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悟4|收获、反思、提升
文摘
2024-12-17 22:26
山东
2024年12月13日至16日,有幸作为领队跟随青岛教研室的张主任和韩主任到广西南宁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主办的教学设计展示交流活动。每一次机会都是收获、反思、提升的机会,带着享受、感恩、学习的心情,得到了一次新知识、新经验、新视野的洗礼。非常感谢市教科院和学校领导能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开拓了我的思维和视野。 在陪伴参赛老师们整个参赛的过程中,见证了老师们赛前、赛中、赛后的历程,结合自己在2019年参赛的经历,有了很多感悟。 与参赛老师们一同前往的路上,能感受到老师们的心情是紧张的、压抑的。在路上的空闲时间,顾不得聊天,有的拿出手机、有的拿出纸质稿不停地背。包括在飞机上也抓紧时间背稿子,累了睡一会儿,醒了就不停地背,就像高三的学生在参加高考一样。看到老师们聚精会神学习的样子是那么令人尊敬和向往,心里竟有很羡慕的想法。任何自己的事都值得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考虑结果如何,只要全力以赴就足够了。 比赛结束后,有好几位老师问我,这个证书评职称管不管用啊。我给他们的回答是,证书可能不管用,但是过程很管用。就像当年自己去参加比赛,从没有考虑过评职称管不管用,只要想成长自己,就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要想有没有用。人生不就是一场经历吗?全心全意的经历过,就是最好的收获。 参加每一次比赛,出示每一堂公开课,都会感觉到不完美,都会有很多遗憾,这些不完美和遗憾正是需要我们反思和学习的地方,这也恰恰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每一位参加比赛的教师,比赛前都会有一段暗无天日,要崩溃的日子,甚至会有想要放弃的想法。所以才会有“凤凰涅槃”、“爱拼才会赢”、“化茧成蝶”的美好词句。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只有经历过多次的美好词句后,才能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越走越广,才能站到耀眼的舞台上,别无他路。 就像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中提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第一, 有句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都不对,如何能达到目的地呢?所以在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先研究比赛规则。本次的比赛是高等教育出版主办的活动,很多选手用的是其他出版社的教材,这与主办单位的意图相冲突,所以不管展示的教学设计如何优秀,都不会有好的成绩。 第二,对于比赛的很多定义要明确。比如微课,AI给微课的定义“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通常来说微课是单个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助教助学视频。有些参赛教师的微课是将整个教学设计缩短的视频,有些教师的微课只是图片的简单组合。以上观点仅是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依据。 第三,教学设计要规范、美观,内容充实、真实并且有创新。观摩整个比赛后,获得一等奖教师呈现的教案规范、美观,展示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真实。学情分析用各种对比的大数据图片进行了精准分析,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归纳,使目标简单明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都美化展示,教学环境硬、软件分类展示,教学内容体现二次重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体现创新,教学过程有步骤、有亮点、有思政。学习效果有数据证明,教学反思有亮点有不足等等。每一步骤都能体现出用心和特色。有些教师只是平时普通教案的呈现,有些教师展示的内容虚,让人听来就很难落地实施。所以在定下课题后,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验证过的教学设计才能称得上是典型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在比赛完后,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也有心情欢歌笑语了,也有心情享受难得的外出玩耍的机会了,也有心情看看如春天般的“绿城”了。人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只要过程努力了,结果随缘,不纠结,不为难自己。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了,奖励自己;没有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下次还有机会,还可以东山再起。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坚持,目标肯定在前方。“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心有所往,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