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电子版(14页)
直接扫码下载
第一章 车夫祥子
1.祥子是一个善良、积极、乐观、勇于拼搏、怀揣美好梦想的青年。通过阅读本章,说说祥子身上还有什么品质?
从祥子拉车不好意思讲价,有时候直接说:“坐上吧,瞧着给。”可以看出祥子是个质朴、诚实的人; 从祥子为了攒钱买车生病了也舍不得买药,自己硬扛着可以看出祥子的勤俭、能吃苦;从祥子买车后想到“头一个买卖绝不能是个女的”,也说明了祥子的封建迷信。
2.祥子的未来会因为拥有了一辆自己的车而变得更好吗?
本章结尾写到“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并非例外”,为后文祥子的堕落埋下伏笔。并且在封建旧社会的大背景下,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很难因为拥有一辆车而好起来。
3.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这一天既是人的也是车的生日,好记,而且具有纪念意义。②表明祥子对车的看重与珍爱,有了新车就表示自己新生活的开始,车子不仅是营生的工具,更是自己的未来,是自己的另一生命。
第二章 车丢了
1.在兵营里祥子经历了哪些苦难?
①祥子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抢了去,只留给他一身伤和满脚的疱。②在军营为大兵们做苦力——要为他们搬运物品,挑水烧火喂牲口。
2.在打算逃走时,祥子为什么不顾危险要拉上那几匹骆驼?
①祥子认为骆驼和他同为“俘虏”,好像必须有些同情。②祥子的车丢了,骆驼能够换来点儿钱弥补损失,让他更快攒够钱买上新车。
3.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怎么看待祥子对战事漠不关心的态度的?
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他一心只想要多攒点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劳动来过上美好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无暇也无力去关心战事。
第三章 逃兵
1.三匹骆驼的命运与祥子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祥子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些骆驼的?
祥子逃走时把三匹骆驼拉走了,路过村庄,以35元大洋的价格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
2.你能说说祥子的一句“凭什么?”包含了哪些情感吗?
包含了辛苦攒钱买来的车子被大兵们轻易抢去的愤怒,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无法与命运抗争的难过与不甘。
3.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请你从本章中找出一处举例说明。
本章中描写天亮时景色的环境描写很典型,作者着力从色彩角度展现景物,天空的色彩从灰到灰紫到蓝色,太阳从微红到深红到金色,田野、树、草由暗绿到翠绿,整幅画面色彩由暗到明,暗淡之色是祥子车子被抢的绝望,明亮之色是祥子想到骆驼能卖钱换车时重新燃起的希望。 一切景语皆情语。日出的过程是祥子找到希望的过程,重获自由和希望的祥子感受到自然的暖意,连身上那污浊的衣衫都不能阻挡他想欢呼的心情。
第四章 骆驼祥子
1.祥子变成“骆驼祥子”,中间发生了什么?
祥子在海甸一家小店躺着的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听了去。等祥子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2.前后照应是小说常见的写法,细读本章,请找出一处与前文情节相照应的地方。
前文讲过祥子是一个身量力气都很好的人,即使生了病也是自己硬抗,体现出祥子的倔强、勤俭。与本章中即使觉得软弱疲乏,祥子也绝不坐车,坚持走回城里相照应。
3.祥子初步计划如何处理卖骆驼所得的三十五块大洋?
祥子原本打算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全攒着用来买车。但为了体面进城,还是花了两块八毛钱剃了头、置办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最后把剩下的三十块交给了刘四爷帮忙保存。
4.刘四爷为何会优待祥子?从中可看出祥子的什么性格?
①祥子在车厂里很勤劳,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祥子自己就去干了,而且干得高高兴兴,只要祥子在这里,院子和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并且祥子的勤劳也没有一点卖好讨俏的意思。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踏实勤劳、真诚的人。②虎妞也因为祥子不同于其他车夫的野蛮而喜欢祥子,可以看出祥子沉默、老实的性格。
第五章 包月
1.祥子自从车丢后,一心只想再次买上车,他心里是如何打算的?
①花钱节省:就算烟酒对他再有诱惑力,也坚决不动它们,必须能剩一个就多剩一个;就算再需要十个子儿配上两包白糖的茶叶,祥子也还是舍不得,最后只喝一个子儿一包的碎末。②拼命挣钱:没有包月就拉整天,有时拉一天一夜,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开始抢别人的买卖,像只饿疯的野兽一样抢着拉车。
2.刘四爷为什么“也有点看不上祥子”呢?
①祥子的拼命、早出晚归不利于他的车,若是人人都像祥子这样死啃,一辆车至少也得早坏半年。②祥子只顾死奔,就没有时间来帮忙擦车了。
3.祥子去了谁家里干包月?东家对他如何?
祥子去杨宅拉上了包月。东家对他很不好:头一天送完孩子们上学,送杨先生去衙门,送太太们买 菜逛市场访友,又接孩子们放学,中间连午饭都顾不上吃;除了拉车还要干诸如扫地、哄孩子的杂活,还要经常挨骂;住的地方也不好:与张妈睡一间有隔板的房子,空间窄小、又臭又潮。
第六章 虎妞
1.在西安门,祥子碰到了谁?他的命运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祥子遇到了老主顾曹先生,曹先生正需要一个车夫,祥子答应到曹家拉包月;去曹先生家拉包月给了祥子新的希望,但是和虎妞的关系又让祥子内心十分纠结,祥子想先逃离人和厂。
2.“祥子痛快得要飞起来,这些日子的苦恼全忽然一齐铲净,像大雨冲过的白石路。”请分析这句话写出了祥子什么样的心理。
“这些日子的苦恼全忽然一齐铲净”,曹先生的出现带给了祥子新的希望,祥子去曹先生家拉包月也能暂时躲避虎妞,而且曹先生又是个很好的主人,祥子因此感到痛快、舒畅。
3.请概括祥子对虎妞的复杂情感。
假设当个朋友看,虎妞确实不错,因为她平日很看得起他,给祥子和其他车夫不一样的尊重;但若 当个女人看,虎妞老、丑、厉害,祥子认为她可恨、可厌,但祥子从未和他人那样亲密过,在感情和欲望上他又不能克制和拒绝,因此感到很矛盾、纠结。
第七章 上曹宅拉车
1.祥子在曹宅拉上包月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他萌生了辞工的想法?后来他又是怎么决定的?
在一次拉曹先生回家的路上,祥子绊到石头,摔断了车把,自己和曹先生也摔伤了,祥子心里觉得对不住曹先生,想辞工。最后因为高妈的安慰,放弃了辞工的念头,决定继续在曹宅攒钱买车。
2.请比较杨宅和曹宅的不同之处。
杨宅刻薄、克扣,不把下人当人看,一心只想着压榨和剥削;曹宅处处很干净,待下人宽厚,决不给下人臭东西吃,祥子自己有间宽绰的屋子,又可以消消停停地吃三顿饭,在这里祥子可以 “像个人似的”,比如太太叫他给小孩儿去买丸药,她必多给他一毛钱,叫他坐车去,虽然明知道他比谁也跑的快,这点钱算不上什么,可是使祥子觉到一种人情,一种体谅。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①曹先生学识丰富,又讲道理。②曹先生自居为“社会主义者”,也是唯美主义者,把家里整理得很好。③曹先生穿着淡雅大方,给人以安静的感觉。④待人宽厚,尊重下人,就算祥子拉车让他摔倒受伤也宽慰祥子不是他的错,并且很关心祥子的伤情,劝他上药。
第八章 祥子的主意
1.高妈给祥子出了几个主意,祥子采纳了吗?他自己有怎样的主意?
高妈为祥子出了三个主意:①将钱放利给仆人、巡警、做小买卖的;②把钱存进银行;③起一只会,一二十人凑钱,祥子做老大先用先买车。祥子最后都没有采纳,他还是坚持自己攒钱买车,不求人。
2.结合本章内容,请分析高妈这一人物形象。
高妈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人,她乐意帮助别人,因为经历过不幸,所以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高妈很有自己的主意,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让祥子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3.祥子为什么觉得自己与那些老弱的车夫不同?你的看法呢?
祥子认为自己正年轻力壮,受得起辛苦,不怕冷,不怕风,晚间有干净的住处,白天有整齐的衣裳。现在虽是和他们一起受苦,可是受苦的程度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祥子老年也无法摆脱这些老弱车夫的命运,因为在封建社会的黑暗背景下,所有底层人民都难逃被压榨、被剥削的悲惨命运。
第九章 虎妞的心计
1.虎妞来找祥子所为何事?祥子一开始是何反应?后来呢?
虎妞来告诉祥子自己怀孕了。祥子一开始不知所措,“他这才觉出冷来,连嘴唇都微微的颤着”,后来觉得自己像掉在个陷阱里,并且手脚全被夹子夹住,决没法跑,像千金匣那样的压迫,全压到他头上来。
2.为了让刘四爷能接受祥子做女婿,虎妞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请说一说虎妞是如何计划的。
①虎妞告诉祥子,不能找媒人提亲,刘四爷会当是算计着他那几十辆车;②等二十七老头子生日那天,让祥子去给他磕三个头;③转过年来,再让祥子去拜个年,讨他个喜欢,认他作干爹;④让老头子知道虎妞怀孕,但不告诉他真相;⑤等他真急了的时候,虎妞就说孩子是新近死了的那个乔二的,让他根本寻不到人;⑥等刘四爷没了主意时,再告诉他祥子的事。
3.仔细品味本章的景物描写,它们反映出了祥子怎样的心情?
本章的景物描写都渲染了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自然景物似乎都受到祥子心境、情绪的感染,一切都笼罩着凄惨、悲凉、萧索的色彩,连美丽的北海白塔都变得"傻白傻白"了,一起跟祥子发愁烦恼,反映出了祥子压抑、绝望的心理。
第十章 车夫老马
1.小茶馆里车夫们的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身为车夫的什么处境?
身为车夫,要忍受恶劣的天气,有时忙了连饭也吃不上,每个车夫都各有各的苦楚,说明了封建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压榨,他们都只是吃人社会的砧上肉。
2.对素不相识的车夫老马爷孙俩,连一分钱都舍不得乱花的祥子为什么会那么慷慨?
在小马儿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善良的祥子同情老马爷孙俩的遭遇,因此慷慨解囊。
3.车夫老马爷孙俩的遭遇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老者拥有自己的车却还是为了温饱担忧,这让祥子一心攒钱买自己的车的想法发生了动摇。他认为自己终究跳不出圈儿去,于是决定接受虎妞。
第十一章 变故
1.过年本是热热闹闹的,可祥子一点儿也不盼望,为什么?
因为之前虎妞让祥子腊月二十七去给刘四爷拜寿,认他做干爹,再设法让老头子招他为婿。离过年越近,那可怕的二十七也就越近了。
2.请简述孙侦探敲诈祥子的经过。
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
3.“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祥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祥子最后的积蓄也要被抢走,买车的愿望更是遥不可及,祥子心里十分不舍且绝望,但又无力与邪恶抗争,只剩无尽的悲凉。
第十二章 借宿
1.祥子为什么不和高妈说自己的全部积蓄被抢走的事?
祥子全部积蓄被抢走一事与曹先生有关,祥子还担心被孙侦探捉到牢里去,时间紧迫,加上祥子内心的绝望与凄凉,让他无法向高妈讲清楚这件事。
2.找出本章中一处关于祥子的心理描写,并以此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
“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作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 能去!穷死,不偷!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 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这里直接描述祥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了祥子的善良淳朴,正直,有良心。
3.从曹先生同阮明的交往中,你能看出这两个人身上各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曹先生为人正直,不会因为跟某个学生私交好就给他好成绩;阮明则激进、自私、卑鄙,他和曹先生交往是希望因为感情可以得到升级的分数,当曹先生没有给他及格的分数时还怀恨在心,到党部断章取义、告发曹先生。
第十三章 刘四爷做寿
1.虎妞用心良苦,她的心愿是否能得以实现?
虎妞的心愿没那么容易实现,刘四爷十分精明,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业,从本章中虎妞让刘四爷收祥子为干儿子,刘四爷没有搭话可以看出。
2.本章中,祥子的个人主义已经出现衰落的迹象,请你试着找出相应的地方。
当得知曹先生一家已经离开北平时,祥子的心死了,只能“投降”,回人和厂找虎妞和刘四爷。
3.你觉得刘四爷的生日会过得顺畅高兴吗?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刘四爷的生日不会过得顺畅高兴。①二十六那天,寿堂正中缺的大“寿”字还没有人送来,刘四爷大发脾气。②刘四爷要求车夫们寿宴当天不准出车,车夫们都心存不满,心中并没有给刘四爷念吉祥话。
第十四章 父女争吵
1.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话式的争吵来塑造人物形象、突显人物性格的?
人物语言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作者通过对虎妞和刘四爷争吵的描写,可以看出刘四爷的自私、霸道、封建;从虎妞说“咱们俩的事,一条绳拴着俩蚂蚱,谁也跑不了!”“干脆说了吧,我已经有了,祥子的!他上哪我也上哪!""咱们弄清楚了顶好,就着这个喜棚,你再办一通事儿得了!”可以看出虎妞的泼辣、强势,并且勇敢追求爱情。
2.刘四爷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业,所以叫祥子滚蛋。面对刘四爷的态度,虎妞将如何应对?祥子又将走向哪里?
以虎妞的泼辣强势,可能会不顾刘四爷的反对也要跟祥子在一起,甚至不惜与刘四爷决裂。祥子夹在虎妞和刘四爷中间,毫无反抗的力气,只能听天由命。
第十五章 虎妞的婚事
1.虎妞的婚事是虎妞自己一手操办的,从中又可以看出虎妞的什么特点?结婚当天,虎妞告诉祥子自己并没有怀孕,从中又可看出虎妞的什么特点?
虎妞的婚事是自己一手操办的,从中可以看出虎妞强势、有自己的主见;虎妞告诉祥子自己并没有怀孕,可以看出虎妞自私、有心计,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一切手段。
2.你觉得虎妞是下嫁祥子吗,为什么?
虎妞是车厂老板的女儿,祥子只是一个拉车的,从身份和财产上看,虎妞确实是"下嫁"给了祥子;但在感情上,虎妞却是卑微的,虎妞耍手段诱惑祥子、借口怀孕逼迫祥子娶她,祥子娶她是由于她的压迫,心里并不爱她,从情感上来说两个人是不对等的。
3.婚后虎妞不想再让祥子去拉车,祥子为什么会感到格外憋屈与苦闷?
①祥子之前拉惯了车,他喜欢拉车,拉车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②虎妞限制的不仅是祥子拉车的自由,更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由,祥子和虎妞结婚,从此就失去了自我和尊严,只能任凭虎妞拿捏。
第十六章 过节
1.元宵节过后祥子有什么打算?虎妞为什么不想让祥子拉车,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祥子决定马上出去拉车,不吃虎妞的东西,不能任由虎妞摆布;虎妞手里边有一定的积蓄,能满足暂时的生活所需,所以她不愿意祥子出去拉车,一整天不着家。
2.本章中人和车厂变了样,“人”字变成了“仁”字,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变化对虎妞和祥子有什么影响?
字号的变化,说明了车厂已经易主。刘四爷把厂子转给了别人,自己拿着钱去享福;车厂被卖,使虎妞之前的计划全部成为泡影,她只能作一辈子车夫的老婆了,她永远也逃不出这个大杂院了。
第十七章 小福子
1.虎妞是在什么情况下答应给祥子买车的?买的车是什么样的?
虎妞在知道刘四爷把车厂转手,拿着钱离开北平之后,明白自己之前的计划都落空了,心里非常绝望,她只好拿出钱让祥子买车了;买的是把女儿卖了,把老婆打死的二强子的车,车身黑骑,配着一身白铜活,祥子觉得这有点丧气,像穿孝似的。
2.本章的主要人物是小福子,请简要概述一下小福子的遭遇。
小福子出身贫困,在19岁时被二强子以二百块钱卖给了国民党军官。后来母亲被喝醉的二强子打死,她被到处安家的军官抛弃,连同房租也都撇给了她,小福子卖掉家伙什还了房租,又回到大杂院来。
3.虎妞为何要帮助小福子?从虎妞与小福子的交往中可看出虎妞的什么性格特征?
虎妞把小福子看成了朋友,并且把房间借给小福子做暗娼她也能赚钱;从虎妞与小福子的交往中,可以看出虎妞虚伪、势力,还有些变态的心理。
第十八章 暴雨拉车
1.祥子与二强子为何总是晚回家?
祥子一是怕院子里众人的穷说,二是也想躲避虎妞;二强子则是因为晓得女儿干的营业,觉得脸上无光,但凭他自己的力量又无法养活儿女,也不能阻拦女儿,只好晚回家,眼不见心不烦。
2.请找出本章中描写极热天气的片段,并分析其作用。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 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 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 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 病了似的柳树、干得发光的马路、毒恶的灰沙阵写出了街上的冷清、天气的炎热,为祥子拉车提供了活动背景,为祥子内心的矛盾、煎熬提供了依据,也为下文写到暴雨拉车的情节做铺垫。
3.在烈日与暴雨两种极端天气下,祥子为何执意要拉车?大雨过后祥子出了什么事?
祥子决定在最热的时候拉一单,来检验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恙,狂风暴雨中,坐车人不愿避雨,祥子只好继续拉车;大雨过后,祥子病了。
4.大雨过后的大杂院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暴雨过后,杂院里的屋子有的后墙塌了;有的台阶太矮,水灌到家中,大家七手八脚地往外淘水;有的到了山墙,设法去填补;还有的屋顶漏得像个喷壶,把东西全淋湿了,又忙着搬东西出去晒。院子里的人们,很多都因为这次暴雨生了病。
第十九章 难产
1.祥子自从病了两次后,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疾病不仅耗费了祥子大量的金钱,还失去了尊严:既不能挣钱,还要花虎妞的钱。两场病还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并不是铁打的,多挣钱的雄心并没完全忘掉,但是屡次的打击让他认清个人的力量是多么薄弱!
2.虎妞的哪些行为给她的难产埋下了隐患?你怎么看待虎妞难产时花大钱请虾蟆大仙这一件事?
虎妞年纪大、缺乏运动、爱吃油腻,这都为她的难产埋下隐患;虎妞难产时不去医院,反而是花大钱请虾蟆大仙,体现了虎妞的封建迷信,但她的迷信也是因为处于封建旧社会,这决定了她不可能有太高的眼界。
3.作者在本章末尾说“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是指什么?
因为人物处于凶残、愚昧、吃人的封建旧社会,这个社会才是一切愚蠢、一切不幸、一切悲剧的根源。
第二十章 堕落
1.结合前面章回的内容,请简述祥子三次买车的经历与结果。
第一次: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钱买了自己的新车。但是不到半年,祥子被官兵们抓走,车也被抢走了;
第二次:祥子卖掉骆驼,来到人和厂租车,为第二次买车没命地赚钱。但是他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第三次:虎妞为祥子买了一辆的二手车,后来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给她办葬礼又把车卖掉了。
2.当小福子向祥子靠近时,祥子为何没有答应与她在一起?
祥子想到了小福子的家庭,他喜欢小福子,但是负不起养着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
3.二强子就是祥子的一面镜子,阅读本章,谈一谈二强子与祥子的命运有哪些相似之处。
二强子人生的转折是“酒”,他在清醒的时候也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老婆儿子,但在喝酒之后又变得堕落、残暴;祥子一开始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但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变得麻木、自私,并且对吃喝嫖赌都开始感兴趣。祥子最后变成二强子的化身,最终异化成欲望和金钱的奴隶,他们俩的都从人异化为“兽”,即好人的资质被剔除,坏人的潜在素质被彻底激活。
第二十一章 夏太太的秘密
1.祥子为什么觉得夏太太是另一个虎妞?夏太太有什么秘密?
夏太太身上的态度和神味和虎妞很像,她和虎妞一样气派老道,和虎妞一样让他害怕。夏太太有心脏病,并且诱惑祥子做了见不得光的事。
2.祥子为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惜车了?在鼓楼前祥子拉到了谁?他知道那人身份后是怎么做的?
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买车的心已经冷淡,车对他来说就只是辆车而已,不再是他生活的希望;在鼓楼前祥子拉到了刘四爷,祥子告诉他虎妞死了,并把他赶下车之后扬长而去。
3.怎样理解祥子和刘四爷的关系?
祥子和刘四爷从亲缘关系来讲是岳父与女婿的关系,但是抛开这一层关系来看,他们只是陌生人。祥子和刘四爷是相互厌恶的,祥子看不上刘四爷作为地主阶级的嚣张跋扈与目中无人;刘四爷则瞧不起祥子只是一个拉车的。刘四爷自私自利,对于所有人甚至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是利用。刘四爷一开始瞧不上祥子但是还器重祥子,是因为祥子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廉价劳动力,索取的少,带来的利益还多,祥子和虎妞成亲,打破了他为虎妞找一个有钱女婿的幻想,爱财如命的他开始厌恶祥子。
第二十二章 最后的希望
1.祥子把刘四爷赶下车后,他内心有种无以言说的快感,祥子预备怎么做?
对刘四爷出过恶气之后,祥子的心又有了气息,他又燃起了希望,打算戒烟戒酒,努力拉车生活。
2.假若之前曹先生没有离开北平,祥子的生活是否会是圆满的呢?为什么?
不会,祥子代表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劳动人民,即使曹先生回来,他也无法摆脱虎妞,摆脱刘四爷,祥子的悲剧是必然的,只要社会制度没有改变,他终究还是不幸,这就是大多数那个旧社会时期的“祥子”的命运。
3.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希望,他的希望落空了没有?
祥子回到大杂院时,小福子已经不在了,也许搬家了,也许已经死了,或者更坏的是被二强子卖到极远的地方去,祥子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
第二十三章 绝望
1.老马的话对祥子产生了什么影响?祥子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老马的话让祥子认清了现实:“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咱们这个天罗地网”,作为底层人民,想靠自己的劳动在黑暗的旧社会过上美好生活是不可能的。祥子最后走上了彻底堕落的道路,他变得麻木、 潦倒、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2.请用简洁的话总结可怜的小福子的一生。你从小福子的身上看到了什么?
小福子被酒鬼父亲卖给了军官,之后又被军官抛弃,最后为了养活弟弟被迫做暗娼为生。小福子的人生就是黑暗旧社会下,底层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最好见证。
3.绝望后的祥子已变成了走兽,不再有人格,请说出祥子由人变成走兽的过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祥子由人变“兽”,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①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②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③在三起三落的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最终堕落成走兽。 原因:①黑暗旧社会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②祥子本身性格的缺陷。
第二十四章 结局
1.从人们你推我挤地争着去看被游街、被杀头的阮明的场面中,你能看出当时人们的一种怎样的状态?
可以看出普通民众平庸麻木,把观赏他人的死亡看成是生活的乐趣。深刻地揭示了民众在几千年皇权文化的腐蚀之下愚昧无知的内在心理。
2.祥子在阮明这一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阮明的下场会是祥子最终结局的一个投影吗?
祥子为了钱出卖了阮明,除了阮明的死让祥子略感不安,没有任何景物能触动祥子的心弦。在封建旧社会的背景下,所有底层人民都难逃压迫和摧残,阮明的今天或许就是祥子的明天。
3.你怎样看待本书的结局?你认为这种悲剧的结局好吗?
本书的结局中,祥子彻底堕落,变成了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我认为这种结局是必然的,在黑暗旧社会的压迫下,所有底层人民都逃不开被压迫和剥削的命运。这种悲剧的结尾,反映了现实的黑暗,抨击了封建旧社会的制度,让读者感到悲哀的同时也能引起他们的深思。
欢迎加入一棵树初中语文教师群
【提醒】如果你是语文教师,想和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尽情交流,如果你想获取更多语文教学考试资料,请加入我们。
QQ群号:1群:721150613 2群:1055029719
联系我: yikeshu_99 (复制添加)
↓ ↓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