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将张克侠有“佩剑将军”之称。他所拥有的那把剑名为“中正剑”,是当年蒋介石特地在德国制作,用以奖赏有功部下的。此剑长380毫米,刃长255毫米,剑柄为铜皮包裹,剑身刻着“不成功便成仁”字样,剑柄上则刻有“校长蒋中正赠”。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当这把“中正剑”授予张克侠时,张克侠早已是中共秘密党员,且已有5年党龄。张克侠,原名张树棠,又名双印、大伟、慕义、子华等。1900年10月7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村乡侯陵屯村。1923年,张克侠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他主动请求到冯玉祥部,在宋哲元的第25混成旅任见习官。1924年2月9日,冯玉祥前妻去世,续娶了张克侠妻子李德璞的胞姐李德全。生性好强的张克侠不愿攀亲附贵,婉言谢绝了冯玉祥的聘请,只身南下广州。到广州后,先在陆军讲武堂任教官,后又当上队长。北伐开始后,他回到张家口,动员冯玉祥率部参加北伐。此时,身在苏联的李德全寄来一封信,希望张克侠去苏联莫斯科学习。1927年春,张克侠辗转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不久,张克侠便向冯玉祥的副官、中共地下党员张振亚(化名张存实)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在党组织考查他期间,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革命因为蒋介石的叛变而失败,而冯玉祥则公开表示支持蒋介石。如此一来,张克侠不仅没有能加入党组织,还被要求离开中山大学。1928年秋,张振亚、张克侠先后从苏联回国。张振亚被分配到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直接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地下斗争。张克侠仍在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任职,担任张自忠任师长的第二集团第六师少将参谋。但他没有与张振亚失去联系,而是时常把冯玉祥部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向张振亚汇报,并多次表示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心愿。1929年5月,张克侠接到张振亚一封密信,通知他到上海去一趟,接头地点是静安寺。接头人是一位牧师,叫董健吾。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前往上海接头,无疑是冒着生命危险。但张克侠还是下了决心,他向师长张自忠告假,匆匆赶到上海,时为1929年7月。在上海火车站下车后,张克侠先到澡堂洗了个澡,换上便衣,他以香客的身份,前往静安古寺,走进寺庙后,张克侠先到观音殿,上了一炷香,再走出殿堂门。这时他看见一位近40岁牧师打扮的人在忙着修整花枝,便走上前去说道:“我想找董健吾先生。”那位牧师将眼前这位清瘦干练的青年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让他先在大门内的一张长椅上坐下,然后对他说:“我就是董健吾。”“我想见见张振亚先生,是他约我来的。”看到接头人,张克侠有些激动。董健吾告诉他:“张振亚先生最近有点忙,你等两天再来吧。”张克侠并不知道董健吾是秘密党员,但他知道,自己离党组织不远了。两天后,张克侠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张振亚已经在等候他了。他告诉张克侠:“党组织已在考虑你的入党问题了,但要再等几天才能安排见面。你先把你的地址留下,这几天不要出门,随时会有人来找你。”第三天,上海地下党的交通员拿着张振亚的亲笔信来找张克侠,然后把他带到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的一个“密点”。地下党负责同志听了张克侠关于自己历史的汇报,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随后要他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张振亚、李翔梧成为张克侠入党介绍人。李翔梧是张克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当时是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直到这时,张克侠才知道他也是中共党员。张克侠向党组织提出希望去苏区工作。李翔梧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批准张克侠为中共“特别党员”,并规定单线领导,只同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陈毅联系,任务是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周恩来的指示,很快由张振亚通知张克侠,并特别叮嘱他说:“你不能与地方党组织发生关系,不可暴露身份,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后,中央会直接和你联系,你与党进行书信联络时,使用‘张光远’这个名字。假如发生意外,你也不要说出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党是会记得你的,也会设法保护你的家人。”张克侠牢记党的嘱咐,一直到1950年才公开了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后来,张克侠在回顾自己入党经历时说:“我是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埋下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我加入共产党,与大姐李德全邀请我去苏联学习有关系的。”
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张克侠有着广泛的人脉资源,“保定派”“西北派”“黄埔派”他都有份,这为他潜伏敌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张克侠还是冯玉祥的连襟。1930年,张克侠担任了国民党军第29军第38师参谋长。1943年任副司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拉拢一批将领为他即将开始的内战卖命,颁发了一批佩剑,名为“中正剑”,张克侠和何基沣各得一把。1947年10月,国民党徐州“剿总”又成立了徐州地区守备指挥部,令张克侠任指挥官。他利用这一职务,获取了徐州“剿总”的各种机密情报,派人密送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为淮海战役的筹划提供了重要信息。徐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辽沈战役蒋军损失惨重,但蒋介石自恃在徐州有50多万精兵,由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坐镇,不但城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而且城外层层设防。在徐州东部,有黄百韬第七兵团领兵10万驻守;在徐州西南部,由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李弥、邱清泉两个兵团共20万人驻守;徐州北部由两位佩剑中将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率部把守运河,阻止解放军南下。蒋介石称之为“一点两线”部署,可谓固若金汤,成为南京的重要屏障。张克侠和何基沣都是西北军冯玉祥部下的名将。如前所述,1929年张克侠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何基沣是国民党第29军的一位旅长,就是他下令团长吉星文向日寇打响中国全面抗战第一枪。1938年初何基沣到武汉,周恩来请他到八路军办事处,称赞说:南京中山陵出了个剖腹明志的续范亭将军,卢沟桥上出了个坚决抗日的何基沣将军。周代表中共中央邀请他到延安看看。经过周恩来安排,何当年2月初到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离开延安前,何基沣写了入党申请书,1939年1月被批准为中共秘密党员。周恩来高瞻远瞩,指示两位将军不能离开国民党部队,要争取掌握更多的军队。两将军牢记使命,到淮海战役前,他们均已升任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刘峙在徐州布防时,命令张克侠、何基沣的部队在徐州北部的贾汪和台儿庄一带驻扎。这里经微山湖向东有两条河流,是南北运河的一部分,张、何部队的任务就是把守这两条河,阻止解放军渡河南下威胁徐州。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前,华东局社会部根据前委领导同志的指示,派出情报人员朱林到第三绥靖区驻地与张克侠联系。当时规定朱林只同张克侠联系,有情况由张通报给何基沣。张克侠将朱林安排在司令部里,同他住在一起。为防止被国民党特工发现,张嘱咐朱林不得离开侍从室,不经张同意,任何人不准入内。朱林的饮食由侍从副官亲自送,不能叫别人代劳。和张克侠密谈后,朱林密电请示华东局领导,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要求到贾汪去。张克侠考虑到沿途情况复杂,于是给朱林换上了第三绥靖区国民党军官服,又戴上司令部标记,由副官陪同一起乘火车前往贾汪。在中兴煤矿公司第三绥靖区前线指挥所,朱林见到了何基沣。朱林转达了华东局负责人和华东军区陈毅司令员等首长的问候。何基沣对此表示感谢。朱林与何基沣进行了密谈,分析了前线官兵对起义的看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还了解到冯治安不可能起义的缘由……淮海战役开始后,解放军首要攻击的目标是驻徐州以东碾庄地区的黄百韬第七兵团。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黄百韬抵挡不住,经电请刘峙批准,向市内撤退。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领导同志认为,如黄伯韬部撤到徐州城内死守,对我极为不利,必须在城外将其歼灭。最好的办法是将北部野战军部队调动过来,与东路追击黄部之野战部队一起,将敌人团团围住,聚而歼之。但北部的第三绥靖区部队严守河防,野战部队无法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命令张克侠、何基沣率部起义,让出河防,解放军迅速前进,截断黄百韬向城内撤退的去路,才有可能歼灭这股敌人。于是通过朱林将这项指示迅速告知张克侠,张又及时告知何基沣。因事先早有准备,他俩马上率部起义,让出河防,解放军迅速前进,黄百韬很快陷入重围,结果10万敌兵全部被歼,淮海战役旗开得胜。中共中央对张克侠、何基沣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主席在给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指出:“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粟裕说:我南下部队如果在贾汪再耽误半小时,敌军逃进城去,局面就大不一样了。邓小平、陈毅等都赞扬张、何起义与消灭黄百韬兵团是淮海战役的第一胜利。
张克侠、何基沣与华东军区代表合影
我军攻占黄百韬兵团碾庄司令部
张克侠在组织起义过程中,曾一度陷入虎口,差点脱不了身。1948年11月2日,在贾汪的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司令部前线指挥所里,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张克侠从徐州打回来的。张克侠告诉何基沣,徐州刚刚发生了一个情况:59军军长刘振三以看病为由要去上海,而且冯治安已经批准。如果说此事发生在平时,是件很正常的事,但现在是起义前夕,刘振三的出走,有可能是他察觉到了起义的动静,不愿随部队行动,而且他在团以上军官会上明确告诉大家:“部队有事要听孟(孟绍濂)副军长的。”张克侠在电话里分析说:“很明显,这是一种暗示。”何基沣也有此担心。不过,何基沣还是从好的方面想,说:“他走了,对起义有利。”此刻距起义时间仅仅剩下最后一天时间,而张克侠却被冯治安召去徐州脱不了身,让人心急如焚。冯治安之所以对张克侠有戒心,是因为张克侠曾多次动员冯治安起义。所以,冯治安在大战来临时,“命令”张克侠住在徐州,不允许接近部队。冯治安的手段是让张克侠参加一个接一个的“马拉松”会议。这期间,张克侠不断地接到来自贾汪前线的电话,开始是何基沣,后来是朱林,都是催促他尽早赶往贾汪。会议开到了8日零时还在继续进行。张克侠为了脱身,开口说:“前方战事急,指挥官留在这里很不利,今晚让我们回去做好准备,明天可再来。”这个意见得到了众将领赞同,冯治安见状,只好结束了会议。张克侠心急如焚地赶回到天庙营房办公室,简单收拾一下行装,于凌晨4点左右叫醒司机何悌修,以张司令的身份,骗过哨兵,冲出徐州。张克侠在从徐州至贾汪的途中,先到了132师师部,同师长过家芳见了面,同时打电话给何基沣,告之自己已经安全脱离虎口。8日上午8时,张克侠赶到贾汪,并在贾汪给冯治安打电话申明:“总司令,在大战面前,我必须和我们部队同生死共患难。”同时再请求冯治安来前线坐镇指挥。冯治安明知有诈,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做顺水人情,命令张克侠在前线负责指挥作战。按原定计划,起义时间在11月8日12时整。但张克侠、何基沣与朱林商定,提前两小时行动。朱林迅速将提前起义的决定向前委领导陈毅报告。就这样,当张克侠回到贾汪两小时后,起义行动开始了。在张克侠和孟绍濂率领下,国民党第59军集结台儿庄;第132师在过家芳指挥下,向北移动至峰县北面集结,第37师111团在李连城率领下,从韩庄北上集结峄县。何基沣在最后还争取刘自珍干训团起义,之后便随前线指挥所和直属部队向汴塘转移。至此,张克侠、何基沣统率国民党第59军两个师、第77军一个师和111团共计2.3万多人,高举义旗,投奔光明。11月10日拂晓,各起义部队先后到达运河以北的指定地点。11月12日,解放军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高克亭热烈迎接了起义部队。11月28日,张克侠、何基沣、孟绍濂、过家芳等联名通电全国,宣布起义。陈毅写给张克侠的贺信
韩念龙(原33军政治委员)为张克侠党籍问题写的证明材料
1948年11月8日,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部队开赴解放区
张何部队起义后,为了便于领导,中共中央华东局指示,将部队番号编为两个军,总番号是“118”起义部队,下辖59军和77军,59军由原属的两个师组成,张克侠任军长,孟绍濂任副军长。77军由原第三绥靖区机关、直属队、干训团、132师、37师111团合编而成,军长由何基沣担任,副军长由过家芳担任。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根据命令,起义部队之59军、77军开赴安徽灵璧、来安进行整编。2月16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组织和番号的决定,起义部队之59军和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张克侠出任军长,韩念龙出任军政委,第一副军长由张震球担任,第二副军长由孟绍濂担任,政治部主任由欧阳平担任。33军下辖第97师、第98师、第99师,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建制。整编的人民解放军第33军在张克侠、韩念龙率领下,进抵到长江北岸,进行渡江前的训练。1949年4月21日,国民党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和朱德向解放军下令:向全国进军!张克侠接到命令后说:“想不到,人民解放军这次伟大的历史性进军,也让起义部队参加,这是我们一生中难得的荣耀!”4月21日晚,张克侠率33军在安徽省无为县泥汊镇、外滩两点渡过了波涛汹涌的长江天堑,迅速推进到南陵县战家桥一带。4月24日,张克侠接到第九兵团要求33军“在浙江长兴、吴兴(今湖州)切断宁杭公路”的命令后,不顾疲劳和饥饿,不怕阴雨道路泥泞,率部队日夜兼程向长兴、吴兴疾进。经过4天急行军,33军到达指定位置,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太湖以西广德以北地区,将10万国民党军团团围住。在围歼战斗中,33军在张克侠指挥下,以勇猛的战斗作风,消灭了战斗力较强的国民党第66军和第99军大部,共计1.49万余人。之后,部队立即向上海、杭州推进,并奉命参加了上海战役。上海战役中的重头戏在月浦争夺战和攻打杨行。5月26日,33军98师猛扑吴淞,攻入吴淞炮台,并担任吴淞警备任务;5月29日,33军99师占领金山。在连续10天激战中,33军共歼国民党军4300余人。上海解放后,33军奉命进驻上海,担任警备任务。同时,33军军部改称淞沪警备司令部,33军番号保留,隶属第三野战军。淞沪警备司令由宋时轮担任,政委由郭化若担任,参谋长(兵团级)由张克侠担任。1950年3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张克侠的党员身份予以公开。该文件在回顾了张克侠的特殊经历后说:“上述情况,经张存实(张振亚)、王梓木、肖明、徐冰、叶剑英、曾志等同志分别证明属实。据此,我们认为张克侠同志长期在国民党军队工作,但1929年入党以来一直与党保有联系,设法为党工作,并有成绩,故其全部党籍应予承认。”1955年9月,为表彰张克侠在建立新中国中立下的特殊功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张克侠转业地方后,先后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农林部部长,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来源:“上海滩杂志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原文载《上海滩》2018年第8期。原标题:“佩剑将军”张克侠起义前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