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笔记 | 《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第二章——石化行业的上市公司碳排放估算

财富   财经   2025-01-23 11:17   北京  
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明确企业碳排放来源,了解企业碳排放现状,是评估企业未来的碳减排措施是否准确、企业转型路线规划是否合理的基础。同时,行业和企业的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及投融资需求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能源行业和制造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在第一期报告《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的基础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撰写了《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一步对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四个高碳行业进行分析。《报告》整理并分析了企业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识别了企业的可持续活动,评估了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现状。同时,《报告》对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转型路径进行分析,分别从产能、工艺、提高能效、能源替代四个方面总结了企业的转型路径。

CGFR领读笔记”系列推送将提炼《报告》核心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阅览、掌握核心内容。今日阅读第二章中“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碳排放估算”的相关内容。快来与小编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


本篇知识点

  • 石化行业碳排放源分析 p.7
  • 石化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p.10
  • 石化行业测算原则和相关指南 p.11
  • 石油天然气上市公司碳排放估算结果 p.12

知识点一

石化行业碳排放源分析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2022年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和加工产生了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相关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约为400亿吨,这意味着仅油气行业的排放占全球能源总排放的13%左右。其中,石油作业产生3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天然气作业产生1.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油气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与甲烷两类。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供热与供能需求,如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供热及产生蒸汽、自备电厂发电等带来的尾气排放等。甲烷主要来自油气开采、运输过程中的气体逃逸。

图2.7 2022年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综合能耗情况

《报告》指出,石化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排放,此外还有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研究显示,全球化学品和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5.8%,其中3.6%来自能源使用,2.2%来自工业过程。2021年,在中国石化行业碳排放量4.45亿吨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碳排放为1.47亿吨,占33.0%,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为1.51亿吨,占33.9%,净购入电力的碳排放为0.70亿吨,净购入热力的碳排放为0.77亿吨,因此与化石燃料相关的排放占66.1%。


图2.2 油气公司石油上游碳排放强度变化

知识点二

石化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报告》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采矿业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分类下,对8家上市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图2.3汇总展示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披露的近三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海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在1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左右。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碳排放量年均高于15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碳排放既包括上游油气开采,也包括中游储运、下游化工。其中化工部分既有石油化工,也有煤化工。该总排放的数据并不仅是开采部分的碳排放。

图2.3 油气开采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报告》对石化行业的信息披露情况分析如下。石油石化行业(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共有46家上市企业,有26家(57%)披露了202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有10家披露了具体减排目标,16家披露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在已披露碳排放量数据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在四千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下,碳排放强度大多低于1.5吨二氧化碳当量每万元营业收入。

图2.4 2022年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披露情况

知识点三

石化行业碳排放测算原则和相关指南

《报告》发改委于2013年发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为《指南》)。《指南》明确了使用范围、参考文献、术语、核算边界等问题。核算边界以企业法人为界,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图2.5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

计算公式如下:

知识点四

石油天然气上市公司碳排放估算结果


1. 估算方法和思路

《报告》试图从各个渠道收集企业披露的公开信息,估算企业层面的二氧化碳排放。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身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以及第三方发布的企业信用评级报告和债券跟踪评级报告等。根据各企业信息披露水平,估算方法可以分为三种,优先级依次降低。

图2.6 方法选择和数据需求

2. 估算案例A公司

在石油天然气的案例企业中,案例企业A的信息相对丰富。A为大型央企,主要的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的生产、炼化及下游的化工产品和产业。A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指南》进行各个环节的直接信息的披露,但是A企业提供了主要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因此采用方法三进行估算。

在年报中,A企业披露了其主要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煤油、聚乙烯、聚丙烯、润滑油等,同时还披露了各类产品的总产量信息。在社会责任报告中,A企业披露了能耗相关信息以及产品信息。

关于产品碳排放因子,《报告》从最新的《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获得最新的基于中国的产品的数据。通过产品的产量数据,可以计算企业的排放情况:


以A企业为例子,估算过程如下:

表2.1 案例 A 企业的排放计算

将各类产品的排放加总,即可得到企业的总排放。

根据估算结果,若仅考虑石油、天然气类的产品而不考虑化工产品,根据公式计算所得的碳排放与实际披露的总排放的差距在8%。若考虑化工产品的排放,则计算所得值将高于企业披露的碳排放31%左右。

《报告》考虑到企业A的业务范围广泛、产品丰富,涉及石化全产业链。除了开采环节,企业的业务还涉及化工产品生产等领域。因此企业的总排放不仅包括开采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同时也包括后续的产品生产过程的排放。如果仅仅计算企业的开采过程的排放是不全面的。因此,核算边界的界定是相对比较大的挑战。

3. 行业估算

《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企业数目相对较少,企业相对集中,信息披露情况也相对接近。整体来说,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整体受气候目标的影响和关注较大,企业关注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相对较早。行业的表现呈现非常明显的分层,“三桶油”的信息披露情况较好,均披露了碳排放的总量,同时也有关于减排目标的讨论。其他企业的披露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图2.7为石油石化行业的综合能耗信息披露情况。企业的综合能耗的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产品种类。

图2.7 2022 年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综合能耗情况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报告全文

领读报告








《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第二届“清华五道口金融支持行业低碳转型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整理并分析了企业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识别了企业的可持续活动,评估了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现状。同时,《报告》对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转型路径进行分析,分别从产能、工艺、提高能效、能源替代四个方面总结了企业的转型路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鞠建东为课题总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董文娟,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达,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范永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处长李淼为课题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高级研究专员黎菁博士为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曲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陈励业、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李庆涛为课题组成员。

欢迎大家阅读《石化化工、水泥、电解铝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







编辑 | 杨粟裕

审核 | 黎   菁

联系方式 | greenfinance@pbcsf.tsinghua.edu.cn;

(010)83021539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enter for Green Finance Research, PBC School of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绿金中心”或“CGFR”)正式成立于2018年底,致力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工具创新、产研结合与国际合作,是我国成立最早、与国际合作最密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金融研究平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现任中心主任。伴随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全面推进,CGFR将全力以赴服务于国家战略、世界发展,在碳中和实现机制与路径、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标准开发、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科技赋能碳中和、转型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ESG投资研究、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关联关系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支持国家相关部委、金融监管和头部金融机构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报告全文

绿色金融CGFR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正式成立于2018年底,致力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工具创新、产研结合与国际合作。业务咨询与合作请联系010-83021240杨老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