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稿件 | 《题西林壁》(音频示范) 播音统考真题 自备稿件 播音指定稿件 作品朗读 朗诵稿件

教育   教育   2024-11-11 20:51   福建  


自备稿件 指定稿件

艺考稿件

《题西林壁示范赏析

文学作品朗读

播音统考指定稿件

表导演艺考自备稿件

播音主持艺考自备稿件

 朗诵稿件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一、层次划分

1.第一部分(横看成岭侧成峰):描述庐山从正面和侧面看的不同景象。

2.第二部分(远近高低各不同):进一步阐述从不同距离和高度看庐山的变化。

3.第三部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出对庐山真实面貌的疑问。

4.第四部分(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无法认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二、主题概括

通过描绘庐山的不同面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三、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离任黄州、就职汝州的途中,游览了庐山,并写下了这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题西林壁》。此诗不仅是对庐山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四、写作目的

旨在借助庐山的形象,向读者传达一个深刻的哲理:看待问题应全面、客观,避免片面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五、文章重点

重点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身处其中而无法全面认识事物的真相,强调了跳出局外、全面观察的重要性。

六、情感基调

赞美与深思。诗人对庐山的美景表示了由衷的赞美,同时也在深思中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整体情感积极向上、富有哲理。

七、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课文版本】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频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往期回顾

自备稿件 指定稿件 艺考稿件

《题西林壁》示范赏析

文学作品朗读

播音统考指定稿件

表导演艺考自备稿件

播音主持艺考自备稿件

播音主持稿件
10万+播音人关注,为播音人、主持人、播音艺考生及语言艺术爱好者提供各类素材——主持词、主持稿、指定稿件、自备稿件、台词稿件、即兴评述、朗诵稿、播音行业资讯、播音艺考统考资讯。原【播音自备稿件】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