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之外,清代乾嘉学派大家钱大昕提出过“小说教”(《正俗》)。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他说。
不过他更侧重“小说教”负面社会功能:“儒、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子弟之逸居无教者多矣,又有此等书以诱之,曷怪乎其近于禽兽乎! 世人习而不察,辄怪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这里面藏着俗文学的歧视链。
儒道释的东西,影响底层很多,但复杂的仪轨、较高门槛的书面语,过滤了很多民众。当然每个人都懂得一点点。
多年前,90年代中后吧,老家村子、周边,基督教传播一度流行。但走进去,就听见一群人唱《洪湖水浪打浪》、《社会主义好》,当然歌词用教义洗了一下,但仍然很难识记。而且,几年下来,一些妇女只记得两三个《圣经》里的人名。。耶稣当然知道。其他现在再问应该早就忘了。
最后,残留的修行逻辑,就是“做好事”、“不打人不骂人”、“孝敬公婆”。。。。
你想突破文化障碍太难了。佛教其实也一样。。民众就只是维持形式与符号,内在的东西有惰性。除非你是特定民族。我说的是中原。。
俗文学的功能,比它们接地气多了。。
它的底层逻辑塑造,会经过各种底层的艺术形式(杂剧、戏剧)、大众长期口播,当然也有书面阅读,走向约定俗成的闭环。
一旦闭环,你想打破这种基本功能、逻辑,很难。它像一张庞大的区块链网络,单点受损无害整体。
“小说教”当然会迎合,媚俗甚重,并强烈追求表演、声音、形象乃至整个故事的接受效果。
加上人物,想过滤恶很难。而且,小说教中,虽然正面英雄流量很大,但经常高大上,人格厚黑。。尤其结尾大团圆闭环,让人生厌。。从而,负面形象渗透大众反而深。
影视中,常常也是负面人物刻画最成功。。
我不是很认同将它称为“教”。。但很喜欢这个框架。
突然想起《人的局限性》(约翰逊文集)里关于记者的一篇。
150多年前,这位英国文学祭酒谈过新闻记者。
他说,记者应在一般人水平之上,应熟悉底层,能判断哪种说法简明扼要,哪种模糊,哪里需评论,哪里不需解释。他不应考虑仅为学生或政治家写,也应为妇女小商贩或铁匠写,后者无时间接受智力训练,但渴望从易晓的术语了解世界。
媒体或者新闻确实也有教育功能。他的理念充满普惠、普适。这样的媒体情境中,沉淀的东西,大众同样容易形成闭环。
地摊文学,尤其是结合一些非虚构的读物,各种故事,对大众的触达力非常非常强。你说,20多年前,你说多普及啊。。。。。。
很多人看待周遭乃至整个社会,就习惯这种渠道。你摆着脸子给他们讲大道理,烦死了。
现在大众阅读小说弱了。当然还是有年轻人移动阅读,包括各种爽文故事。但信息渠道的丰富,使得阅读碎片化了,电视当然带起一批,前一波互联网文字也是影响一代。
但截至目前,抖音、快手取代了“小说教”。它们确实更能触达底层。识字的再多,纯文字还是门槛很高。
凡是能撬动大众的,必定都带有媚俗的特征。我不认为这是个贬义词。它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普惠”,自由、公平。
这种普惠与公平,还体现在参与感。如果只是刷屏,看人家在那里娱乐,“抖音教”也很难形成。
过去,乡下经常有自发组织的草台班子,几乎每个人都能唱几句。我特怀念80年代末村里一群男女学戏唱戏每天清晨在前面田野里吊嗓子的时光。那真好啊。
当然,按钱大昕的说法,部分行为导向恶确实也是难免的。但这种恶,更近娱乐至死,于集体是很麻烦,于个体也没那么吓人。
因为,就像小说教形成一个庞大的区块链网络一样,“抖音教”、“快手教”,甚至包括“淘宝教”、“拼多多教”,其实每个平台也会生成自组织一样的规范、自律。这种碎片化的东西,如果聚敛,也接近虚拟的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