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8省份加入到落地实施新高考改革行列。
(图源网络)
摒弃传统理科考“物化生”、文科考“史地政”的限制,新高考模式采用了3+1+2的形式,即3门必修科目(语文、数学、英语),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及2门再选科目(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
学生报考更多元化,比如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但是,新高考的复杂程度却远高于老高考。从简单的文理科选择,到首批次试点施行的“6选3”(上海)、“7选3(浙江)”,再到先“2选1”,再“4选2”,其复杂程度和每一项选择所产生的填报志愿的关联效应,是让很多考生挠头的。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提醒:新高考模式下,选科就是选择升学赛道,选错选考科目后果很严重!
因此无论是低年级学生选科还是高考志愿择校选专业,都需提前了解,为以后做好准备,至少要弄清楚以下三条重点:
c. 新高考选科绝非简单的分数竞赛,本质上是学生们通过选择学科,选择合适的升学赛道;
新高考不仅让学生在选科时得考虑自己的喜好和天赋,还让他们开始思考这些选择对未来职业的影响。让学生在高中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做打算,而不是等到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迷茫——新高考的职业导向性很强,相当于一次“职业预分流”。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论提到:“15岁至24岁是人生中重要的探索阶段,在这个时期,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专业和工作的选择”。
(图源《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洪向阳著)
新高考第一年,规则变了、志愿数量多了,另外在数据参考上,往年老数据不是很准确,相关报考信息搜集更加复杂和困难。所以,提前模拟、提前学习准备是最关键的事。
逐渐兴起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无疑可为迷茫的考生及家长提供“救命稻草”,来避免进入大学后“所录非所愿”的尴尬局面。
面对每年千万高考生,强烈需求之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越来越火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毕竟一旦填错志愿,影响的是少则大学四年,多则是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
从2016年以来,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在2023年达到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图源新京报)
寒窗苦读十二年,大多数孩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很少有人探出头思考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有什么兴趣,更别说未来想成为什么人。了解自己是个很难的事情,大部分人是无法凭借运气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所以家长一定要花时间陪孩子深入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
否则,忽视孩子的兴趣和强项,进入不适合的专业,造成厌学、退学也不在少数。
很多孩子明明考得不错,但在专业选择上,听从了父母的错误决定,从而进错专业入错行,抱憾一生。
去年山东某县就爆出巨大冷门,670分的县状元盲目自信,96个志愿只填了3个(清华、北大和复旦)且不服从调剂,结果全部滑档。学生考出高分固然可喜可贺,但“只会考不会填”,没有得到家长和学校方面的指导,只能吃下复读的苦果,实在令人惋惜。
(图源中华网)
对于这样的现象,张雪峰就曾痛心地表示:
“中国孩子最缺的就是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