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之后大家有没有发现周围的人是不是都不似从前那么容光焕发了,以前呼朋唤友现在囊中羞涩;以前志得意满,现在好像若有所失;都不是大大方方,而是憋憋屈屈的,总结一下是大环境不好造成的,大家折腾来折腾去,钱就跟长了腿一样,投资跟回报不成正比,搞得心力憔悴,呜呼哀哉躺平算了!
你要是没什么房贷、车贷,也没老婆、孩子,父母也不需要你照顾,存款也足够下半生挥霍,那潇洒的放飞自我,其实也没啥问题。
问题是好不容易人间走一趟,咱不能被一身债给压垮了啊,这个问题始终无法逃避,咱就只能去正视它。
想象一下你把债务还清后,内心是怎样的轻松愉悦,你甚至可以直接收拾一下行李,去到一个美丽的乡村,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没事写写文章,约三五好友去徒步旅游,一点生活的压力都没有,多幸福的一件事啊。
心理层面先给解决了,内心就会趋于平静;再想想眼前的事,如果现实中还是迈不开腿,说明心理动力缺乏,为什么没动力?目标不够明确,在树目标这方面,古人倒是蛮有方法论的,尤其是儒家。
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今年夏天去过一次曲阜,孔子讲学的地方一堆人围着刻印章,我也凑过去,发现那人刻的很有古风,我就忍不住也刻了一个,把自己名字刻上去了。
大师很大方,说:“可以送几个字给你!”
“写啥呢,要不'业精于勤'?”
我踌躇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妥,我说:“师傅,要不你帮我想一下吧,到底哪几个字比较合适我!”
他定睛看了我3秒钟,然后破口而出:“止于至善”。
“师傅我知道善,那“至善”是什么东东?”
“至善是最高境界”!
出自于儒家曾参写的礼记篇《大学》开篇就是讲的立志,而且是大人之学的立志。
原文说这么写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是循序渐进的三个纲领。
“明明德”就是把原本人自身所具备的明白、透彻的能量给释放出来,我管它叫“自性”,这是你先天就有的天赋,你需要挖掘出来,然后放大再放大,就像澄明明的灯泡那样,所到之处皆是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亲民”其实是个通假字,读“新民”,借用商汤在盘器上刻的警辞,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不明思议,就是重新做人。
你准备好重新做人了吗?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因为时间的轨道是一路往前的,昨天的你是旧的你,不是新的你;新的你在这一时、这一刻你决定改变的那一刻起,才是崭新、焕然一新的自己,每天都有进步,你就在每日作革新!
孔子说:“连黄鸟在栖息的时候,都知道栖息在它应当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吗?”
就连小黄鸟都知道自己应该居住在高高的密林里,那里有吃、有喝、还有安全感…
我们也不差啊,首先找到了“”明明德”—自己的先天能量“自性”,然后我们又革新了自己,做了一个“新民”,小黄鸟学会了飞,知道自己栖息地在哪,我们找到了“自性”,知道自己的栖息地是“至善”。
现在有目标了吗?大志向“止于至善”啊,所以为了终极理想奋斗不止,向着“至善”出发吧!
小目标你自己要再精确精确,我在这里就不作构述了,因为每个人小目标都不一样,你的小目标不会是一个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