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教育的书香

文摘   2024-11-11 00:01   内蒙古  

有句话这样写到“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它是灵魂与灵魂的共舞,是在心灵深处播种希望的伟大事业。而教育的真正财富,蕴藏在师生的大脑和内心之中,这一切都仰赖于教师的读书之功。

教师,从其职业本质而言,教书育人为天分,堪称天生的读书种子。古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有着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师,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之光,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迷人的书卷气。这种气质,宛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不教之教”。在学生成长的岁月里,教师的这种气质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他们向着知识和智慧的彼岸航行。

然而,时代在飞速发展,如今的教育环境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几本教材,整个世界都成为了一本本生动的教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如潮水般涌来,教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曾经的“一碗水”远远不够,必须将其扩充为“一缸水”,甚至是“一河水”。在这个读屏时代,各种电子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虽然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但碎片化的阅读也在侵蚀着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教师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更需要留出专门的读书时间,才能保持那份珍贵的书卷气,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可令人痛心的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学校图书馆,本应是知识的宝库、教师充电的圣地,如今却成了最寂寞的角落。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行政事务以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多重夹击下,教师读书的时间被一点点蚕食。一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高达81.28%的教师每天读书时长不足1小时,仅有18.72%的教师每天读书能超过1小时。这意味着大部分教师在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当校园里不再有一张安静的办公桌,教育的灾难便悄然而至。教师无法静心备课、钻研学问,教育的质量便会大打折扣。而当书房里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时,教育的尴尬局面就会愈发凸显。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充实自己,又怎能期望他们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呢?

我们不能让教育在功利的浪潮中失去其本真,不能让教师在忙碌中与书籍渐行渐远。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干扰,让图书馆重新焕发生机。可以定期举办教师读书分享会,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鼓励教师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和教育感悟。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读书资源,引导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阅读习惯。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要意识到读书对于教育事业和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有十几分钟,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无论是教育理论著作、经典文学作品还是前沿的科技资讯,都可以成为滋养心灵的源泉。只有教师自身不断充实,才能在教育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精彩的一面,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读书对学生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是知识传授方面。教师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不断拓宽知识面,在教学时就可以跳出教材局限。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阅读过丰富历史资料的教师能给学生补充许多课本外的故事、细节,像讲述三国时期,能结合史书、小说等不同来源的内容,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立体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爱读书的教师往往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他们可以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如教会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梳理书籍脉络等。以阅读名著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来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自主性。

在个人修养上,爱读书的教师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熏陶。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气质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其身上展现出的沉稳、自信等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还有思维拓展方面。广泛阅读使教师拥有更广阔的思维视野,他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在讨论社会现象时,教师能够借鉴书中的不同观点启发学生,避免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单一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的未来,掌握在每一位教师的手中,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师守护那一方读书的净土,让教育重新散发出浓郁的书香,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工程师,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不懈奋斗。让我们铭记,在教育的长河中,书籍是那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教师前行的道路,也为学生的未来点亮希望之光。

好好学习
读国学经典,品世间万象。关注我,一起在文化里安顿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