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下钱就没了!手机这个功能,慎用

百科   2025-01-21 16:48   北京  
移动支付、刷公交卡、电子门禁
日常生活中
智能手机的NFC功能
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可这一便捷功能却被骗子盯上
成为诈骗盗刷新手段
简单几步操作
用手机“碰”一下银行卡
钱就被瞬间刷走了

NFC是什么?


NFC是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


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应使用安全的应用程序和支付系统,避免随意进行陌生支付操作。


“NFC 诈骗剧本” 揭秘

伪装身份 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等为由,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客服人员,骗取信任。

屏幕共享 制造假象

诱导受害者进入虚假网站或下载视频会议类App等指定的软件,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

借助NFC 盗刷钱财

要求受害者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之后骗子会伪造成功信息,让受害者放松警惕,延迟发现资金被盗。

如何识别并防范

“退改签”骗局?

小心“客服”来电 关注信息来源

如遇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应提高警惕。也不要随意点击短信或电话中提供的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

警惕赔偿诱惑 了解退改签政策

当所谓的“工作人员”主动告知旅客会有补偿款项,并需要下载指定的软件或进行复杂操作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判断。可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或购票平台了解退改签的流程与政策。
图源:厦门海沧公安

拒绝屏幕共享 慎用NFC功能

诈骗分子可能会以“验证账户信息”“退款需要验证人脸、录像记录”等借口诱导旅客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开启,诈骗分子就能轻松获取旅客的银行账户信息、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从而转走资金。

⚠️还要注意,不要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图源:厦门海沧公安

保留证据 及时报警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内容、转账记录等。随后,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

临近春节,值此出行高峰
骗子们开始蠢蠢欲动
利用NFC功能
实施“退改签”的骗局也逐渐增多

科普时报提醒您
警惕“客服”来电,慎用手机NFC功能
任何时刻拒绝屏幕共享
一旦察觉被骗,及时报警处理

又到一年订阅季

科普在身边·生活更美好

欢迎订阅2025年的《科普时报》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央视新闻 厦门海沧公安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终审:尹传红


据说点“在看”的都会更好看 

科普时报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首份综合性科普周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