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炼化公司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建成试运行,所产氢气并入公司管网系统,用于氢能车辆加注或掺入炼化生产过程。
项目的建成不仅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提供了探索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央视新闻
青岛新闻
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依赖淡水资源,给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带来挑战。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来制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海水电解制氢不仅将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提供落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本次建成的海水制氢项目,由青岛炼化与中石化大连院联合攻关和建设,位于青岛炼化氢能“生产、研发、加装”三位一体的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可实现产品回收应用的百千瓦级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绿电制绿氢”的创新模式,通过开展耐氯电极、高性能极板、海水循环等技术攻关,利用光伏绿电,实现海水直接电解产绿氢。所产氢气将就近并网,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应用场景的耦合互联,降低了科研过程损失,在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海水直接电解生产绿氢。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系统,用于掺入炼化生产过程或氢能车辆加注。项目攻克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以及海水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发展规划高级专家梁峰表示,所谓工厂化是说它跟我们的生产紧密结合,它的供应工程的来和产品的去,都跟我们工厂的管网紧密联系。项目每小时可以生产20立方米绿氢,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实现产品回收应用于工业过程的百千瓦级的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海水制氢技术,作为氢能生产的一种创新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在海水制氢技术研究领域已启动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进展,并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具有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将不稳定且较难储存的绿电资源就地转化为相对容易储存和消纳的绿氢资源,不再需要占有宝贵的大量淡水资源,为沿海地区乃至海上绿电的高效利用和氢能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近年来,青岛炼化积极推进“氢进万家”和“东方氢岛”等氢能示范工程,氢能产业布局起步早、起点高。早在2021年,研发团队首创化学精制技术,生产出青岛市第一车、中国石化在山东省第一车燃料电池氢,获青岛市技术发明奖。承担了山东省“十四五”氢能产业重大示范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建成我国首座石化生产企业独立建设和运营的公用加氢站,结束了济青氢能走廊在青岛端没有商业加氢站的历史。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把氢能产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港口、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瞄准氢能产业关键材料、制氢、氢能汽车和氢能应用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逐步拓宽氢能应用领域,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 林卫斌:我国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装机规模有可能突破1亿千瓦。到2060年,绿氢生产的量有可能接近1亿吨。包括我们用氢能再来发电的装机容量,有可能突破1亿千瓦。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海水制氢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海水制氢的技术研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在海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进海水制氢等氢能相关的新技术研发。目前,我国氢能专利位居全球第一,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大流量加氢站控制系统等技术取得突破。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于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石化青岛炼化、青岛新闻,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
以绿色化工与绿色燃料为出发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多元电力转换体系(Power-to-X),聚焦光催化制氢技术、电化学制氢技术与材料(AWVE/PEMWE/AEMWVE/SOEC)、生物质制氢(热化学转化/微生物发酵)技术、风光氢储氨醇一体化项目、海水制氢、氢安全、绿电转化、氢电耦合、以氢换煤、绿氢炼化、能源与水资源协同利用,共探产业链共生发展与投资机会。
会议咨询、加群交流
沈 菲:1339660116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