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没班硬值,形式主义值班有啥用?
文摘
2025-01-25 11:00
黑龙江
据半月谈报道,千千万万在节假日期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值班人员,确保了幸福安康的万家灯火、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但是,近年来,基层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逐渐增多,基层干部身上的值班压力不断加码。在一些部门,节假日值班时只接得到领导的查岗电话,却接不到和工作相关的电话。在问卷调查中,基层干部大都理解节假日值班制度的必要,但普遍反感为了应付考核、形式大于实际的值班。节假日值班制度施行已久,主要目的是确保节假日期间紧急突发情况、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应对。出于群众需要,公安、应急、交通等部门节假日值班的确不可或缺。但值班覆盖面越来越大、基层干部员工值班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很多单位不直接面对紧急情况,甚至连服务对象都没有,也要求员工值班;有些单位安排一堆值班人员,其中大部分人要么没有实质性工作、要么没有应急能力帮不上忙。紧急情况发生少,突发事件解决不了,员工值班时只是玩手机乃至发呆,如此值班能起到什么作用?节假日值班,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部分工作在非工作时段井然有序地运行,同时也能“防患于未然”,确保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及时应对。然而在少数地方、一些单位,“一刀切”式强制值班成为常态,脱离了实际工作需要,悄悄“变了形”“变了味”。比如,“没苦硬吃”式值班。如今通讯发达,还把大量人员“钉”在办公室里,显得不够合理和人性化。比如,“走个过场”式值班。少数部门为了值班而值班,只是形式上的打卡签到,实际上不承担任何实质性工作,也没有必须处理的事务。比如,“自我加压”式值班。有的地方粗暴地把值班多少与工作态度好坏挂钩,少数基层单位为了彰显“功劳”“苦劳”,要求无关人员陪着领导“干耗”“空等”。形式主义值班,与设立值班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节假日值班,是让基层干部在群众需要的时候及时出手,而不是让他们在群众没有需要的时候坐在办公室干耗着,更不是比谁做的无用功更多。让大量基层干部员工无效值班,无疑是一种懒政、庸政的表现。一名基层干部坦言,从未在值班期间解决过实际问题,一个办公大楼里有好几十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人在24小时值班。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明知节假日值班属于“无用功”,但存在“有用没用暂且不提,万一出了事,总该第一时间处理”的思想,将值班作为员工“努力”“作为”的象征。有些领导为了规避风险,干脆让所有部门都值班。这种做法表面上负责任,实质是对一线职工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最为讽刺的是,很多基层干部反映,节假日值班的主要内容,就是等各级领导电话查岗。值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岂不就是为了值班而值班?不少地方把值班看成单位和领导政治表现的体现,单位又把值班情况纳入员工年度考核,让值班越来越“卷”。“上级干了,下级也得干”“别的单位值班了,我单位没有值班就是不作为”,说起来是作为,实际上是作秀,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形式主义值班,苦的是基层干部。有基层人员表示,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值完24小时的班,紧接着就是工作日,只能连轴上班;有的地方为了强化考核,规定值班电话响超过三声未接就要追责。此外,不少基层员工被要求过年过节必须值班,但是没有任何补贴。假期不能休息,还有额外负担,这样的值班不近人情,难免削减基层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说相关单位自身意识不到问题,恐怕很难让人相信,那为何还会“明知不该为而为之”?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比如,“出事与我无关”的脱责心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担心上级随机抽查并问责,明知有的值班无事可做,但不敢贸然取消无意义值班,看似重视,实则不负责,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比如,“没功劳有苦劳”的邀功心理。一些基层单位明知强制在岗值班没有必要,但为了打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设,原来不用值班的干部也不得不跟着“卷”。比如,“他们值我也值”的跟风心理。有些非一线保障性单位未必一定要值班,但看到其他兄弟单位设置了值班制度,担心“不值班的话上级认为我们不作为怎么办?”于是盲目跟风。必要的值班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无效的值班该尽早取消。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就是为了让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无意义的节假日值班也应该在基层减负之列。今年暑假,全国多地教育部门发文明确,无学生在校不得安排教师值班,受到老师的欢迎。这种尝试不妨推广,科学制定节假日值班制度,把更多基层干部从无意义的值班中解脱出来。(浙江宣传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