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新,南京磷复肥盛会引领绿色农业新未来!

文摘   2024-11-07 23:48   北京  

NEWS

肥料创新发展论坛

这几天,肥料圈里有个热闹事儿——第二十四届磷复肥产销会在南京开了!

说到磷复肥产销会,就不能不说肥料创新。这不,本届磷复肥产销会首场论坛——肥料创新发展论坛已经在11月6日顺利举行。

作为一个常提常新的关键词,“创新”屡次被提及,向创新要未来、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业绩成为会议共识。

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应对农业发展新需求趋势下肥料的发展方向,新型肥料的技术进步、应用拓展以及市场需求等关键议题,从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壤改良、肥料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肥料产品结构以及肥料产业链延伸等多个维度出发,共同探讨了肥料行业在创新、低碳、绿色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路径与技术策略。

本次肥料创新发展论坛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共同主办,无锡保利化肥有限公司、沃滴滴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太平洋化肥有限公司特别合作,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钾盐(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山东植知源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腾讯智慧零售提供了会议支持。此外,会议还得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支持。

本次肥料创新发展论坛的上午和下午会议分别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臣和高永峰主持。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农业和肥料工业科研院所、磷复肥及助剂上下游的生产与流通企业、服务公司、设计单位、装备制造单位、咨询机构、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等共500余名专家和代表出席了论坛。

向创新要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从土壤健康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类)肥料的意义、有机(类)肥料制造技术工艺及其田间应用效果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有机肥产业发展的概况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为了实现农业产业的振兴,必须推动农业从传统集约化向可持续或绿色农业转型,这种转型的核心在于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和品位的转变。实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是拥有健康的土壤,而大力发展有机(类)肥料产业是实现此条件的实施途径。”沈其荣指出,农业的两大功能就是作物生产和生态维持,而农业功能与土壤状况息息相关。施用有机肥料有多项优势:能够持续提升土壤肥力,抑制土壤酸化;提高农业土壤碳汇;有机无机肥料的结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近年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九年稳定超过1.3万亿斤的背景下,农业化肥使用量持续下降,同时化肥利用率显著提升。会上,长期从事土肥水技术推广工作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详细论述了我国科学施肥的五大行动。
首先是科学施肥增效行动。该行动着重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遵循精、调、改、替和管五大路径,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的集成应用。粮油作物方面,该行动旨在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方面,则着重于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实现施肥的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专业化。此外,该行动还致力于确保作物、区域和养分的平衡,通过优化品种实现功能多样化和资源高效利用,采用机械施用技术,实现精准、轻简施用,并通过四轮驱动实现高效精准施肥。二是绿色种养循环试点。该试点旨在整县推进粪肥还田,探索建立粪肥还田的运行机制,并集成创新技术模式。三是旱区节水增粮行动。该行动强调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保住土中墒,这是确保旱地作物高产稳产的关键。四是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行动。该行动提出了四大建设模式:标准智能型、固定耐久型、常规经济型和轻简便利型。五是肥水标准化行动。该行动的目的是解决标准缺失等问题,以提高整体的标准化水平。
近几年来,生物刺激素行业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不仅在我国,在全球范围内也备受关注。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肥料产业服务部部长段路路,在《国内外生物刺激素的发展现状和展望》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行业概况、定义、分类及国外现行的管理办法。她在探讨我国生物刺激素的现状时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生物刺激素市场已具有一定规模。目前,我国在农用海藻生物制品、腐植酸、甲壳素、壳聚糖、氨基酸等生物刺激素及其衍生物提取及制备技术方面不断创新,这些进步必将促进生物刺激素产品的功能提升和精准应用。此外,她还深入分析了国内生物刺激素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强调精准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向创新要发展



四川大学教授王辛龙作了基于阴阳平衡的高效磷肥创制与应用报告。他指出,目前在磷矿开采、磷肥生产和施用的整个产业链中,磷元素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同时磷的损失量却相对较大。他还展示了工业和农业磷资源利用的相关数据。他特别强调,高效磷肥创制的关键在于磷与TE的协同作用,即阴阳离子的平衡,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螯合技术的应用,例如锌工铵和铁工铵;第二是聚合技术,如聚磷酸铵和聚磷酸盐;第三是间合技术,涉及有机磷铵,包括氨基酸磷铵、腐植酸磷铵和氨基酸多糖磷铵;第四是离合技术,用于生产液体肥料等产品。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世国的报告题目为《新型天然生物刺激素的创制与应用》。他深入阐述了新型天然小分子生物刺激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他指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民生和国家农业生产的重大需求,生物刺激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动物医药和农药开发中,氨基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详细阐释了甲安素的生物活性特点,包括促进生长、抗高温和低温冷(冻)害、缓解药害、诱导抗病性以及减肥增效等,并分享了甲安素的生产工艺。
当前,种植业已经开始向信息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肥料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农业和肥料的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德钾盐(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植物营养专家郝艳淑在《肥料加镁的技术和应用》报告中强调了中国土壤镁元素缺乏的紧迫性。她指出,镁元素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严重营养问题,导致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她详细介绍了镁协作网的试验布局以及施用镁肥如何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肥料吸收及利用效率。此外,她还深入讲解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补镁策略——复合(混)肥/氮肥+镁的应用方案,并介绍了德国钾盐集团在钾镁肥生产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鲲做了《共享菌碳新技术,共赢农业大未来》报告。他提到,当前,农业种植正遭受土传病害、土壤营养吸收能力减弱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等多重挑战。因此,“有机+生物+矿物”相结合的肥料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他还深入阐述了根力多功能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的发酵技术以及天然矿物土壤调理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进展。
富博控股集团市场中心总监、山东植知源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林目前从事豆磷脂萃取,以及豆磷脂在肥料领域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与营销。对于大豆磷脂在肥料领域的高值化利用,他详细介绍了大豆磷脂的加工流程、成分构成以及鉴定技术,并通过种子发芽试验展示了豆磷脂液的生理活性。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植知源豆磷脂肥料在大豆、玉米、大蒜等作物产量提升方面的田间应用效果。

向创新要业绩



中国化肥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陈丽围绕国内外新型肥料的结构、布局与变化趋势进行解读。她详细介绍了全球新型肥料的概念与种类、发展历程、背景、发展布局,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背景、结构、布局和变化趋势。她认为,2022年全球新型肥料需求下降7%,降至1580万吨,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购买力的下降。欧洲和北美是消费量减少的主要地区,而东亚市场则是唯一消费量呈现增长趋势的区域。展望未来,新型肥料的发展将趋向功能化、高效化、复合化以及生态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腾讯智慧零售区域合作专家、解决方案架构师黄蕾作了题目为《激发全域内生动力,探寻农资增长突破》的报告。他指出,后疫情时代,品牌私域运营正趋向实用化,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实际效果。构建一个有效的私域体系,并充分利用好视频号等工具,对于品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此外,他还重点介绍了腾讯智慧农资行业全域数字化方案及其实践案例。
近年,为应对农业发展新趋势,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推出“生物+”战略,满足农业发展对肥料的减肥增效、减碳减排、资源/环境可持续等需求;同时,建设领先的作物营养、生物技术、土壤健康研发平台,“生物+”赋能肥料产品助力公司战略科技落地。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战略创新部研发管理总监曲树栋在《新型绿色增值磷铵创制与发展》报告中深入回顾了绿色增值磷铵开发的背景与历程。他认为,磷肥在应用中存在有效性不足和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强调了绿色增值磷铵创新与突破的基本原则,即对“肥料—土壤—作物”系统的综合调控,以及打通磷素传导链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绿色增值磷铵在结构保护防固定、多维促根助吸收、促进根磷耕层分布、活化土壤微量元素等方面的技术与应用效果。
SQM中国技术总监李鑫作了《SQM在特种肥料创新上的探索与发现》报告。他首先展示了SQM公司在全球业务的广泛布局,包括硝酸钾、碘、锂等衍生物工业化学品的强劲业绩。此外,他还讲解了碘及其化合物在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以及SQM+PROP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提升磷的移动性和利用率,显著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升,展示了其技术应用的显著效果。
益通数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孙成艳详细介绍了益通数科在构建农资数字化平台方面的业务进展,并分析了氮肥行业的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发展趋势。此外,她还分享了益通数科在数字化赋能农资流通方面的成功经验:一是建好数据池,打通数据流;二是快速拓展客群,关注服务体验;三是将物流服务转化为新的增长点;四是通过数字风控手段,降低产业融资成本;五是优化内容质量,满足产业需求。



......................................................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来源:农资导报
作者:郝锐敏
编辑:陈然
审核:陈国兴
监制:郑红燕  

猜你想看


农资导报
《农资导报》官方订阅号。在这里,第一时间洞察行业脉动,把握市场先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