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广交会》,带你了解“中国第一展”!

文化   2024-10-21 19:01   广东  



中国第一展

秋高气爽,珠水微澜。又一届广交会,如约而至。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10月15日—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再启新航。






















自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召开以来,广交会选择了广东,选择了广州。如今回看,地处“两个窗口”的广交会,其意义不言而喻。它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成效最好的出口商品交易盛会,对外贸发展举足轻重。


改革是广交会的底色。顺应时代发展,广交会的组展体制不断优化,会期从“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再到如今“一届三期”,展位不断扩容、专业展区不断细化。随着新落成的D区展馆去年全面启用,广交会已形成“三期四馆”模式。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幅经典作品,去感受广交会的魅力!


《广交会》

方土、陈川于2018年创作国画作品



创作背景

第一届“广交会”成功举办

1957年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契机。时任政务院(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领导并部署制定对外贸易工作方针,以及反“封锁禁运”的斗争策略。


具有悠久外贸历史的广州,在1955年到1956年间举办了几次小型物资进出口交流会。1956年,时任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员的严亦峻看到这个情景后,立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小型的交流会办得不错,为什么不办个更大的?于是,他给中央的外贸部发了一个电报,主张办一个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外贸部得到周总理的批准,同意了严亦峻的主张。


1956年9月,国务院批准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名义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会议的会址定在广州,“广交会”便从此登上了风云际会的世界贸易舞台。“广交会”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在广州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代称,第二个则是广交朋友的意思。


1957年4月25日,“广交会”在中苏友好大厦正式开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盛况空前。通过面对面的交易形式,不仅使外商购得物品价廉的优质商品,也让中国在对外经贸交易中抓到巨大商机。为期一个月的“广交会”成交额达到1754万美元,其中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的出口占比达到63%。


“广交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看到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摆脱困境、用勤劳双手建设家园的决心。1957年,“广交会”在春、秋季各举办一届,均取得高出预期的成果,出口成交总额达到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这些辉煌的成就充分表明中国人民赢得了“反封锁、反禁运”斗争的伟大胜利。


2018年,画家方土、陈川根据第一届“广交会”成功举办的历史事件,创作了国画《广交会》。



画作赏析

以传统诠释新历史


《广交会》布局气势宏大、空间开阔,采用了向心的焦点透视的手法,数量众多的展品共同向前汇聚,像洪流一样涌向画面的深处。画面中心位置则是最重要的人物——敬爱的周总理,他亲自主持了“广交会”这件大事。作品在写生构思的基础上以线条进行人物造型。


艺术家采用了中国画传统中的白描手法,在以线条为主勾勒人物轮廓的基础上,用淡墨和赭石进行了淡淡的渲染,把人物的结构组合成一个整体,让画面产生一种历史感。《广交会》还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借鉴山水画的构图理论,既有全景,又有近处的特写。



在画面中,画家没有设置固定光源,不强调光影、明暗效果,但即使在整体灰暗的色调下,除主要人物外,其他与会群众的面部也都清晰而生动。例如,画面中央两位女士看到新商品,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走廊左边大型铣床后的几位男士,正在专注而投入地听介绍讲解。在谈判区中,前后两桌的外商正在合同前凝神思考,体现出签约前的慎重态度。


如今,广交会开办已有68年,不单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日益融入世界的历程,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联系小画板老师

可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树华美术
🎁 点击关注,新朋友可领取0元绘画体验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