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Pro电池拆解-3
文摘
2024-12-15 13:14
上海
2024年12月7日,才神道直播了小米SU7 Pro 神行电池的电芯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设计亮点。首先来看一下神行电池电芯与麒麟电池电芯的尺寸对比:两款电池长度和高度十分接近,应该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匹配同款电池包外轮廓。但电芯的厚度差别明显,这与化学体系、电芯容量和整包电压设计相关。麒麟电池电芯 长210mm 宽46mm 高101mm;神行电池电池 长212mm 宽80mm 高103mm;拆解之前先测量一下电芯的电压和内阻,分别为 2.7V 和 0.2mohm,说明电芯已经放电至较低的 SOC,这样在开放环境中(非低温低湿度房)拆解相对安全,可以降低负极锂含量高而引发的氧化发热风险。测量负极极柱尺寸,约为 30*36mm,且构造与麒麟电芯一致,均为铜铝复合工艺。两条焊印间距约 64mm,焊印长约 19mm,宽约 3mm。撕去绝缘蓝膜,测量电芯的边电压:正极对壳体 1.19V,壳体对负极 1.51V。然后开始切割铝壳侧面,倒出游离电解液约 35.6g,而麒麟三元电芯几乎没有游离电解液,这也是两种电芯设计的一大区别。切段铝壳取出卷芯,称得铝壳重量约为 163g,大面壁厚约 0.58mm,侧面壁厚约 0.74mm。可能是大面需要接触直立液冷板提高散热效率,从而设计了更薄的壁厚。揭开卷芯四周和底部的 Mylar 膜,测得大面厚度约 0.1mm,底部厚度约 0.3mm,且大面 Mylar 与卷芯侧面隔膜有三个热熔点用于固定。揭开 Mylar 后可以看到卷芯一共有4个,从卷芯尾部蓝胶可推测有两种卷绕方向,4个卷芯底部同样经过热压揉平处理。将两组卷芯从中间分开,可以看到卷芯与顶盖之间的白色绝缘支架,取出支架就看到了极耳与顶盖焊接的内部结构。区别于麒麟电芯的是,神行电芯的卷芯外表面有明显的黄色印记,不确定是否与磷酸铁锂的电解液添加剂有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帮忙解答一下。负极极耳与连接片的超声波焊印长 22mm、宽 4mm,共有 6*4 个焊点。正极极耳与连接片的超声波焊印长 18mm、宽 6mm,共有 9*3 个焊点。另外在负极柱的长方形表面四周出现了发黑的现象,而被蓝胶覆盖的面积是正常的铜片颜色,猜测与电芯倒置后电解液长期浸泡有关。4个卷芯的重量分别为:892.1g,893.8g,894.4g,893.3g。可见卷绕工艺的一致性还是很不错的。单个卷芯的尺寸测量:长约 210mm,厚约 20.2mm,高约 92.1mm。隔膜厚度约 10.5um,负极极片厚度约 174um,正极极片厚度约 217um;隔膜宽度约 97mm,负极极片宽度约 90mm,正极极片料区宽度约 88mm,AT9 宽度约 2mm;隔膜内圈预卷 550mm,负极极片长度约 10210mm,正极极片长度约 10150mm。以上就是小米SU7 Pro 神行电池拆解的第三期内容,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更多电池拆解的直播原图,可以联系小助手获取👇。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