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潜山下,在淦河旁,在巍巍传媒大厦里,“文明实践,情满香城”2024咸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8月30日在2号演播厅隆重举行。通城黄源小学副校长、通城朗协副主席徐娜主讲了“兴贤夜诵”项目。她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斩获一等奖第一名,为之记。
有一种传承叫兴贤夜诵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通城座落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处,地处北纬三十度最神密而奇特的纬度,自然也有自己特有的风景。县城是全县精华所在地,古八景更是人人欢喜,代代相传。您瞧那“银山积翠”“秀水回澜”,置身于绿色世界,心身为之一轻;您望那“隽溪映月”“雁塔穿云”,仿佛天人合一,人随景走,景连云天;您听那“九峰暮鼓”“隆平晓钟”,荡涤的是生活的杂念,荡漾的是慈悲的情怀;您看那“太平春耕”“兴贤夜诵”,满屏的是生活气息,走心的是文化传承。
隽州八景,怡人。兴贤夜诵,走心!
“兴贤夜诵”始于明代,源自当时的李姓贤达的开明之举。李家祖先曾助力朱元璋夺取天下。朱元璋成就霸业之后,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勅建他家在通城西门巷街口兴建兴贤坊。李家重视子孙教育,就把子女集于兴贤坊读书。久而久之,县城的孩子们也常聚于此地读书。每当暮色降临,孩子们在此高声诵读。一日,一个高贤经过此地,朗朗的读声书瞬间吸引了他。他夸赞道:“这是我见到的最美的人间景色。”自此,“兴贤夜诵”就被通城人们称为古城一景。
“兴贤夜诵”,就是几个学子在兴贤坊一起读书。它不是自然风光,通城古人把它作为一景,体现的是通城人对读书的重视,对文化的喜爱。
“兴贤夜诵”的故事发生在兴贤坊,“兴贤夜诵”的风景却融入通城人的血脉。在通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一定人人会说,但“三代不读书,关着一栏猪”“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难长久”倒是老爷子老奶奶们张口就来。送子女读书,要孩子学文化成为大多数通城人的朴素愿望。“只要是读书,我砸锅卖铁也会送。”这是大多数家长说给自己孩子们的诺言,更是不少家长的实际行动。四庄有一农户,家徒四壁,男主少读书,也没有挣钱技能,但一有苦力活,再脏再累他也要接。挣的钱不建房不购物,全部存起来让三个子女读书。政府见他家生活清苦,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年桌上没有几餐荤腥,准备评他家为贫困户,不料一查存款,他帐上竟有十多万。大家没想他家竟有这么多现金,但大家又很明白他在做什么,他女儿更明白父亲在做什么,于是她发奋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
时代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变化里有好有坏,不好的虽少,但要得到及时引导,才能正确前行。这是一个话题,也是一个课题。如何做了这一个课题,通城人们在思考,在践行。
《书窗》把目光投向了兴贤夜诵,打算让传统文化插上新的翅膀,希望隽州古景绽放新的光芒,他们以雁塔作为新的“兴贤坊”,让“兴贤夜诵”启航了。孩子们来了,他们来到东佳书院,他们在这里与圣贤握手,他们在这里与智者交心,他们在这里与艺术家抒情,雁塔内留下了他们求知的目光,雁塔下传出了他们朗朗的书声。初办者“点亮万家灯火,照亮一座城”的愿景一步步成为事实。
社会贤达把目光投向了“兴贤夜诵”,他们在探索如何把通城地方文化与这一传统景物相融,一个个通城的故事在这里开讲,一段段通城历史在隽水河畔复活;一个个红色故事在这里传播,一缕缕红色精神从陆水源头延伸。
党委政府把目光投向了“兴贤夜诵”,他们在寻求如何把党的理论揉入传统文化中,让党的理论宣讲接地气,富成效。县宣传部来了,县文联来了,县党校来了,县教育局来了,县融媒体中心也来了,古老的事物涅槃了,“兴贤夜诵”活了,神了。他们进校园,八百壮士、革命志士、自卫反击英雄让校园沸腾了,爱国爱家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了发芽了;他们进企业,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让企业人动心了,创新意识创新管理逐渐成了共识;他们进村湾,移风易俗;他们进机关,弘扬核心价值观;他们进社区,宣讲政策法规;他们进网络,传播正能量,倡导爱国行。一次次活动,就是一次次洗礼,就是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就是一次次价值观的升华。
“兴贤夜诵”活了,在一次又一次的宣讲中,一大批的有志有才的青年志愿者来了,通城县朗诵家协会来了,民间文艺家协会来了,通城摄影家协会来了,有的出谋,有的划策,有的宣讲,有的宣传,于是,“兴贤夜诵”火了。在通城“兴贤夜诵”家喻户晓,在网络“兴贤夜诵”独领风骚。短短的两年,“兴贤夜诵”由最初的志愿者26人发展到813人,专家名师的领诵人已达57人,专业志愿团队有5支队伍,开展了57期活动,组织制作了优秀视频并推广至各主流媒体,理论宣讲优秀短视频《兴贤夜诵》被学习强国采用并推广。在活动现场,大家踊跃参与,已达到1.2万人次,活动的浏览点击量最高一次达七十多万人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持续关注。
“兴贤夜诵”,这一古老的传承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核,有机地连接着现代文明,再一次成为通城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