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之后,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会怎么样?

文摘   2024-08-22 08:08   加拿大  

正题之前,先说几句闲聊。

本来乒乓11分的风格更多是“让我们看看这场比赛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接下来会怎么样”——换句话说,主题上说我们相对关心球台上的事儿,对未来的事情,本来态度都是说不准为主。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之前我们也写了两篇奥运会之后男女队阵容的猜想。本来按照原来的趋势,这种事根本没法猜的,因为很有可能大家现在还不认识要去洛杉矶打奥运会的某位选手——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不太是这样。

同样的事情其实也发生在技术趋势上。原本技术方向的判断,是很容易搞错的——整个中国队,2000年改成40毫米球之后,开头就完全判断错了大方向。当时认为的趋势是更多的侧身,更主动的使用正手。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本来38时代末期反手技术就有发展,到了40时期变得主流很多,类似施拉格,格林卡,包括王皓都是这个时期出来的。原来反手好的选手,类似佩尔森,普里莫拉茨萨姆索诺夫,后来运动生命力都维持的算不错。

03年,连摆短都是侧身的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队整个班子都判断错误了,回头看,那还是中国队教练班子最强的一个时代之一。很多大家非常尊敬的名字当时都在队里。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目前看,现在整体的技术方向前进的速度基本停滞,过去接近十年其实没有太多的前进空间——某种程度上说还因为球的问题,一些方向还有些倒退。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最后冒一次天下之大不韪,再猜一猜未来的技术趋势。

在这之前,首先说一下什么叫技术先进。

实话说,我觉得这个问题答案挺直白的,但是似乎在网络舆论里是个经常掰扯的话题。

技术先进,就是相比于对手,你能在更多的地方更有质量的稳定进攻。

其实乒乓球发展一直如此,先进的技术,就是比之前的技术有更多稳定进攻的空间:直板快攻可以在台内进攻,可以在球的上升早期进攻(相比于之前的弧圈球打法,一般都是下降点);后来反胶比正胶先进,就是反胶可以在各个击球点发力,从上升到下落都可以发力,离球台各个位置都能发力;再后来横板比直板单面先进,就是横板可以在反手发力;所谓欧洲不讲理打法(盖亭塞弗罗斯科夫等等),可以在半出台发力,进攻对手发力,等等;最后拧拉技术,比之前的正胶快攻,反胶挑打等等,能更稳定从台内发起进攻,所以也就更先进。

正胶快攻的竞争力,也来自于当时的先进性

一个比较粗略的比喻,技术先进是某种生产力。当你的技术先进的时候,你的生产力比对手强,更容易出现你打人家的情况,也就更容易出现你上风的情况。

技术先进有几个连带优势:当技术先进的时候,年轻的选手有机会很快的战胜之前的选手,因为原本的定势被打破了,原本不是机会的球现在是机会。

但是技术先进不是万能的:乒乓球不止有打人的时候,被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技术再先进,往往对手也能控制你。所以技术先进容易赢,但是仍然需要把先手变成得分。很常见的情况是技术先进的先上手,但是有时候基本功好的后赢球。

好了,现在聊一下技术趋势。

其实现在乒乓球的技术状况挺直接的。强势的反手技术非常主流,现在的局面基本上就分成两种:要么是主流的反手体系打法,要么是擅长对付主流反手体系的打法。

小莫属于后者

现在主流的反手体系打法有个现实:一个顶尖水平选手,差不多能从所有的地方发起进攻,球台上已经不剩什么地方不能发力的了。主要的问题是后续的连续,和进攻的质量。

技术上说唯一还有待开垦的是强势对抗中反手抽直线。现在普遍对这条线路还是没把握。如果有选手能稳定地在高速对抗中高质量的抽直线,有根本的改变乒乓球格局的可能。

一度樊振东是最接近的,但是他没有继续在这条路线中走下去,更多的融合了另一派选手的思路。

如果奥运会真的反映了什么技术趋势上的本质(其实有可能什么都没反映),那就是现在反手体系的各位大家技术都很强,纯磕反手体系,当天谁能赢很难说——张本智和反手半台很多时候压制樊振东,然后卡尔伯格又压制张本智和,格拉斯门科压制邱党,然后奥马尔又压制格拉斯门科,虽然乒乓球没有应该,但是纯刚反手,当天谁比较厉害有点难说。


德甲战神の发球前摇

所以这就有了另一个流派,就是擅长对付反手体系的打法:无论是小莫这种变化很多的,还是颗粒打法,甚至樊振东在这次奥运会里用过好几次的一些变化,其实都是这么个情况。

这个体系的思路,主要是针对反手体系:它在技术上基本上不先进,它更多利用反手体系简练强势这个特点,用各种策略让对手打不出质量——换个方式说,这个流派主要的思路是知道你要做什么,然后想办法破坏。它的每一种选择,在纯粹的策略角度都不是最优的,在实战里往往也不能限制对手上手,但是能限制对手打出很高质量,然后自己再进攻。

一些例子:用转不转限制对手拧拉的质量,然后进攻;发球直接到反手位让对手拧起来,然后侧身(小莫很喜欢这个);发长球憋住对手;樊振东对张本智和最后阶段直接捅底线长;发球到正反手小三角出台让对手吊,然后进攻。

这是这个阶段的乒乓球一个比较独特的区别:以前的控制,更多是限制对手没法上手;现在的控制,更多是限制对手发不出力。乒乓球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大家争抢的是先手,也就是上旋第一下的机会;现在更多争抢的是第一下高质量发力的机会。

这里的原因当然是,现在40+的塑料球旋转更弱,落台之后弹跳更高,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打出质量。以前让对手先上手,对手很可能直接能制造足够的旋转让你进攻的难度增加很多;而现在,同样的情况,对手制造不出足够的旋转,就变成了你的机会。

(插一句,器材上说,现在用两面狂飙的选手越来越多,也是这个现状造成的)


所以,现在现实就是,比赛中如果是两个反手体系选手,要么看谁火力强,要么看谁变化一下克制一下对手的发挥;如果是一个反手体系,一个不是,那比赛很多时候就是猫抓老鼠游戏,非反手的出个题,看另一边是不是能抓住对手,如此反复。


如果两个非主流体系遇到了,通常会非常磕磕绊绊,因为两边技能都点歪了。

好了,那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男子方面,我认为大致上维持现状。考虑到目前中国队对技术也没什么指导性的努力,过去两三批选手相比之前也没有以前那样世代级别的迭代,我认为未来几年大家还是,要么反手体系相互对抗,要么非主流体系和反手体系猫抓老鼠——除非有什么稳定的年轻选手在抽直线这方面有什么突破,而且就算有,这个突破相比之前的世代更迭,也是一个小得多的变化。

女子方面,这个趋势稍微有些区别。女子的先进技术,更多还是在用进攻对抗进攻上。之前很多年,女子打法的主流思路是相持防御,在近台快速相持中调动线路(王楠张怡宁,甚至后来的丁宁刘诗雯)。一直到这个时代,这种相持防御变成了近台用发力对抗发力——你不发力就是我的机会,甚至你发力也是我的机会。跟男子不同,这个最新的趋势其实还在实现的过程中。女子比赛的未来还在到来中,而男子比赛大家已经困在这个所谓的未来有几年时间了。

对于男子比赛来说,这种困在未来的现实有几个连带作用:首先就是年轻选手的培养周期会变长。如果大家打的东西都差不多,肯定是年头长的选手有优势,所以相应的年轻选手要突破老选手,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大家练的东西都差不多,那么竞争的优势就来自于更精细的打磨,而打磨需要时间。

对于女子比赛来说,一旦目前这种大趋势更大范围的普及了,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是起码目前,这个未来更多还局限在中国队日本队这些更小的范围里。

如果我的判断(其实最多只能算是猜测)属实,那么对中国队未来成绩上的期待其实应该做出相应调整。如果大范围内没有技术上的代差,那么比赛中彼此交手的胜负的波动性就会更大——你用步枪人家用手枪,你打得着人家人家打不着你,赢面就大很多;但是现在大家都用步枪,就算你的枪好些,对手的赢面也会大很多。

最后强调:这更多只是猜测,如果有任何价值,大概更多也是娱乐价值。如有猜对,纯属巧合。

除了不定期推送独家原创文章,我们还不定期奉送独家比赛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 在公众号下回复微信表情图乒乓球拍,或者关键词乒乓,可获得一条独家信息!

  • 在公众号下回复关键字“八卦”可获得一条独家八卦信息!(多发送几次关键字“八卦”有时候会有多条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信息从不群发,从不预告,随时可能有新内容,旧内容不会滚动推送,只有发送关键字的朋友才会看到哦!



乒乓11分
11分内外那些让说的和不让说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