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们上次到山场北帝城隍庙已时隔半年之久。相较于平日祈福上香时的清静氛围,今天庙宇内香火要旺盛得多,热闹得多。
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上午,正值第二届“城隍诞”暨香山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我们起了个大早,来到翠香街道,准备与山场社区的居民们一同投入到这整整一天的“狂欢”中去。
早上八点不到,北帝城隍庙内已是锣鼓喧天,烟雾缭绕。
山场原名“香山场”,是彼时香山县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香山文化的发源地。其傍海而居的位置赋予了这片土地繁荣的渔业与盐业,滋养出一方独特的海洋文明。
南宋时期,清廉有为的盐官谭虔源深受百姓爱戴,后被世人尊奉为城隍爷,一直以来都是香山村民重要的精神依托。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山县被分为今珠海、中山两市。经此变迁,城隍庙留在珠海,而谭氏后人则迁移到中山。
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对中山、珠海两地的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山场城隍诞因明代初年(1368-1372)香山场盐场灶户立籍,官方与籍户共同设立城隍庙而兴起。
这一天,山场村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前来参加。各乡拿出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和技艺来参加城隍诞,其中包括:城隍爷出巡、飘色、舞龙、舞狮、耍凤鸡等传统项目。赛会前一天,当地人会设宴款待远方宾客;赛会当天则设有盛大的宴席,每户都需按传统准备特定数量的食物,以示敬意。
从明代洪武初年起,农历七月二十四山场居民们都会举办传统的“城隍诞活动”。
人们通过庆祝城隍诞,来纪念这一位对盐场有功绩的盐官,也以此祈求一整年的福祉和安宁。城隍诞当天,会邀请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者和艺匠前来参会。还会举办长寿宴,在庙内设置上百桌宴席,邀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享用晚宴。
每逢谭虔源的诞辰,除了山场会举办“城隍诞”活动之外,谭虔源的后人也都会到城隍庙祭拜。而在今天,“城隍爷”像时隔76年再次出巡,珠海与中山同气连枝,共贺先人诞辰。
是日清晨,我们赶到北帝城隍庙时,已是人声鼎沸。
平日里空旷而肃静的庙宇在这一天变得拥挤热闹。庙内外的供桌上摆满了各式祭品,庙门口摆放着祝贺诞辰的花篮,四周的空地则被排列整齐的圆桌所占据。
一座古老的庙宇,一场“归家”的仪式。图1©翠香领航
筹备长寿宴的移动厨房被安置在香炉左侧,木板铺开连成一片,一条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就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二十余人的炊事小组忙碌着,开始为长者宴做准备。
在香山文化中,“孝”也是其中重要组成。“城隍诞”当天晚上,山场社区、香山社区在城隍庙中席开一百桌,邀请村中60岁以上的长者免费参加“长者宴”。
庄严的仪式过后,以城隍开道旗打头,城隍爷推车和香炉紧随其后,旗帜队伍与舞狮舞龙相伴,众人列队前往民俗文化节的舞台。
至今有650多年历史的城隍诞,是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是一种民间信仰,也是地方特色,更是香山场原住民的精神依托。
去年,“城隍诞”暨香山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重新启动。今年第二届,则是时隔76年后,“城隍爷”像再次出巡。
“重新”在这样的语境下,变得亲切温馨。它暗示着一种回归,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变化后,人们仍然选择重拾起过去的某种生活方式;也象征着传承,意味着当下,人们正沿着前人行进过的文化路径继续前行。
巡游开始前,城隍老爷队伍在舞台一侧等待。
这样认真且盛大庄严的仪式,在清晨就开始准备,一直持续至晚宴结束。
这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更蕴涵了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城隍诞”暨香山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开幕式现场,山场社区不论男女老少早起来到现场,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上午9点,民俗活动正式开始。
庄严的城隍爷在人们的簇拥下从舞台缓缓出巡,舞狮、舞龙、飘色、以及由山场大妈为代表的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组成的队伍紧随其后,绵延出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巡游就此开始了。
崖口飘色是香山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现如今主要流行于中山。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谭浩彬正是城隍爷谭虔源的后人。
在此次的城隍诞中,谭氏后人与山场居民共庆先人诞辰,飘色巡游的加入成为一大亮点。凌空而立的“色仔”“色女”身着传统服饰、浓妆重彩,在空中轻盈漂浮,令人叹为观止。
图2©翠香街道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上马路,现代与古老在此刻间交汇,车辆队伍和巡游队伍之间形成一种奇异的时空交错感。
传统与现代交汇,延伸出一种奇异的时空交错感。
图1©翠香街道
说起来这样的民俗活动较之于当代生活似乎太过遥远,但正如山场北帝城隍庙被现代住宅区环抱一般,这份看似被折叠在都市文明中的传统与信仰,实际上一直与山场社区的居民们保持着紧密的日常互动。
2006年,山场旧村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城市化革命,无数的老建筑被吞没在钢铁水泥中。只是这里,历史和发展各退了一步,做出了利益最大化的妥协。经由协商,山场城隍庙得到保护,于2014年初完成修复。
其鼎盛于明清时期,后经多次较大修葺。是珠海目前有史可查的最早庙宇建筑,2006年被列为珠海市香洲区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升格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被高楼围绕的北帝城隍庙,有一种打破秩序的迷人感。
图片©张灏
山场这一带,自唐初肇始,至两宋达到鼎盛。历经明清的岁月洗礼,因自然变迁而逐渐淡出繁华舞台。
时间推移,变化是恒久的主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山场村经过旧村改造,成为今日的山场社区。
山场村始于唐代,旧称濠潭,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山场村是一个盐场,唐代为金斗湾盐场,宋改称香山场。
山场从繁盛的盐场发展而来,历经文顺乡、香山镇到香山县,始终处于地区行政中心的地位,引领着本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尽管繁华不再,这里仍然在静默地诉说着古时山场的繁荣与鼎盛,深厚的文化是珠海独特的精神印记和历史根基。
*图1©珠海香洲;
*图释资料来源:珠海市规划设计院、翠香街道
而北帝城隍庙在山场村的新故相退中得以幸存,成为这里曾有过城池的明证。
“先有山场,后有香山文化”,绵延千年,它坐落于人来人往的道路里,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深厚的香山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所孕育出的充满生命力和归属感的公共生活。
许多较为古早的寺庙建筑,在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后,逐渐失去了以往的烟火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日益疏远。
但山场北帝城隍庙并未被束之高阁,而是与这里的生活紧密关联着。城市记忆、民间的信仰习惯依然与这座庙宇、这个传统的信仰空间绑定在一起。
一千年前,这里是盐场,商贾云集。一千年后,人们坐在庙宇对面,喝着咖啡,品味生活,从盛唐时延绵了千年的气韵,从未消失。
新与旧,圣与俗,传统与现代,回望与向前,并存于山场。因为割裂,更见其包容。
如果站在时间的维度上看,在珠海的众多早期古庙之中,最值得去探访的,即是山场北帝城隍庙。
千年间,它在观察着城市,记录着城市,也在守护着城市。
千年过去,经历了沧桑岁月,见证了盐场变迁的城隍庙,至今仍坐落于香洲区翠香街道山场社区的原址,成为珠海最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
山场城隍庙始建于唐宋时期,为官建庙宇,是官方祭祀和民间集会的中心,也是山场曾作为县级行政公署所在地的标志。后与北帝庙合祀一庙。
目前,城隍庙在香山县地区(即现在的中珠澳三地)仅存两间,其一即是山场北帝城隍庙,其二在澳门。其中尤以山场城隍庙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香火最盛。而庙中城隍与北帝合祀一庙在历史上也属少见。
门外,是尘世喧嚣,是千年后的人间繁华。门内,是袅袅炉烟,是千年延续至今的青烟缭绕。新与旧,古与今,在这里悄然交错着。
门楣上的手绘,和天井玻璃天花上的细碎落叶,说不清年岁的大树,一墙之隔是摩登高楼。它清静,但不像戒律森严的圣地,反倒因为香火鼎盛而充满着人情味和烟火气。
山场北帝城隍庙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西北而朝向东南。它由两座小庙组成,前面是北帝殿,连在后面的则是城隍殿。由于紧密相连,故名为“山场北帝城隍庙”。
庙宇隐藏于居民住宅区之间,与庙外的车水马龙,仅一墙之隔。小巧玲珑,却香火鼎盛。
面对轰轰烈烈的城市浪潮,一个古庙旧址的保留和一个传统习俗的流传,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集体情绪。
城隍诞的重启,让历史的声音和集体情绪得到回响。
此次城隍诞,珠海香洲翠香街道山场社区、香山社区作为主办方,还邀请了不少海外定居的山场原村民“回家看看”。
其内层含义又何尝不是一场召集的仪式,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是如何与脚下这片土地相连。
每逢农历七月二十四,散布在海内外的香山后人,不远万里归来,回到山场,聚在庙宇里,心向城隍叩首许愿,再带着城隍的福泽起航。
在古代社会,人们把那些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殉难的忠烈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备受百姓爱戴的历史人物供奉为城隍。
虽然北帝城隍庙中所供奉的城隍爷来自芸芸众生,但人们相信,这样的他更愿意向人们垂下注视,更懂得人间疾苦,自然也更愿意护佑百姓。
新世纪的心愿填在古旧的信仰空间中,人们将喜忧期盼告知城隍,城隍日日聆听,接纳着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愿景,千年未改。
人们在城隍爷的庇护下,过上一种“被祝福”的生活。
这份由乡愁牵引而来的信仰,安放着“香山人”对家乡的归属感,也是香山文化传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隍庙静默地伫立在山场,记录着过往岁月,见证者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城隍信仰,以其独特的方式与这片土地的世情生活展开深刻互动,深深地植根于文化血脉之中。
因此,历史的意义不会褪色。只要此地仍在,那香山文化在世间的根就不会失去。
本期互动 | 你知道珠海市区这座“最古老”的小庙吗?聊聊#你和山场北帝城隍庙的故事;或聊聊#你和山场社区的故事。 来评论区聊聊吧~ |
资料来源|珠海市设计规划院、珠海香洲、翠香街道
图片丨翠香领航、珠海香洲、张灏、乐道Louder
头图|张灏
本期编辑|120
视觉设计丨🐑
内容监制丨李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