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广两本田走上了“电废”之路

汽车   2024-11-21 17:20   河北  
日本品牌素来以工匠精神和保守风格著称,但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在中国电动化领域的表现,却让人感叹:并非“不服输”,而是没准备好。现实的残酷,将两者的电动车业务拉入了尴尬的漩涡。

被市场“干废”的电动车阵营

广汽本田的极湃1极湃2,今年10月销量分别仅为21辆和451辆;东风本田的e:Ns1猎光e:Ns2则更为惨淡,10月销量仅有10辆和21辆。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成本控制来看,这些车型都没能抓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其市场表现自然一路滑坡。

根源问题:技术短板,竞争力匮乏

东广两本田在电动化领域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产品竞争力不足。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明显滞后,三电技术储备几近空白,连平台都需要依赖上汽通用的奥特能平台。这种依赖“拼凑”的方式,也让两家的电动车显得“高不成、低不就”。

多次试探却未能破局

尽管困境重重,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仍未放弃。今年推出的灵犀L车型起售价定为12.98万元,看似诚意十足,但消费者发现,其核心配置需要高额选配,导致整体性价比失衡。结果,灵犀L在9月和10月的销量分别为168辆和178辆,表现依然未能令人满意。
看似12.98万的售价其实本质上是个壳子,但凡多少想让车像个模样,你得至少2.6万加了,再去选配?从这点可以看出,本田的自信是一点也没丢,反倒玩起了“套路”。

新品牌“烨”高调亮相却难掩尴尬

在一次次尝试未果后,东本和广本将希望寄托在了全新品牌“烨”上。然而,这一品牌从发布之初便引发了争议。东风本田推出了烨S7,广汽本田推出了烨P7,车型定位接近几乎一模一样。虽然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配置上有所升级,但整体来看,这两款新车依旧缺乏亮眼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烨”这个名字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一些网友甚至调侃其谐音像是“火化+”,让这款车的命名成为关注焦点。虽然品牌影响力尚存,但仅靠这些已经无法彻底扭转两田在电动车市场上的颓势。

日系合资品牌的困境

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电动车型接连失利,实际上反映了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普遍难题。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力未能及时匹配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本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步履维艰。

结语:还能靠燃油车吃多久?

目前,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仍然依赖CR-V和思域等燃油车的稳定表现来维持市场地位。但随着国产新能源车型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不断升级,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逐步压缩。如果不尽快强化技术储备、完善产品矩阵,“电废”或许只是开始,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将更加难以预料。
正如消费者戏言:靠着CR-V和思域乃至雅阁的饭,还能吃多久?



车动态
第一时间捕获汽车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打造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