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飞行体验了。
今年很快就要过完了,想想一年来所有飞过的航班里,可能还真要属昨天这班最为特别。
两年之前,处于兴趣,前后写了三篇当时国际航空业最为争议的纠纷,中东四国对卡塔尔关闭领空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法律争议。
这起航权纠纷可是给ICAO和国际法庭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可能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年的时间,这起案件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向,各方重归于好。
更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机会,借着世界杯,真正打卡体验一次当年航权纠纷最为核心双方:卡塔尔和沙特的直飞航班。
想来倒时差也睡不着,就简单记录分享一下这趟“平平无奇”的航班吧。
机场
正在如火如荼举办世界杯的多哈,机场那自然也是人头攒动。
所搭乘航班的C区似乎也像是在世界杯前刚刚启用,空气中还有一点装修的味道。
足足93个登机口,让整个区域显得极为空旷,目测安排在这个区域的航班也多为短途航线。
多哈和利雅得,这两座机场,也很有意思,多哈被评为2022全球最佳机场,利雅得也是全球进步最大的机场。
虽然skytrax的权威度近年来有些影响,但这种机场基建的豪华程度,确实让人震撼,拿奖也算是实至名归。
对比起来,就连刚刚翻新的LGA对比起来,感觉也没那么香了。
乘机
目前,两座SOH-RUH之间每天有超过10班的直飞班次。由于是短途航班,很多人都是在登机时间开始之后才到,随到随走,效率很高。
海湾兄弟国家之间的shuttle flight的航班密度还是很让人吃惊。虽然比不过阿联酋,但想想两年之前两国还是在断航,这种变化真的有点神奇。在今年的全球国际航班载客量TOP 10榜单中,肯定少不了沙特,卡塔尔与阿联酋三国中间线路。
当然也说明其实人员交往之密切,想挡也挡不住。
登机后一路摆渡车来到远机位。在多哈这种规模的枢纽,比起成排的777,350,320真的就算个小飞机了。
可能是为了节约空间,远机位之间的间隔特别小,摆渡车绕着飞机开时,都感觉车顶险些碰到了小翼。
整个航班基本满员,目测就只有一个空位。
这也并不意外,由于世界杯期间高昂的酒店价格,很多球迷或者旅客并不会直接选择在多哈过夜。
商旅客人更是吓跑,趁着晚上赶紧回家。
在这方面,比起沙特,由于阿联酋更为宽松的环境,显然成为了这次世界杯躺赢的非正式"承办方"。沙特虽然也出台了针对球迷的特别签证申请通道,但感觉航班上还是以本地居民为主。
航班上也见到一两个穿着球衣的小哥。有位穿着日本球衣的本地小伙,估计昨晚会很开心了吧。
机上设备,卡航对320的配置就显然没有对其宽体机那么奢华,甚至还有点简陋,座椅连机上屏幕都没选配。但座位的距离还是给个好评,并不显得拥挤。
其实这样的短途航班对于乘务团队来说是十分辛苦的,发完餐就基本已经要开始下降了。前前后后机组基本没有任何休息的机会。得益于极高的专业度,卡航空乘的表现也是没得说的。
话说这么一份餐食,要是换在北美同等距离的航线,怎么也要自己掏个10刀了。还要啥自行车!
签证
沙特旅游对于普通人而言,最麻烦的莫过于签证问题。毕竟比起动不动就免签的阿联酋和卡塔尔,沙特可是直到2019年才正式对外推出旅游签证,而且又因为疫情终止了一段时间。
但其实,这次针对世界杯球迷签证申请还是非常方便。我甚至都是在到达多哈机场之后才在网上办理。在免除了签证费用之后,只缴纳一笔24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电子签的邮件也是秒批,随报随取。
据说这个政策直到世界杯结束。
在机上设备角度,卡航对320的配置显然没有对其宽体机那么奢华,甚至还有点简陋,座椅连机上屏幕都没选配。但座位的距离还是给个好评,并不显得拥挤。
沙特
利雅得真的比想象中要现代化不少,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繁荣发展的景象。
城市干净整洁,繁华程度,感觉一点都不逊色于任何国际大都市,深夜12点的主干道甚至都还在堵车。大家都很珍惜此刻一年里气温最为舒适的季节。
望着一辆辆飞驰而过的570,途乐,陆巡,再一次感慨下日系这些神车的名号,真的是靠全世界口碑打下来的。不少长城和吉利的身影,说明国产品牌也正在成功地打入这一市场。据说国内爆火的长城坦克系列也在这里开卖了。
听本地朋友说,下周两国大佬就要在利雅得见面了,大家都很期待这次和中国之间又会签什么样的大单。
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跟沙特在走的越来越近,对大家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一点思考
打卡这趟航班,也算是实地研究考察,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现在回想整个中东四国关闭领空事件。一项最深的感受就是,国家层面的矛盾和纠纷,作为普通老百姓,感觉还是不要凑热闹了。
一旦义愤填膺,感情投入太深,当形势突然转向之时,发现小丑竟然是我自己,那不就太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