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山县陈家镇朝鲜族村村民委员会——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民族文化筑共富道路
学术
2024-11-08 16:58
辽宁
陈家镇朝鲜族村,于1974年建村,全村区域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94亩,现有村民87户、243人,其中有少数民族群众239人,占总人口的98.4%。村民委员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发展有机结合,以发展产业带动民族交融,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先后获评辽宁省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村民委员会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实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将民族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机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助力党群心连心”等主题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架起沟通桥梁,引导全村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村民委员会与盘锦市妇联开展联建共建,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为原则,免费为村民提供1000余株玫瑰花苗助力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效发挥支部共建聚合力作用。始终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连续四年免费为本村和邻村群众提供酱菜、酿酒技艺培训,培训近500人次,共带动邻村各族党员群众10余名困难家庭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并提供就业岗位7人,增收6万元,让各族群众在共同感受特色文化技艺教学的同时,助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引领党员群众在共同富裕路上跑出“加速度”。在朝鲜族村生活了几十年的任昌赫说:“村民委员会带领我们村民创办了村集体项目,村民种的菜也有地方卖,也有活干,现在又带领我们发展旅游和直播,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有奔头”。村民委员会聚焦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将民族文化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组织各族群众联合创办“昌赫专业农民种植合作社”;将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有机结合,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建成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的盘山县陈家镇金顺酱菜厂,生产销售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米肠、辣椒酱、地瓜秧、苏子叶等产品,打造“金娘子”系列酱菜品牌。积极推广“庭院+经济”种植模式,以“合作社+农户”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项目生产经营,帮助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户年收入提高了1500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村民委员会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最大限度转化为生产力,持续做强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村干部专程到本溪市学习酿酒技艺,并教授给村民,建成“金顺酿酒坊”。围绕美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引进汉莎玫瑰新品种,栽种在庭院和酒坊周围,创新采用古法技术酿制玫瑰花白酒,仅中秋节期间村集体经济创收1万余元,村集体收入实现递增,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村民委员会顺应时代发展,紧扣电商发展新趋势,推动农特产品“走出去”“上云端”,创建“村支书—金娘子”抖音账号,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村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仅今年春节期间线上销售酱菜及群众农副产品累计达3000余单,销售额高达20余万元。如今,“金娘子”酱菜被列为“盘锦有礼”产品,荣获辽宁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制作技艺被评为盘锦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经验做法被中国网络干部学院作为典型案例展播报道。村民委员会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创新“文化+”模式,激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发展民俗休闲观光游。于2022年底创建“玫瑰花海民宿”项目,按照以文助旅、以旅促产、以产致富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将现有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打造成乡村旅游亮点,将乡村文化和非遗资源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通过开展非遗文化科普现场研学体验、团建等活动,形成了集游、购、住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产业链条,实现村集体日营业额突破1万元,不仅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村集体经济项目被市县党校列为乡村振兴现场实践教学基地。村民委员会坚持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健全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凸显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综合效益,近年来有游客4万余人次到村旅游体验,感受村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振兴发展的创业路,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省级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美丽示范村”……如今的村庄,粉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一面面墙体绘画“诉说”着百姓的幸福生活,青瓦白墙、环境宜人、庭院优美,生态宜居、生活幸福……昔日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来源:民族团结促进处
辽宁民族宗教
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公开辽宁民族宗教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