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刘 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本报记者 虞 晔
立冬一过,气温骤降,到了脑卒中的高发季。脑卒中,俗称“中风”,因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让不少人谈“风”色变。目前,我国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但事实上,卒中可防可控。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卒中二级预防临床指南》提示,如果能有效控制风险因素,八成卒中可预防。
▶
近日,《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发布“全球卒中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卒中死亡人数约730万,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0.7%,位列全球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具体来说,1990年起,所有国家卒中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从2015年开始停滞,2021年起部分地区有所反弹,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的发病率增加明显。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表示:“我国地处东亚,卒中发病情况与此次报告呈现的结果一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居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新发卒中330万人/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年。而且,卒中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一些二三十岁的大学生、上班族会因突发卒中而入院。由于患者及家属很难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导致延误治疗,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本人和家人都带来了沉重负担。
在我国,卒中发病还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孙永安表示:“东北和华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比例最高,其次是华中、西南、西北和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较低。卒中发病之所以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是由于北方居民长期摄入高脂、高盐饮食。加之冬季时间长,且昼夜、室内外温差大,如果血管在短时间内经历较大幅度的温差刺激,更易触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北方户外寒冷,居民活动少,因此更易发胖,加剧卒中的发生。而南方居民饮食整体偏向清淡,蔬菜相对丰富,防治卒中更有优势。”
引发卒中的风险因素众多,“全球卒中疾病负担数据”显示,84%的卒中归因于23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其中有14个独立风险因素最相关,依次是高收缩压、环境特定物质、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室内空气污染、高钠饮食、高空腹血糖、肾功能障碍、水果摄入量低、高饮酒量、高体重指数、吸二手烟、低运动量、蔬菜摄入量低。以上风险因素可归为三类,孙永安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5项指标超标。在影响卒中首次发作和复发的因素中,高血压都高居榜首。血压升高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使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引发动脉硬化;且不少人先天存在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动脉瘤破裂,就会引起脑出血。
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启动因素。无论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过高,还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过低,都会加速斑块形成,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或破裂后脱落而堵塞脑血管,即可引发卒中。
约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在高血糖作用下,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会变差,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进而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引起卒中。
即便是肾功能轻度损伤,卒中风险也会有所增加。肾功能障碍会导致水钠潴留,代谢废物累积过多,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壁受损,进而增加卒中风险。
“无论哪种类型的卒中,患病风险都会随体重增加而升高。”孙永安表示,肥胖的人常伴有“三高”,这些指标异常会损伤血管内皮,诱发斑块形成,若斑块破裂即会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卒中。
4类环境影响。环境特定物质,是指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有害物质。孙永安表示,煤炭、木柴、秸秆等固体燃料燃烧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会进入呼吸道,穿过肺组织,并在血液中循环,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
吸烟会加快动脉硬化速度,促使斑块形成,且吸烟年龄越早,对脑血管的危害越大。即便是被迫吸入二手烟,危害也不容小觑。
烹饪的油烟、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固体燃料释放的烟雾等,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污染物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痉挛,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令卒中发病率大幅提升。
5种生活方式。国人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高钠饮食”,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液平衡,但过多的钠可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造成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果蔬摄入过少是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果蔬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在保护心脑血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钾、镁和酚类物质等已被证明可降低胆固醇,钾能促进钠的排出,有助降低血压。
长期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此外,酒精会直接导致心律失常,从而引发卒中。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和心脑血管功能下降,引起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都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不仅能预防大部分卒中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来说,还能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卒中虽然来势凶猛,但可防可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军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血压不波动。健康人群应将血压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这一“安全线”内,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目标血压应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体检查出高血压,应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以控制,若控制情况不理想,再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
血糖血脂不超标。血脂偏高的人,建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的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建议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降低卒中风险。
高脂高盐饮食不胡吃。预防卒中,尤其是高危人群,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果蔬。如果能坚持低盐低脂的地中海饮食模式,可将卒中风险降低30%。
烟酒不要碰。何时戒烟都不晚,难以坚持者,可寻求戒烟门诊的帮助,不吸烟者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有饮酒习惯者最好戒酒,特别是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人。
运动不能停。运动有助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刘军建议,减少久坐时间,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如果老年人患有心脏病,可选择走路、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END
图文来源:慢病界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