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构建“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坚决惩治“蝇贪蚁腐”,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党委政府扛牢主体责任,加强领导推动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每次出席中央纪委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过程中,各省(区、市)党委政府主动担责履责,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职责分工,具体部署分管领域整治工作,有力推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行动、一贯到底。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北京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部署要求,审议工作方案,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月度点评会重要内容,要求各区“一把手”抓好整治。分管市领导牵头抓好分管部门、分管领域集中整治。各区委专题研究、周密部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整治。
把整治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浙江省委以上率下,省委常委会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听取推进情况汇报。班子成员根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现场督办重点问题。11个市、90个县(市、区)党委书记全部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推动集中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纪委监委牵头抓总,有力监督推动
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天津市津南区会馆村调研时强调,持续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下更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今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亲自领导推动,多次对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出有力指导。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刘金国直接指挥,全程调度推进。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汇报、提出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集中整治作为工作重中之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攻坚,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各省(区、市)纪委监委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靠前指挥、直接主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落实省级纪委常委包市机制,系统上下联动发力,责任层层压实到县级“主战场”。广东省纪委书记、副书记通过调研、谈话等方式,逐一提醒压实地市纪委书记集中整治责任;省纪委监委采取点对点调度、联合式督导等措施,督促推动相关市纪委监委补齐短板。湖北、宁夏等省(区、市)纪委书记定期召开常委会、专题会,听取包市工作汇报,及时掌握情况,推动解决问题。
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各条线协同推进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作、群众工作,必须统筹用好各方面力量,同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教育、农业农村、卫健、住建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精准选定整治重点,通过问题排查整改、执法检查和行业治理、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等,条线协同推进各领域专项整治。
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工作专班组长,党组会多次专题研究,及时召开部署会,通过“四不两直”调研、举办线上培训班、部署国家督学入校督导等,强力推动“校园餐”管理问题整治,市场监管总局全力查处校园食品违法案件,财政部将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与“校园餐”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一体推进。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行动员部署,条线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开展问题排查整改。住房城乡建设部围绕棚改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燃气管网“带病运行”等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整治。生态环境部精准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厚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不断增强。
作者:曹 溢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编:徐 杨
编辑:王美平
校对:郑 派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