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去开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儿。
北方人对过小年儿向来比较重视,尤其是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愈发富裕,条件越来越好,对年节也就越发看重。
想父母儿时那个年代,穷得叮当响,能吃上苞面儿糊涂就算不错了,哪还有心思过年呢?
如今富裕起来,安居乐业,这才有心思好好过年。
我今年57周岁了,虚岁58,这么大年纪,这还是第一次独自一个人过小年儿。
以前都是和家人在一起的。
这小年儿啊,过得还算有滋味。
回首这一年,真的是感慨万千。
都一年了,大家聚在一起总会感叹自己这一年的所作所为。
我却有些恍惚,感觉这一年好像啥都没干。日子就这么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嗖的一下,一年就过去了。
这情绪啊,一直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不太明晰。
就好像没有一条完整的线,可以清清楚楚地捋出自己这一年到底做了啥。
只觉得自己很无为,庸庸碌碌的。
不过呢,这么大年纪了,碌碌无为也罢,只要平安快乐就好。
也没有什么特别巨大的快乐,当然也没有巨大的悲伤。
只是妈妈走了这件事,就像影子一样,始终刺痛着内心,时不时地就会刺痛一下。
就像今天,这就是个挺难过的点。
我想起妈,于是坐在地板上就不自觉哭起来。
哭了大概20分钟呢。
后来我想,哭也没有用啊,哭也不能把妈哭回来,于是就不再哭了。
就在这时,工作群里突然来了个消息。
明天集体有活动,我就顺便调侃了几句,这一下子,那愁绪就解开了。
我们电台的同事就像亲人一样,在工作群里互相调侃几句,就能把自己的情绪给化解了。你想想,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一个团体啊。
在职场这么多年,一直在一个充满爱的团队里,这或许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了吧。
对妈的思念情绪就被工作群里的欢乐给带走了。
好吧,老妈在那边应该也在过节呢,我就不想了。
老爸已经走了好些年了,对他的思念没有对妈这么强烈。哎呀,没办法,想妈的心就是比想爸爸更强烈些。
中午呢?闺蜜三个一起约了去一个小咖啡馆儿,坐了一会儿,忘拍照了。
吃的东西都特别可口。
三个人聚了一下,我呢,期间一直处理着各种事务,没有她俩聊的嗨。
就简单吃了口饭,就算过年了。
很久也没聚在一起了,都在一个城市里边儿,见一面儿却挺难,并非像人家想象那样在一个城市里就能天天见。
如果在一个单位还好,不在一个单位呢,各有各的事儿,上有老下有小的,见个面儿真的挺不容易的。
下午因为还得上班,就各自都回各自的岗位了。小小聚一次,嗯,觉得还没有尽兴。
过年过的是人气儿啊。
虽然现在就我一个人,但也得整出点仪式感来,让年味儿慢慢散发出来。
我开始打扫屋子,就像以前和家人一起时那样。
小王家里忽然有事,年前无法来打扫了。
我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仿佛灰尘里都藏着旧年的烦恼,打扫掉它们,就像在迎接新年的希望。
我一边打扫,以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情景就浮现眼前。
饺子,老妈总是包得最漂亮,那饺子的褶子就像她脸上的皱纹一样,充满了岁月的慈爱。
姐姐姐夫哥嫂都来帮忙。
我就在旁边插科打诨,等着饺子出锅。
那种热闹的人气儿啊,满屋子都是。
打扫完屋子,我又开始布置。
朋友唐妹送来红柳树枝盆景。
那红红的盆景在屋子里一放,瞬间就有了年的氛围。
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仿佛能看到家人的笑脸在这些红色的装饰里若隐若现。
我对着自己的屋子说:
“看,咱们家过年啦。”
这时候,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我知道,我是在延续着和家人一起过年的传统。
一个人过年,没有准备丰盛的食物。
大宝妹给大姐包的馄饨,我留了几个。
煮,放了青菜。
感谢田螺姑娘。
我想象着自己做一桌子菜,就像以前家人团聚时那杨样。
我听着电视机里声音,感觉这就是过年的声音。
虽然没有家人在身边分享这些美食,但我知道,这是我在给自己过年的慰藉。
我把做好的菜摆盘,拍个照,对着桌子心里说:
“来,咱们过年啦。”
我开始回忆着过去过年时和家人说的那些话,那些祝福。
这些回忆啊,就像温暖的炉火,在这个独自过小年的夜晚,温暖着我的心。
我吃着饭,虽然没有人和我聊天,但是我脑海里不断有家人的声音。
大姐电话进来了。
她跟我说:“多吃点儿。”
我知道,这就是过年的人气儿,它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人围坐在一起,更是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藏在心底的亲情。
即使家人不在身边,这些人气儿也不会消失。
过年过的是人气儿,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一个人过着小年儿,却仿佛过着一个充满人气儿的大年。
我知道,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不管未来会怎样,这过年的人气儿都会一直伴随着我,给我力量,让我勇敢地走向明天。
我相信,在远方的家人也希望我能好好地过年,带着这份希望,我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年的味道,充满人气儿的温暖。
这个小年儿,虽然独自度过,但我过得很充实,很温暖。
因为我知道,过年的人气儿就在我的心中,它永远不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