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面向智能时代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文摘   2025-01-11 09:55   湖北  


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快速增长。截至8月19日,湖北省楚天云数据中心已安全稳定运行3000天,年节约用电量约50万千瓦时湖北日报对此进行聚焦报道。

引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和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指导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打通数据流通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循环,促进数据应用开发,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已经成为智能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五个关键生产要素”,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在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数据被赋予了资源要素与价值加工两重属性,数据的资源要素属性包括数据的生产、获取、传输、汇聚、流通、交易、权属、资产、安全与隐私等。数据的价值加工属性是指原始数据需要经过生产、流通和加工等多个环节才能增值,原始数据的价值不大,加工越深入则增值越大,通过加工工艺(即算法)和加工动力(即算力),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和模型提炼才能实现数据的价值释放。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个时代变革都会孕育出新的基础设施,农业时代是交通基础设施,工业时代是能源基础设施,信息时代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到如今在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是数据基础设施。智能的本质是数据的百炼成钢,数据基础设施是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的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它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数据价值释放的全生命周期。
数据基础设施的参考模型与技术体系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将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划分为四部分:算力设施,流通设施,网络设施和安全设施,其中,网络设施和安全设施是传统的信息基础设施,算力设施和流通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网络设施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算力设施提供数据深加工的关键计算能力,流通设施提供跨域数据高效流转的流通能力,安全设施保障数据要素关联计算和共享流通过程的安全。四个设施共同支撑数据要素能够“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我们认为,数据基础设施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也可以将参考模型分为四层:数据汇聚层、数据流通层、数据加工层和数据应用层。第一层是数据汇聚层,进行行业和政府的数据资源建设,实现海量数据的汇聚、标注、清理,建设国家级的数据枢纽与数据战略储备,解决“供得出”的问题。第二层是数据流通层,构建数据流通体系,解决数据“流的动”的问题,其中关键组件包括:数据标识,实现数据空间中的数据入库、全域索引;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空间中的全域发现和可信交换;数据访问,实现数据空间中的数据访问与操作、高效传输。第三层是数据加工层,是以数据件等统一抽象封装加工的对象,以算力网提供“无尽”的算力供给,以模型网管理与调度各类Build-in模型,解决数据“用得好”的问题。第四层是数据应用层,基于AI基础大模型、BigData模型和HPC模型等三类模型,构建算法层的基础设施,通过AI Agent等技术实现复杂任务的处理,赋能千行百业。
“东数西算”工程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的“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在算力网领域最早的政府行动计划,在推动算力的基础设施化上发挥了先导作用。“东数西算”工程稳步推进两年多取得很大的进展,算力资源集中向八大国家算力枢纽内汇聚,特别是西部枢纽节点充分利用了绿电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包括:异属算力并网、异构智算统一纳管、算力站间直连网络;算力跨域调度、算网协同调度、广域数据快递;超算互联网应用模式、城市/省域算力网运营等。“东数西算”工程正在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的发布,将进一步与“东数西算”工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相结合,以人工智能应用为牵引,不断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推动算力、算法和数据的融合创新,打通数据共享流通的动脉,夯实我国数字经济的基础。
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统筹建设数据利用与数据流通两类基础设施
数据基础设施中的数据流通和数据利用是两套系统,当前阶段应优先发展数据利用基础设施,做强需求端,由需求端拉动流通端,最终实现整个数据基础设施的联互通。
回顾互联网初期,互联网信息的供给端有动力共享自己的信息,互联网用户建设一个网站,接入互联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访问和使用。当前阶段数据的需求端有动力利用数据,但供给端没动力提供数据。需要先把数据的利用做好,价值增值做大,才能激发起数据供给端的动力,才有可能推动数据的流通。
(二)统筹数据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的统一和差异
当前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五花八门,各成一体。历史上网络协议有OSI七层模型,操作系统有宏内核和微内核两种架构,数据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的参考架构和关键技术组件应该统一起来。
数据具有强大的场景特性,不同场景下数据的增值模式、数据的流通管理方式都是不同的,应针对不同场景分类抽象,构建多个不同的技术体系技术栈,来具体建设不同的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实例。
作者:孙凝晖(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国家数据局
审:办公室
笔记本免费送
“点赞”前2名:贰梁、Evanway
“转发”前2名:冯英、Charih
请获奖者在3日内私信发送“收货人、收货地址、联系电话”到数据湖北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尽快寄出。每期名单请在菜单栏中查询。



如何参与:1.在数据湖北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点赞”和“分享”。2.每周发放4份,分别选取“点赞”、“分享”每周总量的前2名,名单每周一在此公布。数据由数据湖北后台自动统计。

数据湖北
湖北省数据局信息公开、服务社会的官方平台。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提供政务服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