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副教授:年终考核,教学型老师可能教了个“寂寞”

百科   2025-01-10 22:03   北京  


年底考核是年终的指定动作,要求字数控制在800字以内,再分组或分专业评定等级(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旁听了隔壁专业老师们年底考核报告,每个人3分钟,大家都很言简意赅的展示了一年的工作和成效。
看得出来,所有的老师都在很努力的工作,有的老师一年到账经费400万+,有的老师一年发表SCI论文10+,有的从国家到地方教学奖项拿到手软,更多的老师可能没有特别出彩的方面,但各项的指标也都完成得不少。
结合身边同事的情况,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就想着为我们自己写点什么。
以前我们都说教学和科研,如何两手抓。现在看来,讲论文、项目(经费)和教学三者如何权衡可能更落地些。目前的老师们,从工作时间分配和成果来看,可能基本能分成3类:
1. 论文型:在这没有说科研型,现在全国很多学校把自己归为研究型大学,论文在研究中的权重很大很大。以致于现在所有的老师都以发论文为荣,越多越好,越高越好,不管自己是否喜欢或热爱,上头看中的没有不做的道理。属于论文型的老师可能占的体量是比较大的,粗粗的估计,学院教学科研型的老师可能70%以上都在把自己放在了论文型的位置上。不为什么,就因为这个是硬指标。这70%里可能能再有30%-40%的老师能做出比较好的论文,可能大多数60%真的是为了写而写了。
2. 项目型:更多说的是社会应用型的项目,也就是常说的横向项目。对于论文型老师中的60%而言,横向项目属于求而不得的资源。一方面横向项目的经费比较灵活,老师们都希望能做一些;但个人精力有限,应用型项目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资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出去交流,也和教师本身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关系。更大的程度上对外项目过多,必定影响“科研”工作的时间,也不符合目前认同的主流。但项目型确实能一定程度上能让教师在经济和个人存在感方面有比较好的体验。
3. 学型:如果说论文和项目还可以数篇数,数经费,教学型的老师可能教了个“寂寞”。很多时间在学校和学院层面,教师教学之间只有课时的差别,没有优劣的差别。教好不会有多好的奖励,教不好也不会有多大的惩罚。教学是个讲究情怀的工种,也像是个无底洞,长期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可能能换得同学们的认同,但在个人绩效和晋升方面体现不大。有人可能会说只要教得足够好,自然这些都能解决。但毕竟老师之间可能是7和3的区别,很难有9和1的区别。但还是有相对的老师愿意在教学工作上投入,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总体而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学院真正意义上的团队还比较少,大多数老师都还是单兵作战,一个人的精力很有限,论文方面投入比较多,教学方面的精力就要差一些。对外的项目接得比较多,论文和教学又要差一截。一方面是大家之间的交流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手头的资源不足以带上一个团队,但如何有效的整合,强强联合出大的论文、项目和教学成果确实是比较难的问题。
参加完年底考核,挺大的一个感触是想通过一些数据、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目前学院或相关单位3类老师的分布情况。人的精力有限,一个大学老师时间上的分配,可能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所属论文-项目和教学的类别。以三元图的形式进行展示(时间和精力为1个单位),再尝试找出可能的限制因子,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取大公约数提高教师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应该也不错(理科生的思维做社科的内容^_^)。

end



重点课程推荐(点击图片查看)





温馨提示

获取往期课件、模板、政策、文章等,可加入文末教师社群。不想错过每日文章推送,那么一定要将“高校教师发展在线”「设为星标」




资料、福利、案例

  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往届特等奖设计方案汇总(文档版)

  教改项目的定位、选题与撰写(含40份教改项目申报书)

  “教学创新大赛”20个优秀案例合集  

 教学设计、模板、案例资料课件分享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汇编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总分享(案例100+)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资料全汇总

■  案例 50+ :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部分省级)

  浙江大学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申请材料

■  国家社科基金必备资料包

■  教育类PPT模板200套+

■  获取更多......


视频精选

■  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一等奖课堂实录视频(94个)

■ 全国高校青教赛(第三、四、五、六届)一、二等奖获奖课程实录视频(共149个)

■  500部高含金量纪录片(BBC、历史、科普、艺术、人物、春晚……)

■  视频:黑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特等奖(冠军)

■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现场视频

■  陕西省课堂教学教学创新视频汇总

■  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参赛视频汇总

■  视频 | 广东省首届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决赛)

■  武汉大学丨“课程思政说课大赛”7项获奖视频汇总

■  浙江大学 | “课程思政”示范课汇总+说课视频

■  获取更多......


荐    读

■  真正的大学老师,是那些无需打卡和考评,也会不可遏止地要去读书写作和上课的人

■  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生态共生

■  大学如果不以学术来教学,那它就是高中的延续
■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 

■  本科教育如何跳出“上级热、教师冷”怪圈

■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 

■  能够上出真正金课的教师,必定是真正的学者  

■  大学老师为何开心不起来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

 大学老师真实写照 

■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路径,讲师-副教授-教授
■  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涵盖109个专业)  
  哪些核心期刊不收费?  
■  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说课”视频全流程设计与实现方案
■  怎样说课——说课的基本步骤  
■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及方法
■  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建议
■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特点与应对策略
■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
■  获取更多......


特别说明:“新高教”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完全同意其观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新高教
原高校教师发展在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