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撞击而致破裂是陶瓷的宿命,惜物则是先民的美德。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陶瓷修补史早期阶段实例都是基于惜物和经济因素的实用修缮。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面对残缺的文物或器皿,我首先会想象它完整的样子。我把对器物的修缮,看作是一次新的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原与修补。每次修缮都是在延续器物本身形态与风格下,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及美感。这个过程就是技巧与审美的平衡,修缮好器物,也抚慰了内心。” “这八年从事修缮的光阴里,也是修缮自己的心性,从而影响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理念,修缮不仅仅是一门工作,有时候更像是'造物者',塑造出更甚从前的器物。”
时至今日,陶瓷修复主要分为金缮、锔瓷、无痕修复三大类别。本期生活美学系列读书会,我们特邀文物修复师吳卓然先生与读者分享器物的修缮,介绍以上三种修缮方式的不同以及运用场景,并展示修缮理念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下,以大漆为媒介所创作漆器花器作品及修缮作品。吳卓然个人展“剩余之诗”正在BA.art美学馆展出,已报名读者当日可提前抵达观展,欣赏吳卓然作品,BA.art 美学馆创始人徐智华先生将在现场为来宾带来特别分享。
▼
吴卓然ZhuoranW
文物修复师
师从中国古陶瓷修复大师于爱平老师,三级(高级)文物修复师,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委员,广东省艺术行业协会鉴赏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金缮师,锔瓷师,漆艺师,广州和光造物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
徐智华BenXu
美学专研者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香港大学硕士。BA.art 美学馆创始人。擅长空间设计及空间饰品搭配。曾荣获华夏银奖、人居70周年人物奖等。
BA.art美学馆
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北132号之六十二栋
活动报名
公益活动,免费参与
《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
[中]谢明朗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尝试从文化史的观点省思历史上陶瓷修补术诸面向。既观察了清代宫廷陶瓷修补改装情况,以及乾隆皇帝对于缺损陶瓷的对应态度和补修理念,也讨论了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针对中国陶瓷的金工镶饰和改装。在广泛搜集亚洲和欧洲锔钉补修术案例的基础之上,评估了区域间影响交流的可能途径。另外,还着重讨论了日本史上所谓呼继、烧继和金缮技艺的源流及其对残缺美的赏鉴风情。
12月20日|走读乌镇,木心故里文学之旅
京京读书会 2015年创办于广州,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文学艺术沙龙,倡导「一起读书,优雅生活」,联合各领域学者和博雅爱好者搭建分享平台,希望通过一系列亲民优雅的文学艺术活动,打造一个美美与共的民间学习生活共同体。2019-2024年京京读书会「生活美学系列读书会」入选广州公益阅读创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