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为适应煤炭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煤炭行业对标工作要引导煤炭行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推动煤炭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11月2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在2024年煤炭行业对标工作会议暨第二届煤炭行业标杆煤矿矿长论坛上表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推动行业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煤炭行业开展行业对标工作,今年是第4年。
截至目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陕煤集团共建的煤炭行业标杆中心累计发布53处标杆煤矿、206个标杆案例、15个标杆模式、5个品牌标杆。
首次发布行业前5%参考值
2024年煤炭行业对标工作会议发布了煤矿重要指标行业标杆值(2024),今年是该标杆值连续发布的第3年。
煤矿重要指标行业标杆值(2024)涵盖生产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9个维度共32项指标,相较煤矿重要指标行业标杆值(2023)增加了2项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原煤单位制造成本),减少了1项指标(人均产值)。行业标杆值取位对应行业该指标总体排名的1%。
“指标调整后,可以更综合地衡量煤矿综合效率和成本管理水平。”煤炭行业标杆中心执行主任赵文革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公开发布煤矿重要指标行业前5%参考值,是继行业标杆值之后又一重要参照标准。与行业标杆值相比,行业前5%参考值设定范围更加宽泛,其取位对应行业该指标总体排名的5%,鼓励更多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加入对标行列。
“行业前5%参考值引导煤矿企业从煤矿发展的核心指标方面与一流水平对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煤炭行业标杆中心主任解宏绪说,“煤矿重要指标行业标杆值与前5%参考值的发布,为煤炭行业提供一个衡量标尺,为煤矿企业设定可量化的目标,促进企业通过对标杠杆撬动企业专项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带动行业整体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充分挖掘煤炭企业成功经验
2024年,我国有6家煤炭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与2023年相比少1家。6家企业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5家企业利润有所增长。其中,山东能源集团和国家能源集团进入排名前100。
2024年煤炭行业对标工作会议发布的《2024煤炭行业标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上榜的中国煤炭企业虽然面临营业收入下滑,但在利润和排名上展现出一定的韧性。
“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煤炭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通过内部管理和市场策略的调整来保持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宏绪说。
2024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共遴选出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矿、国能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中煤新集刘庄矿业公司等15个标杆煤矿,金凤矿基于TGIS的透明化智能开采应用、补连塔矿“多目标网格化立体式”、济宁梁山港公司大跨度钢结构储煤棚健康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等63个标杆案例。
中煤新集公司能源生产基建部高级总监马守龙表示,刘庄煤矿面对深井复杂条件多重灾害叠加威胁,摸索出一条瓦斯治理、水害地面区域和井下超前掩护、热害治理、顶板灾害治理新道路,在同行业内有推广应用价值。
陕西小保当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征表示,作为标杆煤矿,他们研制高可靠性国产化成套装备,建立智能生产模式,为解决煤层条件与产能矛盾提供了“超长+智能”的解题模式。
济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近年来,该集团立足京杭运河,延伸煤电和港航两大产业链条,做强能源、港航运营和物流贸易三大产业,做优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两大增值产业,重点打造六大临港百亿园区,为老矿区探索转型升级积累了有益经验。
用好“存量”,发展“变量”
蓝皮书指出,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技术进步方式不再主要依靠模仿,而是更加依靠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过程中,主要通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或不同技术产能之间的优胜劣汰来实现产业纵向升级,并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攀升。
未来,煤炭行业对标工作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重点关注高精度地质探测、煤岩识别、工作面设备群协同控制、(半)连续开采智能成套装备、辅助作业机器人等技术难题,引导企业提升管理数字化水平,借助大模型和类脑智能等新一代数智技术应用,加快煤炭产运销协同,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煤炭生产经营全周期管理新模式。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关注煤炭深度加工、对路消费和分级分质利用,多途径提高煤炭利用和转化效率,推进煤炭开发节能降碳,推广应用智能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开采技术,加快建设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化矿区,助推实施煤电“三改联动”,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煤炭向原料、材料和终端产品转变等先进经验,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加速煤炭行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着力造就拔尖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培训实践基地,培育煤矿智能化复合型人才,提高一线职工智能化操作水平,完善智能巡检、集控、监测、网络、数据工程师岗位配置和专业标准,鼓励煤矿企业设立智能装备工程师、运维技师等专业岗位,畅通煤炭行业复合型人才流动和发展通道。
“4年时间,煤炭行业对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加快了煤炭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进程。煤炭行业对标工作已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阶段,将重点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用好已有‘存量’,发展新的‘变量’,助推煤炭行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解宏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