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杭城入冬。
菜场的作息不受季节影响,日复一日,醒在朝日前。
赵师傅在凌晨四点赶到西门农贸市场熟悉的肉铺,看了眼刚到的猪肉,一摸,热乎、还新鲜着,又拿手指比了比猪皮。他只选皮厚度有两三指宽的猪肉,膘头越厚,肉越香。
他和老板订了三四百斤的猪肉,皮肉分开,弄好后又运到市场对面的“赵师傅秘制酥鱼”店里,不远,几步路,他走了10年,熟悉。
原料到,店里的人都开始忙碌,切肉、拌肉、洗猪肠衣……赵师傅盯了许久的天气预报,总算在降温这天,可以开始灌香肠了。
左一黑帽师傅为赵师傅
灌香肠有时令,只在下半年做,天越冷越好。
11月初,就陆续有客人打电话或是在微信询问今年香肠的时间,赵师傅总是耐心地回复,“等等,天还热着。”
直到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最低温是8°C,他才觉得,是时候了。
香肠原料简单,但得挑。猪肉部位挑前夹心肉和后腿肉,嫩、有嚼劲。还分肥瘦比例,一盆25斤,瘦肉20斤半,猪皮4斤半,这是出售时的“标准”。若赵师傅自己吃,会多放点皮,“肥多一点,更香,但送人肯定要考虑大众口味。”
猪肉去腥有酒,调味有酱油以及盐、糖、味精等调料。
搅拌猪肉
酒是自家酿的土烧酒,越陈越好。记者闻了闻,确实比起普通酒,更香。
土烧
“香肠香不香,就看酒好不好。”在灌香肠上,他自觉没啥秘方——只要原料好,做出来的东西就好。
至于怎么灌,这就是妻子汤大姐的强项了。
店里灌香肠用的是机器,也挺考验手法,“只有我能用,他们老是会把肠衣弄破。”汤大姐笑着回忆,“以前是用小漏斗,现在时代进步了,也淘汰了。”
猪肠衣浸在酒里去味消毒。灌时先拿猪肉在放肠衣的机器口子上抹点油,再把肠衣全部套上,到尾部打个结。一切准备就绪了,便可以开灌了。
“今天我们一上午准备做个三四百斤,下午拿去晒场。”他说,香肠灌好后,便是风干。这里头也有讲究。先晒个三四天太阳,再放到阴凉处风干。晒太阳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太阳如果不晒足,香肠就没有太阳味,如果天气太热么,肉就很容易坏。”
今早7:10,汤大姐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正式告知灌香肠的开始。
“去年最多有人预定了两百斤。”她说,今年也已经有人提前预定,多是准备送人用,也有餐厅老板来找,准备拿个五六斤。
吃货们在意的价格,记者也打听来了,新鲜香肠20多元一斤,风干香肠55元一斤,如果是代加工,加工费6元。
“赵师傅秘制酥鱼”是附近居民都知晓的美味。而灌香肠,却像个“隐藏菜单”,多只有老客才能在微信和电话里问到。实际上,来西门农贸市场开店的时候,赵师傅本不打算灌香肠,只做酥鱼,耐不住老客时常问询,于是,每到天冷时,他嘴上说着累,还是会去菜场里进猪肉。
他最早在瓜沥自家屋里灌香肠。不卖,只是自己吃或送人。送着送着,周围的邻里开始找上门,说好吃,想找他灌。
过去,灌香肠只在快过年时才做,自己吃鲜美,也会在走人家时当礼物——赵师傅的香肠就在人情的传递间出了名,每到年底,总有人寻上门,希望能买上几斤香肠回去。
做着做着,好像也成了种“秘而不宣”的习惯。
10年前,赵师傅开始在西门农贸市场开店,老客寻着味从瓜沥跑来买,后来为了方便,他又学了怎么快递——不知不觉间,“赵师傅秘制酥鱼”的微信里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包括深圳、贵州、上海等等,他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吃到的,“估计是被送礼的时候看到我们包装上的电话了。”
谈到这些事时,他嘴角带笑,语气里不自觉飘出了自豪。在不断追求潮流的餐饮行业里,这一口淳朴不够“先进”,也没什么“花头”,但或许正因它简单,才能经得住时间的停留,直到如今端上饭桌,依旧能俘获不同地区老饕的心。
“我们年纪大了,也弄不动什么创新了。”汤大姐眼神落在里头正在忙碌的丈夫身上,轻声说还有一个原因,“你看着他现在忙进忙出,看着还健朗,其实他身上所有关节都换过了,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现在灌香肠也是因为老客人经常来问。”
赵师傅现在要做,她心疼,但也支持,跟着一起做。谈话间,她麻利地将肠衣套在机器上,机器震动间,肠衣包裹住了绞碎的猪肉,待日后风干的力量,延续美味。
店外灌香肠的场景也陆续引来路人询问,多是中年人,也有位头发花白的阿姨,站在旁边许久,似在确认是否符合心意,再上前搭话。
“再做个一两年,可能也要退了。”赵师傅说。
他会因灌香肠想起过去的事,比如祖辈,比如过年,比如老客;他感念灌香肠里裹住的人情味,这也是这些年一直没停歇的原因——
所以,退了之后,他们或许还会在过年时灌个几斤香肠,吃时,或许还会再聊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文、摄/记者 林青颖
编辑/郭钰
责编/王争青
审核/祝春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