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静之兄第1389篇原创,累计原创280万字。这是几年前的文章,方法依旧没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案例分享,只为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8月22日,四川泸县,一位15岁的女生在上完一节钢琴课后,突然离奇失踪,只留下书包和琴书。钢琴老师通过微信语音与她联系,她却数次挂断电话,给她发短信,她也不回。老师在校门口找到陪女孩上课的父母,告知情况,大家便一起找人。正当大家四处寻找女孩时,父母突然接到了在外地儿子的电话。儿子给父母转发了女孩刚刚发出的朋友圈照片,照片里,女孩正坐在楼顶边缘、双脚悬空。大家赶紧报警,还没来得及上楼,女孩就从25楼跳了下来。父亲眼看着女儿从楼上跳下,情急之下,张开双手想要去接,结果被女孩砸中,父女二人双双殒命。据女孩的母亲说,今年上半年,家人发现女孩的胳膊上有划伤的痕迹,于是询问情况,但女孩怎么都不愿说,也不愿跟父母沟通。发现女儿异常后,原本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双双回到家中,陪伴、照顾女孩。在陪伴的过程中,父母偶然听女孩说过“不想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于是带着女孩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女孩得知自己患了抑郁症后,主动提出想学钢琴。父母听了之后很高兴,不仅马上给她报了钢琴课,还给她买了钢琴。没想到,才上了几天课,就发生了这出悲剧。比如,得知女孩异常后,立即辞工回家,陪伴女儿;听说女儿想学钢琴后,马上替她报课、买琴;担心女儿出状况,每次上课都陪着;眼看女儿从高楼跳下,父亲立刻冲出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想要接住女儿。然而,遗憾的是,这场爱,最终以悲剧告终。不仅没有救回女儿,父亲也因此丧命。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焦虑,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产生幻觉、妄想等。在我国,过去三十年里,抑郁症的发病率暴增20倍,患病率据说已经高达6.1%。也就是说,十六个人里,就有一人患抑郁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与此同时,在我国,抑郁症的识别率还很低,只有不到20%的患者被确诊,只有不足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这就是说,在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大量实际患病却又未被识别、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治疗抑郁症,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用药,二是心理治疗,三是物理治疗。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来看,主要功能是抑制患者的思维。往白里说,就是通过药物使患者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自然也就不会抑郁了。可如此一来,人也基本成废人了。再说,在抑郁的根源没有解决之前,一旦停药,症状又将恢复。心理治疗的效果如何呢?光看到治疗二字,就会引发患者的极度焦虑,会加深患者的自我否定、对内攻击的程度,治疗很可能会南辕北辙。物理治疗,实际上是通过物理手段抑制患者的思维,其本质与药物治疗基本一致。也无法根治抑郁。作为一个生命,必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中,不仅有快乐,也有悲伤、恐惧,这都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情绪,一个都不能少。如果一个人,看什么心情都很低落,就成抑郁症了。相反,如果一个人,看什么都是乐呵呵的,也是不正常的,属于另一种病态。就像春夏秋冬,四季应时而有,这才正常,如果光有夏天或者光有冬天,天地就会打乱,世界就会崩塌。抑郁,不过是情绪低落代名词。抑郁症,不过是人们对心情长期过度低落这种非自然情况赋予的一个名字。适度的抑郁不仅是正常的,还是七情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情绪。只有过度的抑郁,才需要干预。认清抑郁本属人情这一本质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抑郁症其实并不可怕,它只是抑郁过头了之后呈现的一种病态。只要我们把跑偏了的情绪回拨过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抑郁症可怕的是我们对它产生的偏见。正是这种偏见,加重了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负担,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抑郁症的偏见,主要有两个:一是把它当成天大的疾病,紧张兮兮;二是完全不把它当回事,视而不见。这两个极端,都不是对待抑郁症的正确态度。泸县跳楼的那位15岁女孩,很可能就是第一个偏见的牺牲品。父母对她的抑郁症太紧张了,带她医院确诊、住院,上课盯防,百依百顺,这些反常的行为,时时刻刻在强化女孩“我有病,我是不对的,我应该去死”这种想法,直到女孩崩溃。我有一个朋友,也曾是抑郁症患者,她告诉我,当她深陷抑郁症痛苦时,老公非常不理解:我们现在有吃有穿、有房有车,有啥不满的?是不是好日子过腻了,太舒服了,这才作?据朋友说,当时老公的这些话,如利剑穿心,几乎把她逼到自杀的边缘。好在她得到了一个抑郁症关怀组织的帮助,这才逐渐走出困境。我想,无非是三点:第一,引导患者看透抑郁症的本质;第二,不评价,不讲理,只是看见、理解、包容;第三,外松内紧,陪同患者进行大肢体运动。引导患者看透抑郁症的本质,就是要设法让他们看清,抑郁不是病,过度抑郁才需要干预。而干预不需要靠外力,自己本身就有足够的力量去回拨情绪天平,恢复正常。患者自己主动走进抑郁,当然也有能力自己走出来。我们要给到患者这个自信,让他们自我赋能,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而非把他们背出来。看见、理解、包容,是看见患者深陷抑郁泥淖这一现实,理解他们的行为,包容他们的角度。走出抑郁症,需要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作为外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创造宽松、友好的,不带任何评价的环境,让患者恢复中和的情绪,走出过度的抑郁。抑郁症患者,最怕听到的就是大道理,对他们而言,“生活如此美好,你有什么资格悲伤”之类的话简直就是大杀器。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悲伤的权利都没有,都不被允许,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很多抑郁症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大道理之下。抑郁症,毕竟是一种疾病,需要外力干预。一个人处在抑郁中,身体是僵硬、紧缩的。心理状况会影响身体,身体的状况又会反过来影响心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好做法就是“热身”——让身体动起来,打开了,气血充盈了,思维就开放了。思维一旦放开,世上客观存在的美好也就能进入到患者的心境,阳气进来,阴气自消,抑郁也就随之一扫而空了。不客气的说,对于抑郁症,西医包括西方的心理学是束手无策的,而中医、阳明心学却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患者走出、根治抑郁症。因为中医和阳明心学都立足于帮助患者扶正,用自身的力量去纠偏。一位15岁的花季少女因抑郁症离开人世,一位42岁爱女心切的父亲也因救女死于非命,真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
去年今日文章:《原创 | 为什么要医不叩门?(《静思传习录》190)》
一秒钟看透本质,还是一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
长按关注静之兄,用心学洞察事物本质
▲ 传习阳明心学,洞察事物本质
培训合作|资源互换|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