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在斯坦福公开课上的分享

文摘   2024-08-21 07:30   新加坡  

8月14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斯坦福大学的公开课上分享了他对AI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也许因为他认为这是一场“保密”谈话,施密特的言辞相当直接。当被问及谷歌为何落后于OpenAI时,他毫不留情地批评谷歌员工工作态度散漫,每周只上班一天。他表示,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别说追赶OpenAI,谷歌甚至可能被一般的创业公司超越。

此言一出,引发了强烈反响,公开课视频发布不到24小时,施密特便因舆论压力做了道歉,同时油管上的视频也下架了。

幸运的是,有人保存了这段视频。你可以在著名的通往AGI之路上看到完整的视频和英文脚本,极具参考价值,值得认真观看。下面我对主要的几个观点做了总结和我的点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被直播的保密访谈:谷歌前CEO Eric Schmidt 斯坦福课堂访谈 2024.8(https://waytoagi.feishu.cn/minutes/obcn7424m74ise379lp6g962)

三个趋势:

施密特指出,AI技术进步之快令人震惊,相关预测需要每半年更新一次。他预测,未来一年AI领域将出现三大重要趋势:

  • 上下文窗口扩大使得AI能够处理整本书籍的长文本
  • 更强大的AI Agent出现以执行复杂任务并自我学习
  • 将自然语言指令直接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能力

点评:

除了上面的三点,我个人还有另外三点要补充,主要是来自几个投资机构的看法:

  • 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大模型将在图像、视频领域迅速崛起,不仅包括像Sora这样的综合性大模型,也涵盖针对特定应用的专业级大模型,如医疗影像分析和自动驾驶感知等领域。
  • 小型化和移动化:手机端小型AI模型的发展将让AI技术更加贴近普通用户,推动AI应用的普及。同时,类似Ryban Meta的AI眼镜等设备可能会开创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 安全性和可控性: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将成为一个重要挑战。制定相关的伦理准则和监管机制将是未来AI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

施密特认为,这三大趋势融合在一起,将带来比社交媒体更为深远的影响。它们将赋予每个人强大的编程能力,使各种创意能够迅速实现。但与此同时,这也可能加剧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

  • AI工具能帮助各领域专业人士提高生产力、自动化任务、产生新见解;
  • 但重复性、可预测性的低技能工作则可能被取代。
点评:
所以人和AI目前是一个协作的关系,你可以把70-80%的工作交给AI工具,提高你的生产效率,将来AI不会替代你,但是懂AI工具的人可能会替代你。要把你利用AI提升效率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

谷歌VS新贵:工作文化之争

文章指出,谷歌在AI领域的竞争中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其文化价值观的改变。谷歌重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允许员工每周只到公司上班一天。这种策略虽然提升了员工的生活质量,但却让公司在激烈的AI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相比之下,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更注重竞争,员工更愿意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施密特直言:“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员工拼命工作。很抱歉如此直言不讳,但事实是,如果你们离开大学去创办公司,你不会允许员工在家办公,而且每周只来公司一天。如果想要与其他创业公司竞争,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文章还讨论了特斯拉和台积电等公司的成功,强调这些公司通过施加高压工作环境,激发了员工的潜力,最终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特斯拉在马斯克的领导下不断挑战极限,而台积电则要求高学历人才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与美国主流的宽松工作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点评:

不完全认同, 美国企业,尤其是硅谷的创业公司,普遍已经处于高度投入工作的状态。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中落后,关键在于“大公司病”导致的决策和资源配置问题,而非单纯的工作文化。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在于:

  1. 高度重视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而非一味追求极端的工作模式。
  2. 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培养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而非过度依赖外部压力。
  3. 注重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找到最适合的独特发展路径

总的来说,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需兼顾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和战略选择,不能盲目追求高强度工作。

引以为戒:战略误判

施密特回顾了自己的一些战略误判。例如,他曾经认为英伟达的CUDA编程语言毫无意义,但事实证明,CUDA成为了英伟达AI霸主地位的护城河,所有的大模型都需要在CUDA上运行,而其他芯片很难撼动英伟达的地位。同样,作者也对微软与OpenAI的合作持怀疑态度,认为微软将AI业务外包给一家小公司是个错误,但结果表明,微软的决策是成功的。

这启示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要虚心倾听不同声音,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点评:

施密特的见解确实深刻,遗憾的是他没有详细展开这个话题,希望未来有机会了解更多他和团队的决策过程,以此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借鉴。

TikTok的启示:敢于冒险

在谈到创业时,施密特以TikTok为例,鼓励年轻人敢于冒险。他提到,早期可以借鉴TikTok等平台,通过非传统手段快速获取用户。这种策略虽然存在法律风险,但如果成功了,企业就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挑战;如果失败了,也没有太大损失。因此,在创业初期,敢于冒险、有胆识的策略尤为重要。

点评:

施密特鼓励创业者在初期可以适度“合法冒险”,这种观点确实很有启发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创业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可能并非首要诉求。

对于小型创业公司而言,专利往往更多是为了融资,而非真正的技术壁垒。一旦被大公司抄袭,打官司可能反而会拖垮创业公司。

因此,创业公司在初期应更多关注快速获客、迭代产品、拓展市场等核心业务,而不应过于执著于知识产权保护。这种平衡取舍的智慧,正是成功创业所需的另一种视角。

AI发展中的挑战:能源瓶颈与全球竞争

展望AI发展,施密特指出,能源问题将成为最大瓶颈。例如,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的耗资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为此,美国应加强与加拿大、中东国家的合作,利用其资源优势支持AI技术进步。

施密特还指出,欧洲在科技创新上已丧失竞争力,官僚体制正扼杀创新机会。德国等国前景堪忧,法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印度将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而中国则是美国的主要对手,虽然总体上中国比美国落后几年。

点评:

这一点与我的认知一致。中国拥有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这使得中国成为唯一一个能够和美国抗衡的AI大国。尽管目前在AI头部技术上落后5-10年,但中国在AI应用领域未来大概率反超美国。相比之下,印度虽然也有不少AI人才,但大量顶尖人才选择前往美国发展,这制约了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开源与闭源的选择

在讨论开源与闭源的争论时,施密特指出AI行业的成本过高,开源模式难以负担。他提到他所投资的法国大模型Mistral将转向闭源路线,这表明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或者有能力像Meta一样承担开源的成本。

点评:

未来的市场应用中,除了Meta的Llama系列,其他大模型可能都会转向闭源,主要的考虑因素还是成本。未来的趋势可能是:闭源主导市场应用,开源则定位于教学和基础研究。AI公司需要权衡自身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发展路径。

AI的影响:贫富差距与国家竞争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AI对全球贫富差距和国家竞争的影响。AI技术的发展将使富国愈富,穷国愈穷,那些没有技术资源的国家将难以参与全球竞争,加入强国供应链或许是这些国家唯一的机会。

点评:

在AI技术推动下,全球贫富差距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小国家确实无需硬造自己的大模型,而应该更聚焦于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直接利用强国企业的大模型。

这种“弯道超车”的策略,可以帮助缺乏AI技术资源的小国,在无需自行投入巨额研发成本的情况下,迅速切入AI应用市场,抢占先机。特别是在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的“泡沫期”,寻找恰当的切入口,利用他人成果,是一种更现实可行的选择。

新加坡去年花了7000万新币推出了国家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计划,我想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和练手,而不是在战略上要有自己的大模型。

AI芯片制造的局限

尽管AI芯片制造是高端制造业,产值极高,但文章指出,这个行业并不能显著拉动就业。现代的芯片制造厂已经高度机械化,不再需要大量人力。制造业复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即使苹果将MacBook的生产线迁回德州,也并非因为德州的工资低,而是因为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主流。

点评:

这个大家都懂,我也只是外行,就不多说了。

AI与电力革命的类比

最后,施密特将AI的发展与历史上的电力革命进行了类比。他指出,电力在工厂引入的早期并没有显著提升生产力,而是经过了大约30年的时间,分布式电源的创新改造了车间布局,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当前的AI技术类似于当初的电力革命,虽然有巨大潜力,但真正的生产力飞跃还需要依赖于组织创新。目前,大家还只是在享受AI带来的“低垂的果实”。

点评:

施密特以电力革命作为比喻,预判AI技术的真正影响也需要经过类似的适应期,所以也许组织创新才有可能带来真正的生产力飞跃。

施密特的演讲提供了对AI发展的深刻洞见,探讨了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地缘政治与社会影响,为各国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AI正在重塑世界格局,惟有顺应大势、敢于创新,方能立于潮头。


蔡荔谈AI
AI科普 AI培训 超级个体 创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