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 癫痫论坛圆满落幕

文摘   2024-09-11 15:11   北京  


癫痫论坛

2024年华夏神经病学论坛癫痫分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癫痫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学术盛宴。论坛通过专家讲座、病例讨论及互动交流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当今癫痫领域的前沿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概况


论坛第一部分专注于癫痫的精准诊疗,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王玉平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晓蓉教授联合主持。论坛特别邀请了德国埃尔朗根大学医院的Stefan Rampp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邵晓秋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陈述花教授,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晓蓉教授,共同分享他们在癫痫诊断和治疗领域的临床经验与最新科研成果。这些权威专家深入探讨了癫痫诊疗的前沿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二部分聚焦癫痫危重症管理和癫痫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任连坤教授和刘爱华教授共同主持。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江文教授和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洪海教授作为特邀讲座嘉宾,分享了他们在该领域的临床见解和最新研究成果。此外,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劲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方世元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林一聪教授,以精彩的病例讨论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内容精粹


1

Stefan Rampp教授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of Imaging of the Epilepsies

来自德国埃尔朗根大学医院的Stefan Rampp教授首先强调了影像技术在识别癫痫致痫灶、选择治疗方式以及评估手术预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大家介绍了多种模态的影像技术及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癫痫诊断和病灶定位中的应用及比较。最后,Stefan Rampp教授展望了影像技术未来在癫痫诊疗中的发展前景,提供了癫痫诊疗的新视角。





2

邵晓秋教授

癫痫发作症状学定位的临床思路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邵晓秋教授聚焦临床上极具挑战性的癫痫发作症状学问题,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研究基础,抽丝剥茧,结合经典临床案例,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症状学分析来精确定位癫痫发作的起源的临床思路。此外,邵教授还介绍了如何区分致痫区、发作起始区和症状产生区,以及癫痫发作症状的产生及演变模式等。邵教授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癫痫定位的宝贵临床思路。




3

陈述花教授

癫痫发作期起始脑电特征与病理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陈述花教授分别介绍了头皮EEG和SEEG几种常见的发作起始模式,并总结头皮EEG和SEEG不同发作起始模式间的区别与联系。陈教授还指出癫痫发作起始脑电特征不仅具有重要定位意义,还能够反映潜在的组织病理机制,她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逐一剖析了电生理模式与病理间的对应关系。陈教授总结了SEEG癫痫发作起始模式与手术预后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在制定诊疗计划时提供宝贵参考,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4

刘晓蓉教授

基于基因的癫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刘晓蓉教授首先指出,尽管传统抗癫痫药物在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这凸显了发展基于基因的精准治疗策略的必要性。接着,刘教授深入探讨了当前癫痫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梳理了癫痫相关基因及其致病机制。她强调如何基于基因的致病机制进行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以及如何基于基因结果判断抗癫痫治疗中潜在的风险等。最后,刘教授展望了基因技术和精准医疗在未来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5

江文教授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诊断与治疗

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江文教授针对这一棘手的临床难点,江文教授详细回顾了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最新诊断标准及治疗策略,从病理生理机制到合并症管理等方面给出了临床思维逻辑,回答了目前癫痫危重症患者管理和治疗的难点,为癫痫管理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6

张洪海教授

癫痫猝死的病理生理机制及预防策略

来自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洪海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癫痫猝死(SUDEP)研究领域长达十年的成就,其研究主要涉及SUDEP的病理生理机制,从基础实验入手,通过构建多种动物模型,深入解析脑内参与调控SUDEP的神经环路。张教授强调单胺能神经递质系统对调控SUDEP具有重大作用,通过精准调节这些神经环路中的关键靶点,有望在未来大幅降低癫痫患者的猝死风险。最后,张教授指出尽管中国在SUDEP的基础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有着迅速发展的潜力和增长空间,他鼓励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望在SUDEP防治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病例讨论


1

李劲梅教授  病例讨论一

在病例讨论环节,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劲梅教授为我们深入地讲解了一例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PLNTY)所致的癫痫病例,从病例出发为我们指出:PLNTY新分类提出LEAT分类细化,趋向归类于脑发育性疾病;分子机制与FGFR家族基因突变激活MAPK/PI3K/mTOR通路有关;FGFRs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以及耐药的机制仍不清楚;LEAT潜在分子特征更准确地识别和分层,将越来越多地指导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决策。



2

方世元教授  病例讨论二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方世元教授带来了一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病例的汇报。NIID是一种慢性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随着该例疾病的全貌在5年中逐渐铺开,方世元教授再次分析了病例特点,强调了癫痫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均是NIID的少见症状;另外,新发的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尤其是伴有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应将NIID作为病因鉴别诊断之一;NIID的典型影像表现为皮髓交界区的DWI高信号,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确诊依赖基因及病理。



3

林一聪教授  病例讨论三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林一聪教授进行了一例发作期外语自动症(foreign language ictal speech automatisms)的病例报告,该病例特殊之处在于发作期反复说英语。回顾了病人的脑电图和影像学等资料后,结合FLISA病例报告和相关SPECT、fMRI研究文献,林一聪教授指出FLISA可能更常见于非优势侧颞叶癫痫,可能源于以非优势侧颞叶为中心的特定癫痫网络,且可能反映了右前颞对左半球中与第二语言言语生产有关的区域的正常抑制作用的去抑制,或者右侧皮质区域的异常激活。





本次癫痫分论坛的成功举办
不仅推动了国内外癫痫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这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与会者们深刻感受到了癫痫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精彩回顾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2024华夏神经病学论坛圆满落幕

2024-09-03

精彩回顾 · 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 护理论坛:聚焦神经护理实践 共筑学科发展篇章

2024-09-04

精彩回顾 · 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 神经免疫论坛:聚焦神经免疫热点难点  探讨国际最新研究进展

2024-09-04

精彩回顾 · 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论坛

2024-09-06

精彩回顾 · 华夏神经病学论坛 | 认知论坛

2024-09-06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传递科室新闻,提供科室服务信息,增进医护患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