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开始转向佛学?

文摘   2025-01-02 07:36   山东  

文章来源:开森心理

01

 

国内写佛学和心理咨询结合的书籍,数量极其稀少,质量也大都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不少作者们抱着写书交差、评职称的心态来写的。而马宏伟此书(《<心经>与心理治疗》)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没有那许多抄来的套话,有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例子。看得出来,他一直在思考,佛学智慧如何贯穿到临床实践和生活经历中。

 

在书中,除了佛理的阐述以外,我也看到了定学修行的技术操作,说明了宏伟对禅修技术的了解。闲聊中得知,他也颇有佛缘,颇具福报,曾得在柏林禅寺修行生活禅。柏林禅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少数几家坚持禅修的寺庙,听说宏伟兄还曾经准备去此处闭关修学。想来随着他修行日深,也会有更多有关佛学和心理治疗的成果出来。

 

此书非常适合入门期的心理咨询师阅读,其中有很多心理咨询关键操作、关键理论的讲解,从佛学见解入手,让人看了会有猛然醒悟的感觉。特别是此书从小见大,并没有泛泛而谈整个佛教,而只是集中于短短的《心经》,力图从《心经》的空性智慧出发,返照日常的各种现象,并且配合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淘宝有售)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心经》虽然简短,但是包涵着佛学最高深的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词句,说起来简单几字,实则是描述了一种极高阶段的修行体验,即“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要实践这个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至少有十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少则3-5年,多则十多年。据说极少数已经累计了无数前世修行体验者,才可能今生只用一辈子的时间就修行完成这些步骤,如实体验到“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把《心经》的智慧和日常生活融摄起来,相当于一个人既能够变成一个基本粒子,穿梭于量子物理学世界,又能重返经典物理学的世界,作为一个人吃喝玩乐逍遥自在。

 

这个工作既然如此“宏伟”,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苛求宏伟通过这本一部小书就完成。而是整个心理治疗界,尤其是有佛教信仰的临床心理学家们,无数世代的人要不断前进努力的方向。

 


02

 

整合心理治疗和佛学的研究,比较为国人熟知的,应该是1980年代热过一阵子的《禅宗与精神分析》,铃木大拙和弗洛姆合著的一个小册子。当然今天看来,那本书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不够具体。其中一个原因是,铃木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弗洛姆在修行界也只是一个小学生。

 

铃木和弗洛姆的对话发生在1950年代,在那之后,一直有一批人在对心理治疗和佛教的整合,做着工作,只不过国内几乎没有介绍而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十数年来,以正念训练为代表,开始成为了临床心理治疗界的主流,这都要感谢美国的一批临床工作者。他们既是有丰富禅修经验的老修行,又是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把佛学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代新的治疗风潮。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大部分国内学人的反应,都是欣喜赞叹,同时也不免有些不平之心:佛教本来是东方的东西,何以被美国人拿去了,出此大成果?


这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我个人的答案是——这是因为国内的知识分子,缺乏理想,而又不自知造成的。我认识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其实只有人生目标,而缺乏人生理想。所以不时地会看到如此怪相——一个医院院长和一个商人比钱多,一个精神科医生羡慕一个大款开跑车。

 

一个有稳定而明确人生理想的人,必然有稳定的职业身份认同,了解自己人生的使命是做一个精神科医生,必然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钻研专业技能,创造更有效的疗法上面。从而,他只会和同行比专业,而不会跨行业去和商人斗富,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也应该是同行业的佼佼者,而非另一个行业的领袖。

 

进而言之,因为他在乎的只是创造更好的方法,故必然不会在意,这个方法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换言之,正因为他已经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身份认同,所以他不再受限于民族身份认同,也不需要一个民族身份认同来填补自己理想的空虚。而一个理想空虚的人,必然会沉沦于名利和食色,在其中度过一生。

 

03

 

现在很多人其实挺聪明的,可是一会儿做咨询,一会儿做培训,一会儿做教师,一会儿做经营,一会儿像心理咨询相关产品批发商,一会儿像心理咨询畅销产品代言人,总之缺乏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自然也写不出作品来,更不要说写出好作品,去和美国同行竞争了。但是我相信这个情况终究会得到改观。

 

60后,70后、80后这三代人,之所以功利主义、缺乏理想,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缺乏理想教育,而他们的父辈是在饥荒时代长大的,保命尚且困难,何谈理想,些许的革命理想也终究被历史的风沙掩埋。但是最终,在他们人生走到下半场,看着自己那基本上无任何信仰的父母辈,在空虚和恐惧中死去,看着自己那功利主义的目标,是如此容易实现又如此无聊透顶,必然会从这一片临近死亡的抑郁中奋起,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把这种理想贯穿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实际上,现在这批知识分子,对精神分析的狂热,就是源于把一个宗教性超越性的理想(如自由、幸福),投射到了精神分析上面。所以把精神分析和宗教进行比较整合,这样的论题,对理想空虚的人来说自然而然,对理想明确坚定的人来说其实颇为荒诞。因为对后者来说,宗教负责的是人生的总规划和总体理想,而精神分析是一种职业技能。这两个东西要相提并论,就像要把《圣经》和阑尾炎手术整合起来一样,让人觉得奇怪。


比如说,如果我是一个理想明确坚定的佛教徒,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话,自然而然地,心理咨询工作就是我修行的一部分,就像我吃饭喝水,拉屎拉尿一样,都需要以修行的心态去融摄。就像很多信仰基督教的治疗师的著作,通篇没有《圣经》,但是基督耶稣的大爱,在字里行间也就传递出来了。

 

我们这几代活跃在中国心理治疗舞台上的人,对传统文化儒释道和心理治疗的整合感兴趣,恰恰是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宗教生活也不太熟悉,更不要说把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职业生活融为一体了。而佛教本身的特点,加剧了治疗师们在信仰和职业之间的困惑和混乱,因为佛教本身是一种心理化的宗教,在其神仙系统的外表下,核心是一整套的调整身体和心灵的心理治疗性的技术和理念。尤其是南传佛教,几乎和现代心理治疗可以直接接轨。

 

正因如此,佛教也激发了历代治疗师们不懈地探索和挖掘。相信总有一天,我国大部分的治疗师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信仰,或者是人生第一次成为了一个有信仰的人,其中不少人会是佛教修行者,也会有依《心经》修行的,此书可以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一个激发兴趣的点。

 

当然,随着宏伟兄修悟增长,也必定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有关《心经》和心理治疗的理念和技术,得以发展出来,会体现在此书的后续版本中。


本文为李孟潮为马宏伟《<心经>与心理治疗》所写推荐序,转载自李孟潮知识星球惟精惟一心理读书,已获授权。


-----END------


  心理学好课推荐  

课程形式

高清视频课程40讲+永久复听

共40课时,每课时60分钟

50分钟主讲+10分钟答疑

报名方式

原价1999元
秒杀冰点价,仅需799元↓↓↓ 
快来扫码报名↓↓↓

限时优惠机会,即将涨价 



Q1:课程购买后可以申请退款吗?
A:该课程为虚拟产品,课程购买后,不予退款。

Q2:课程可以听多久?
A:报名后,可永久无限次重复学习。

- END -

文章 | 整理自网络
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成员招募 | 心理学交流社群 招募成员了~
心理咨询师扶持计划|全免费
心理咨询师公益督导服务
【限量领取】房树人必备表格、制度、文档49份

【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限时免费】90份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报告逐字稿

【免费领取】学校心理辅导ppt经典案例+反校园霸凌(逐字稿)

免费领取: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萨提亚冥想音频22首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必备常用表格、制度、协议80份】下载收藏

心理咨询师专用表情大全,不要笑!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我才看见了他心里的那根刺

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48部电影

如果各心理学大佬会发朋友圈,会是怎样…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是生命的福祉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

【心理漫画】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对不起,我要回去学心理学了,别再找我了!

心师之友
心师之友是一个专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 专业培训及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平台 为了让更多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从中获益,我们特筛选出有严格的受训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老师为同行们提供公益督导 课程 读书会等专业的系统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