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炭行业广泛应用,也带动煤炭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3年,煤炭信息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已由前两年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
“煤炭信息技术产业运行呈现五大态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副会长陈养才表示,一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三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四是人才质量持续提升,五是成果转化能力提升。
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45家公司2023年相关数据基础上的。这45家公司包含23家煤炭企业集团所属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煤炭信息公司)、22家以服务煤炭行业为主业的其他信息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其他信息公司)。
自2022年以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已连续三年编制发布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并同步发布煤炭信息公司20强名单和其他信息公司20强名单。
数据管理能力提升 商用落地实现提速
“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头部企业行业市场服务能力增强,数据管理能力整体提升,企业投资并购融资活动保持活跃,部分产业赛道商用落地实现提速,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央企正在引领行业信创与未来产业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王丹识说。
《报告》显示,23家煤炭信息公司中,集团外部市场营收占比超过30%的公司有8家,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西安重装智慧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煤亮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集团外部市场营收占比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打造了煤炭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国资智能云——祝融云,提炼形成涵盖煤炭产、运、销、储、用全业务流程数百项SaaS应用服务。
“煤亮子平台业务已覆盖13个省份,合作企业有4300多家。2023年,外部市场营收占比达64.52%,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陕西煤亮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数据管理能力提升按下快进键。《报告》指出,2023年,20强公司通过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的达12家,比上年增长100%。
记者了解到,国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行业首家获得DCCM5级认证的公司。在DCCM评级中,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为4级;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为3级,通过3级及以上认证的公司数量较上年增长133%。
在并购融资方面,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合并了国能信控公司、国能大渡河数据服务公司2家公司,营收规模大幅增长;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投资3672万元,设立煤科通安(北京)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1.6%;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波义尔(河北)智能矿山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三轮融资共计4.432亿元,今年3月再次融资3.2亿元。
在大模型商用方面,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完成人工智能(AI)平台2.0版本和1750亿参数星火大模型(量化版)部署上线,面向智能生产等领域已推进21个场景落地,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达12.8亿元,同比增长69.1%。
“我们依托盘古矿山大模型,在山东能源集团以外中标国家管网集团等10多个项目,预计2024年该领域收入近2亿元。”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怀轩介绍。
在无人驾驶商用方面,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在露天煤矿累计投放无人驾驶矿卡484台,累计运行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2023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49%。
在5G商用方面,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加快5G新应用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相关业务实现收入近3亿元。
在自主研发方面,华电煤业数智技术公司入选国家能源局“赛马”机制,承担创新平台3年赛马期建设工作。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近两年自主开发建设信息系统超40个。
央企的龙头作用正在发挥。国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国能磐石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国能磐石关系型数据库,已服务集团多场景应用。中煤信息公司搭建的“信创赋能中心”,赋能全集团信创工作。针对煤炭行业新兴领域与技术新赛道,中煤科工信息公司打造了“煤小智矿用数字孪生AI智能体技术”拳头产品。
产业发展进入新周期 头部企业优势更明显
在获得持续发展的同时,煤炭市场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煤炭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023年,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同比下跌25%。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收缩或延后数字化重大项目投资,对煤炭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信息产业公司业绩与煤价波动的强相关关系依然没有打破。”王丹识表示。
《报告》同时指出了煤炭信息技术产业短板所在。比如,部分企业业务仍然以常规系统集成、运维等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新产品;部分企业对核心重点项目依赖度高,后续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尽管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报告》认为,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仍将进入平稳期。
“当前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经历了之前3年至5年的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周期以后,实际使用效果差异性加大,整体正在进入一个消化吸收提升的调整新周期。前期建设的大量系统、平台,如果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价值,需要企业在这个阶段,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加以解决。”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表示。
《报告》指出,从20强公司营业收入增幅变化来看,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在经历了2020年至2022年每年增幅均超30%的高速增长以后,2023年增速明显回落。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2023年以来煤炭市场价格回落,部分企业收紧数字化相关投资。二是行业经历了3年左右集中大规模智能化建设以后,进入消化提升阶段,整体投资增速放缓。三是一些新技术、新赛道虽有商用落地案例,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实用效果尚待实践验证,难以形成新的大规模增长点。预计2024年至2025年,煤炭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同时,头部企业发展优势将更加凸显。从研究成果来看,前10名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安标认证、专利授权等数量所占比重在60%至80%之间。从业务发展看,头部企业更多承担、参与国家或行业级前沿项目的研发、标准编制等工作。从产业布局看,头部企业除了传统的软硬件产品开发优势外,还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
《报告》指出,从发展趋势看,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明确,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或将出现分化,从整体共同发展转变为差异化发展。部分技术实力过硬、赛道选择超前、行业基础扎实的企业将能够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未来,围绕技术、市场和高端人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业务模式加速转型 AI应用注入新动能
《报告》认为,数字化将加速产品业务和服务模式转型。对此,王丹识表示,部分煤炭生产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化产品创新,提升产品数字化能力,构建数字化服务模式。例如,今年新上榜的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将矿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固化,建立覆盖5个实验室、60余类产品的数字化检测管控平台,形成20余种智能化拳头产品;通过100多个数据分析模型,提升企业内部战略决策和外部客户服务水平。
“AI+煤炭”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报告》指出,从20强公司看,几乎所有公司业务或产品都涉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这些公司中,部分企业已经将AI作为最核心业务之一,实现了规模化、场景化商业落地。
“未来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将是利用AI技术为煤炭产业各类场景有效赋能。AI技术赋能水平,将成为这些企业未来发展优劣的关键因素。”陈养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