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幸福似乎成为了越来越稀有的奢侈品。然而,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为了点燃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幸福之火,我校致力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以“幸福绽放”为主题,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心理活动与举措,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获得持续的幸福感。
感恩之心:让快乐在教师节绽放
为庆祝教师节,浙江省杭州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滨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于9月10日举办了“致敬教师·心灵寄语”心理邮箱特别活动,以心理邮箱为平台,鼓励全校师生通过书信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如何获得快乐?始终保持一颗感激的心,在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他们将是我们回味无穷的礼物。
研究表明,感恩不仅可以增强心理健康,还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交联结。活动鼓励学生们写下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让他们在体验感恩的过程中,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更加乐观的心态。为了让情绪得到及时表达,让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我校将定期举行心理邮箱特别活动,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分享自己的烦恼与快乐,与“心语邮箱”一同交流,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如果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最近感觉没精打采,有些闷闷不乐,缺乏能量,不妨用一用“感恩信”这个方法,它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干预方法。
第一步,默想一下:有没有一个人,你一直想感谢,但却没有充分感谢过?你想对他/她说什么?
第二步,写一封信,不仅仅是对他/她表达感谢,而且详细列出你感谢的理由,比如具体的故事、一些细节、他/她给你带来的感受等。
第三步,把这封信当面念给他/她听,在电话里念给他/她听,将手写信寄给他/她。
巧手筑心:共创幸福课堂的密码
心理课没有笔记本怎么办?我们开展了一项创新活动——制作个性化的心理笔记本。每个年级设定了四个部分的主题辅导内容,课堂上会分发每个主题的学案纸,以记录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将亲身体验到从无到有的乐趣,创造出独特的心理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成长与发现。
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设定了互相尊重、积极参与和真诚分享的约定。每位同学都需制作自己的课堂名牌,随时准备参与课堂讨论。此外,我们还引入了有趣的奖励制度,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表现可以获得礼品、加分券、免作业券和心理咨询体验券等,进一步激励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从团体动力的角度来看,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还通过正向激励和共同的目标设定,有效促进了整个班级群体的积极互动与协同发展。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每节课可以记录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我们还在笔记本中加入了自我照顾急救包,逐步完善这本属于自己的“心灵守护宝典”。这种手账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心理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阵地,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关爱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幸福贴士】
投入指的是用心投入地做一件事,从而达到“心流”的状态。如何获得活在当下,完全专注的状态呢?
参与具有挑战且能发挥优势的活动,真正喜欢的活动会让我们忘记时间,如果你喜欢探索自我,制作心理笔记本的过程正是体验心流状态的绝佳机会;
花时间观察、倾听和感受周围发生的事情,练习“此时此刻”,如在心理笔记本上写下“上心理课的这天,发生了什么让你开心的事”。这样的记录活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刻。
探索内心:踏上自我发现之旅
心理测评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评还可以揭示学生的优势和潜力。
了解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后,学生能够更好地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为此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每学期定期举行心理普测活动。
心理测评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也为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了更积极的心理基调。心理健康教育将继续在我们的校园中扎根开花,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引。
积极情绪是我们的积极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包含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等常见因素。如何收获一份积极情绪呢?
花时间和在意的人相处;
从事喜欢的爱好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听鼓舞人心的音乐,多想想生活中进展顺利和值得感激的事情。
五育护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将心理教育融入五育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首先,学校每日组织课间长跑,让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舒缓心理压力,增强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通过流汗的快乐,学生们感受到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滋养。学校还在楼道内设置了心理宣泄器材,供学生随时使用。学生们可以在课间利用这些器材,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实现强身健体与情绪宣泄的双重效果。
其次,为了迎接教师节,学校特别安排了一次独特的劳动课,让学生们走进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教室的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整理的乐趣,更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自我关怀的方式。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德育老师与心理老师的共同教研为学校心理教育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滨江区文综教研员陈金平老师的带领下,德育老师与心理老师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通过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心理活动融入德育教育。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也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在联系,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通过以上系列安排和活动,学校在心理教育融入五育教育的探索中不断前行,致力于为每位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我们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障。
运动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的?运动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心情和增强情绪稳定性。例如,运动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与奖赏和愉悦感相关的神经递质。另外,运动还能增加内啡肽的释放,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能够减轻焦虑和压力。
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还能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长期参与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海马体的体积,这是大脑中与记忆和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此外,运动还能改善神经网络的连接性,提高注意力和认知功能。
心灵驿站:守护每一份成长与安宁
滨文中学心理咨询室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无论是在学习压力、情感困扰,还是其他心理问题上,心理老师都随时准备提供帮助。学生们可以通过预约或直接到心理咨询室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是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每一位同学前来咨询,学习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心理辅导室功能丰富,除了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外,还配备了沙盘治疗、心理测试工具、情绪管理技巧培训等多样化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调适自己的情绪。
此外,学校还在每个班级张贴了心理咨询途径的相关信息,方便学生获取心理支持。这些途径不仅包括校内资源,还有校外专业机构的联系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在面临困扰时,勇于寻求帮助,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撰 稿 | 范冠冠
编 辑 | 胡安宁
一 审 | 方家琦
二 审 | 裘丽萍
终 审 | 潘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