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华杯丨凉茶,广府人的“自讨苦吃”!

文化   2024-10-23 19:03   广东  



民间有云:“广东三件宝:烧鹅、荔枝、凉茶铺”。广府的凉茶历史悠久,品种甚多,甚至连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府人喜爱的传统凉茶。



广东人的童年的记忆里一定会有这样的画面:阿妈端出还冒着热气的凉茶,对你“威逼利诱”:“快D饮咗佢喇,唔苦噶。”


广府人身上的隐形大logo,就是凉茶,尤其是广州人,老广们都是喝着凉茶长大的。苦就是凉茶的标识,一碗甘甘苦苦的凉茶入口,整个口腔顿时充满了浓郁的苦味,舌尖微麻,咂一咂嘴,刚刚的苦劲不用过多久便开始回甘,整个人立马就精神了!



不用怀疑,凉茶就是广东人的“救命水”!


街头巷尾的“老字号”凉茶铺,都承载了广府人民满满的味觉回忆,对于广东人来说,在茶铺饮凉茶,依旧是生活里最具人情味的。



凉茶是传统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中国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


//

凉茶的起源

//


凉茶盛行于两广、港澳地区,与岭南气候和水土有很大关系。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多瘴气,染上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为不治之症。所以,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



《素问·异法方宜论》曾提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宋代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



广东人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根据中医理论,应是广东地区太过炎热湿润,超出了机体的调节限度,因此易诱发如脾胃湿热、湿温、暑湿等湿热症候。广东人经常提及的“上火”其实就是“湿热”中“热”的体现。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潜心研究,留下了针对岭南气候特征的大量医学专著,其著作《肘后备急方》卷二“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中,就记载了很多治疗岭南热毒上火及传染病的药方,并流传至今


后人据葛洪的医学理论,结合百姓在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以药性寒凉、解暑消毒的中草药配成各种各样的凉茶熬水来喝,并开设销售的凉茶药店、摊档、作坊,随着社会需要,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凉茶。



//

凉茶声名远播

//


由于凉茶具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的功能,而且不论盛夏隆冬,四时可服,因此,凉茶成了岭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很多广东人,面对一些类似“湿热”的疾病或者刚开始感冒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去看医生,而是喝凉茶。



凉茶的药力靠火候,所以每次要煲足5—6个小时,煲制过程中不能离开半步,要用竹棍拌匀,保持药材的味道均匀。


煲好以后,还要焗上一段时间,等待药味的渗出。这样煲出的凉茶,色泽浓郁、药材里的味道完全渗出,用瓷碗盛着,配着陈皮,一口饮下……嘶,那滋味确实销魂。



广东凉茶种类众多,按口味可分为苦茶、甜茶两种。苦茶就是以辛、苦、寒、凉的中药为主的凉茶,如癍痧等;甜茶是以清润甘甜药材为主的凉茶,如茅根竹蔗水、罗汉果五花茶等。



按药材使用数量,凉茶又可分为“单方”和“复方”。“单方”就是只使用一种药材熬制的凉茶,“复方”就是用多种药材熬制。


据统计,2006年,凉茶销量已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销售范围覆盖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近二十个国家。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凉茶作为唯一的“食品文化”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名声大振。


其实,岭南人饮用凉茶历史悠久、相习成俗,并与粤剧、粤菜、粤语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来到广东,有机会一定要走上街角的凉茶铺,品尝一杯正宗地道的“广东凉茶”,勇敢品味“岭南文化之最苦”,这才算品尝到了最地道的广府味。


传承广府文化,树华美术正在举办以"广府文化"为创作主题的树华杯学员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同学们可以踊跃参加,为传播广府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 更多活动详情可点击查看 ▼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小画板老师

可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树华美术
🎁 点击关注,新朋友可领取0元绘画体验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