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高中教育多元化、特色化发展,12月6日,重庆第四十九中副校长郑洪燊(主持工作)、副书记陆艳带领部分教师参加了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重庆市朝阳中学第二届差异教育主题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寻差异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以专家报告、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学科教学展示为重要内容。来自全市各区县教研员、重庆市普通高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的老师们,以及四川广安、绵阳、德阳和重庆各区县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借助共同体平台,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路径。
▲ 熊川武教授进行报告
专家报告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川武先生以《中国式现代化高阶教学》为题,从自学寻疑发现问题、倾听释疑深究问题、练习检测统计疑题、提问互帮初解问题、群言互证彻解问题等环节,分享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日常教学机制,并与现场教师互动,以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给予他们有效的教学指导。
▲ 梅家烨副校长、陈静副校长、羊自力校长分享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规律性,还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在校长论坛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教学副校长梅家烨从核心理念、培养路径、课程建设、机制保障四方面,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八中实践;重庆市朝阳中学科研副校长陈静强调了差异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点作用”,她指出,“尊重差异”的培养理念、“发展差异”的培养模式和“多元包容”的评价体系是朝阳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举措;重庆市江津中学校校长羊自力则从思政引领、课程建设、教评模式、贯通培养、家校协同等方面,分享了江津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 6位教师依次分享
在教师论坛环节,来自朝阳中学等6所学校的教师代表进一步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务下,教师角色转变的举措、学校美育特色发展的实践和县域中学的探索。在场教师纷纷认真记录,多次感慨深受启发。
▲ 8位教师依次进行课堂展示
在教师课堂展示环节,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地理四大学科同课异构,让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实在课堂中,让“差异教育”落地到学科教学中。
来自朝阳中学等5所学校的8名教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了课例展示和教学说课。其中,朝阳中学的罗玲老师和江津中学的吴鹏老师聚焦《品故都之秋,探中外秋思》课题,呈现了风格各异但同样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朝阳中学的张莹老师和永川中学的杨力老师通过《三角函数的概念》这一课题,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朝阳中学的匡海发老师和潼南中学的丁浩峰老师则通过《全反射》这一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而朝阳中学的蔡大波老师和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的母志香老师,则通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这一地理课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自然环境的奥秘。
▲ 钱金涛老师进行点评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智良、重庆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重庆市第一中学校教科处副主任吴文成、重庆市中学数学教研员熊丙章、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部主任徐发林、北碚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张弘、北碚区进修学院中学数学教研员杨丽、北碚区高中地理教研员周飚等多位专家进行点评指导。
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并就如何在差异教育理念下,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行。此次赴朝阳中学观摩学习,进一步深化了我校对差异教育的理解。
差异化教育不仅为学生开辟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还在共同促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变革背景下,促使教师从“学科教学”真正转变为“学科育人”,更推动了探索差异教育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优化、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评一体化”。
本次活动更加拓宽了
我校教育改革的视野
为我校在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为我校探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文字:教导处
图片:重庆市朝阳中学
一审:何丽娟
二审:傅春晓
终审: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