡不住”,“老抠”皮相的笑触发的是我们心底的泪。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闪回站长当保安队长时气势汹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卖员,咔,拦下”,镜头回到现在,他以外卖站长身份训话,“不管见到什么样的保安,歘,冲过去”。前后两个镜头,两种装束,对位的台词,既有“对立倒置”说营造的喜剧效果,更深层次地,亦表现出保安和快递员之间一定程度“底层互害”的可悲。之所以说《逆行人生》并不是一部典型或者优质的悲喜剧,一方面因为高志垒这个人物的设定不够“底层”,名校毕业,大厂出身,家有大房子,他所遭遇的困境,只需要一开始把大房子卖掉即可解决,悲剧性和批判性先天不足,真正深刻的悲喜剧应该表现更底层、更边缘、更普通的人与他们的困境。此外,出于“温暖现实主义”的设定和“大团圆”的套路,高志垒最后不仅成为了“单王”,而且长期的运动导致其严重的糖尿病都得以自愈,就更显有些浅薄和轻质了。

在作为类型的喜剧之外,暑期档不少影片将笑料、喜剧段子和包袱也融入影片,一方面可以调节影片的节奏,一方面让喜剧性成为一种“杂耍/吸引力”,满足精神颇为紧张的当代人对于“轻松”加“愉快”的“刚需”。在《云边有个小卖部》中,假酒贩子牛大田一副土豪相,却又极其纯情和痴情,为了追求秦小贞将自己的假酒工厂烧了,以明其志。整个人物设计和火烧工厂的画面主打一个反差喜感。《神偷奶爸4》中格鲁妻子冒充美发师,结果操作失误却把顾客的头发点燃了;格鲁潜入坏蛋高中偷小狗莱尼,用尿不湿遮住监控头,用爽身粉让红外线门禁现身。这些都是“扔奶油蛋糕式”的粗鄙喜剧效果。

《落凡尘》中小凡女发现金凤突然不见了,感慨果然是神仙,这般来去无踪,随后镜头一转交代,其实他是转身掉进了土坑里;小凡女带金凤吃“真香火锅”,点了鸳鸯锅,结果这个“鸳鸯”是一边中辣一边特辣。而在《从21世纪安全撤离》中,西洋乐器圆号吹出了中国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这些都是喜剧感产生原理中的“预期失望”说。

《死侍与金刚狼》整部影片一直在自嘲,自嘲“漫威”,自嘲DC,解构电影,死侍不止一次说狼叔要“演到九十岁”,在自嘲中解构着电影和电影角色。更夸张的解构则出现在《白蛇:浮生》中,千百年来许仙与白娘子缠绵悱恻、令人肝肠寸断的悲情故事的不少支线和段落被“去经典化”、喜剧化和“戏谑化”。如片中南宋年间的宝青坊演起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不仅如此,片中的“戏中戏”《西厢记》也成了喜剧版,崔莺莺和张生均为矮胖造型,且二人疯疯癫癫而无半点风流样态。此外,片中李捕头还给青蛇安排上了相亲,脂粉男娘娘腔、赌徒、酒楼老板大金牙一众“牛鬼蛇神”出场,甚至最后连相貌俊秀的法海大和尚也成了小青的相亲对象。

2024年暑期档既有《逆行人生》《走走停停》《刺猬》等具有悲喜性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有相当体量的影片中散布着喜剧性,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喜剧作为类型还是喜剧性作为“吸引力”手段,多小品式的“抖包袱”而少“结构性喜剧”,多简单粗鄙的“段子”而少高级的幽默,电影市场“下沉”的年代观众更加“拒绝深刻”,综合而言这就是暑期档“喜剧的忧伤”。


三、次元破壁与中二狂欢


基于暑期档能聚集更多青少年观众以及观众迭代(网生代、漫生代、游生代)这两个主要原因的影响,2024年暑期档内上画的电影有相当多比例是漫改类/动漫类电影,既有《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加菲猫家族》《头脑特工队2》《神偷奶爸4》《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蓝色禁区:凪》《死侍与金刚狼》等海外IP系列,也有《白蛇:浮生》《落凡尘》《异人之下》《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国潮动画类电影。在这一系列影片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次元破壁”与中二性凸显,这既有更年轻一代的自我表达与自我承认,也是“次元破壁”下“传统一代”向前者的理解与靠拢。

中二,即初中二年级之义,泛指的是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常见的组词为中二病,这是一个源于日本的网络流行语,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的成年人。(17)甚至是其中的“二”,在中文语境下更增加了一分“愣”与“冲动”。但我们不认为中二即是一种“病”或“病态”,它是旺盛生命质的一种炫耀,是未被体制藩篱规训的一种姿态,因此可以用更中性的词予以命名,中二性。

从21世纪安全撤离》剧照


影片《从21世纪安全撤离》讲述了王炸、诚勇、泡泡三人从1999年的夏天穿越到2019年的K星,并反复穿越横跳,阻止反派“三爷”毁灭世界的图谋。20年的时空跨越,三个38岁的身体里装的却是18岁的灵魂,有青春、热血和不管不顾的冲劲。影片就是一个少年大战成年人的故事,是三个中二少年的英雄梦,这个“梦”当然也充满着“中二性”和少年感。例如,三人之所以会“穿越”是中了“蛤蟆毒素”,此后只需要打个喷嚏就完成穿越,蒲公英和胡椒粉则是其“触媒”,幼稚得可爱;刘连枝遭遇“职场霸凌”,不仅被领导颐指气使,其调查报道还被主编等人抢功,穿越过来心理年龄18岁的范闲(即王炸)把油腻的中年领导一顿暴揍,给我们带来00后“整顿职场”的快感;三人与刘连枝在2019年大战三爷倒卖人体器官的医药公司,以寡敌众,以弱胜强,以赤手对战重武器,用拳头解决一切。尤其中二的是,面对最厉害的对手韩光,发现其武力值超强的原因在于20年前就玩“十六人街霸”历练而来,而这个游戏又是王炸当年借给他玩的,于是王炸赶紧穿越回去将其换成了“少女游戏”,一并将韩光当年看的漫画也换成“粉红漫画”,于是20年后韩光的战斗值突然被“降维”而一击而溃。更为“癫狂”的是当王炸的脑袋上被直直插入一根粗壮的钢钉,众人都以为他将game over时,他却说因为自己脑仁小,钢钉没插中。这些设计虽幼稚但热血,逻辑性弱而情感张力强,呈现出游戏感与梦核感交杂的“2.5次元中式超级英雄电影”的式样。同时,影片有很多台词是有着典型“青春期浪漫主义”的味道,配上燃情的背景音乐,有力地体现和烘托着影片整体的“热血”和“少年感”。例如,“我们清楚地看过未来的痛苦、死亡、离别,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跑,像痛击岩石的海浪,一遍又一遍冲向陡峭的未来。我们变成旷野里的星火,想在夜空里炸个粉碎”。“我们最常说的谎话是长大就好了。我们才18岁,有的是时间变成更好的人。”与此同时,影片的视听语言呈现丰富的动漫感和“次元破壁”色彩。如开场不久刘连枝和王炸躲避韩光等人的追逐戏,她中途挂上了“特效档”,于是车尾就发射出了属于“游戏视听语言”的两条特效光感动态线;片中的动作戏中,也采用类似方式对肌肉线条进行了强调和“能量外化”视觉处理;更精彩的是,当王炸扯掉一捆电脑线拉着刘连枝破窗跃出办公室,如蜘蛛侠般从天速降,一台台电脑砸到地面爆炸,爆发出绚烂而璀璨的火花,两人在火花背景中踏步而行。这些二次元动漫元素与实体演员、真实场景融混,实现了二次元幻想宇宙和三次元现实世界的破壁。更有想象力的设计出现在与韩光对决的一幕,正值影片的高潮戏,银幕突然黑屏并出字幕:影厅设备故障。懂的观众对此会心一笑,这既打破了观影的第四堵墙,也是一个没有恶意并符合影片气质的小“恶作剧”。于是,“中二不再是病,中二成了生活的解药”。(18)

电影《异人之下》是乌尔善携手80后导演夏鹏的新作,影片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的魔幻异能网络动漫《异人之下》。原作从2015年开播,目前已出5季,总点击量超过了300亿次,整个系列漫画体量庞大、角色/人物众多,具有宏大而繁复的世界观,已经成为国漫界的“一人宇宙”。电影版《异人之下》则选取了张楚岚和冯宝宝相遇初期的故事进行改编,身为“炁体源流”传人的大二学生张楚岚在被没有记忆的“不死少女”冯宝宝找到后,面对异人界各门派对他的抢夺,一路鏖战,最终战胜了全性四张狂,并在得知了他爷爷去世的真相后决定留在冯宝宝身边参加罗天大醮。与《从21世纪安全撤离》相近,《异人之下》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少年气英雄梦”,并在东方奇幻的类型框架下厚植武侠、神怪色彩。主角张楚岚身怀绝技而低调隐忍,哪都通、全性派、天下会、天一门等相继登场,天一门犹如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名门正派,全性派则是手握“酒色财气”四大阴毒手段的江湖邪派,维持异人界秩序的“哪都通”本身就是一个物流公司。张楚岚被冯宝宝带着一路“打怪”成长,与全性派祸根苗胡冲天地对决。“炁体源流”中看似神秘的“炁”即为“气”的古字,而在道教中亦指人的“元气/真气”,因此张楚岚在使用“金光咒”“五雷阵法”“掌心雷”“老农功”等绝技时,可以看见类似经络运行、五行八卦的视觉表现手段。“少年打怪”这个设定以及敌我双方的名字、手段、功法,已然拼贴出属于少年的天空与少年想象的二次元色彩和中二感。同时,影片中茫然又呆萌的冯宝宝,张楚岚的“废柴”设定(关键时刻才敢显露真功夫)、电影给其附加的“猥琐感”,以及最后对决中张楚岚身着“中国李宁”的T恤从犹如《功夫》里周星驰打出“如来神掌”一般从天而降,都将影片的中二性展现得更为多维与立体。此外,70后的乌尔善从传统神话转战当代青春魔幻漫改,这本身已经是“次元破壁”的一种体现。狭义的“次元破壁”是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互融,而广义讲,其指涉不同文化、不同圈层之间的破冰与交汇。也许与乌尔善导演一样,不少“年长的观众”也在质疑“二次元”“理解二次元”之后,成为“二次元”。与《从21世纪安全撤离》相较,本片具有更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和更强烈的漫画感。如张楚岚在厕所被冯宝宝拍的第一下,随着一声巨响满屏是一个巨大的“砰”字,而他与宝宝第一次交手时,使用金光术金身裹体,采用火球攻击,是完全的游戏既视感;到张楚岚与张灵玉对战,两人在一个废弃的停车楼里,于各种霓虹招牌下“阳五雷”对战“阴五雷”,“金光”对“银波”,又是强烈的赛博朋克风。除此以外,影片在表现幼年张楚岚和爷爷相处以及救下小女孩的段落,采用的是真人动捕后的漫画绘制,异常灵动,颇有神韵。该片值得一提的还有片尾,在出片尾字幕时,采用的是“弹幕”模式,满屏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主创名单,有着浓浓的“乡村爱情风”,既自嘲也娱人,将各种次元混搭与中二感进行到底。应当讲,《异人之下》有着强烈而独特的视觉风格,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不应被豆瓣原著粉对改编不满的情绪宣泄(低分和恶评)遮蔽。

除上述两片以外,《死侍与金刚狼》《刺猬》等影片中也散见着中二感。在《死侍与金刚狼》中,由于本身角色设定的缘由,“死侍”形象/性格的主要特点为“贱”“萌”,整片中不停唠叨,“烂梗连篇”。而在他与金刚狼合体让时间线短路从而阻止了世界变为虚空后,狼叔“爆衫”,镜头给了其性感的小腹特写,死侍则眼神意味深长地看过去,很好地诠释了“狼贱CP”。在《刺猬》中,连续留级的“初五”学生周正面对上门给自己“治病”的“神婆”(任素汐饰),被抽得满嘴流血也坚决不下跪,一字一顿地说“我这病,你治不了”。在这一刻,周正与姑父王战团合体,他们曾经被“卡住”,但他们绝不屈服。这份执拗和“反抗”,也正是少年热血与中二性的一种表征。


结语


2024的电影暑期档,供给充分,类型多样,这些影片通过情绪价值的满足、喜剧性的构建以及“次元破壁”与中二性的交融来做出努力,争取观众,尤其是更年轻一代的观众。面临娱乐样态多元、视听作品“微短化”、电影社交属性弱化的巨大冲击,我们需要直面新挑战、拥抱新技术、发现新路径,创作更多话题穿透力、戏剧结构力、情绪价值力、视听震撼力融合兼备的头部电影作品来吸引和培育青年观众坐稳影院,中年观众回流影院,少年观众进入影院。

“电影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在向我们走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努力与期待着。


注释:

(1)《80部电影定档暑期,多部影片聚焦现实题材》,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68201,2024年7月4日访问。

(2)Bailey J. J. and Gremler D. D. , McCollough M A. Service Encounter Emotional Value:The Dyadic Influence of Customer and Employee Emotions, Services Marketing Quarterly, 2001, 23(1):pp. 1-24.

(3)(7)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APP。
(4)练小号,网络俚语,指大力培育二胎,尤其是头胎孩子不成器的情况下。

(5)每个省参加国内高考的排位最前端考生,基本都选择就读清华和北大,被这两所高校录取亦可说暗合了古时的“中状元”。

(6)李建强《中国观众观影行为“新变”四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5期。
(7)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APP。(8)东方网《单车日均订单量有所下降,嘉兴、深圳等地提醒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https://j.021east.com/p/1723543841042890,2024年8月17日访问。
(9)聂欣如《情动理论与电影的纠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3期。
(10)[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版,第233页。

(11)沈毅《“淡学”来袭:年轻人心态及社交模式新变化》,《人民论坛》2024年第13期。

(12)陈晓云《〈走走停停〉:日常叙事与现代人的“世俗神话”》,《电影艺术》2024年第4期。

(13)王铮《专访〈解密〉编剧、导演陈思诚:电影是我的信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

forward_28298559,2024年8月20日访问。

(14)刘帆、张弛《结与解·小概率事件·讽刺性幽默——近年国产黑色喜剧的叙事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5)寇鹏程《文艺美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
(16)同(15),第209页。
(17)“中二词条”,见知乎,https://www.zhihu.com/topic/20014439/top-answers,2024年8月4日访问。
(18)安熊《〈从21世纪安全撤离〉:义无反顾地奔跑吧,去做更好的大人》,藤井树观影团微信公众号,2024年8月3日访问。


编辑:李思雨

校对:罗曾嘉


当代电影杂志
关注国内外电影历史、现状和未来。理论分析、专业评论、深度对话。电影理论、评论,电影创作、产业,学者、创作者、学生和电影爱好者,共有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