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龙航空,跌宕35年!

职场   2024-11-19 12:30   云南  

1985年3月,港龙航空成立;2020年10月,运营35年以后,港龙航空正式停运,退出历史舞台。

这35年间,港龙航空经历了很多变故,也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变化。

港龙航空的诞生,就是政治与资本博弈的结果,当时正值中英谈判香港问题之际,英方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保护国泰航空在香港民航市场的利益。

面对英方的霸王条款,1985年5月,爱国港商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与中资企业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共同成立港澳国际投资公司,并提出申请注册港龙航空,以求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港民航市场的垄断地位。

然而,当时的香港民航仍由英方政府代表说了算,不出意外港龙航空成立的申请被港英政府民航处驳回了,并要求申请人提供港龙航空大部分股份由英国籍人士拥有和控制的证明。

这样的要求,就是明目张胆地告诫申请人,香港的航空公司只能由英国人控制和拥有。

面对英方的百般刁难,爱国港商们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对港龙航空进行一轮股东洗牌,其中华润、招商局退出,英国国籍的包玉刚、曹其镛(曹光彪儿子)成为第一、二大股东,第三股东则是港澳国际投资公司。

就此,中方企业被迫全部退出港龙航空的成立组建,重整过后,港龙航空终于获得了港英政府的批准成立。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这么顺利,港龙航空成立不久后,港英政府突然发布“限航”政策,即香港的每一条航线只能由一家航空公司运营,政策的出发点显而易见,就是针对港龙航空。

政策出台后,所有优质的赚钱航线都被国泰航空垄断独飞,港龙航空只能飞一些“边角料”航线,港龙航空也就此陷入开航即亏损的局面。

为了维持公司的经营,股东们不得不再次向港龙航空注资,注册资本从2亿港币上升到6亿港币。

即使有了资金注入,也无法解决港龙航空亏损运营的现状,到了1989年,港龙航空累计亏损已超过23亿港币,股东们也无力回天,港龙航空进入了生死倒计时。

这时,国泰航空潜藏多年的目的也开始浮出水面,启动对港龙航空的收购计划。

面对国泰航空的威逼利诱,港龙航空董事长包玉刚首先选择退出,并将旗下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曹其镛,随后,国泰航空在1990年乘虚而入,收购港龙航空30%股权,国泰航空母公司太古集团也拿下港龙航空5%股权。

面对英方的咄咄逼人,中方不得不紧急派出援军,由中航集团旗下中信泰富收购港龙航空38.3%股权,守住了中方大股东的地位。

然而,国泰航空利用英方的政府关系,依然在港龙航空内部取得了绝对的管理权和控制权,更是借助港龙航空的壳子收购多家公司,包括香港汉莎航空膳食服务航空膳食配餐厨房、香港国际航空服务公司等,进一步巩固其在香港民航的垄断地位。

事情的反转发生在1996年,也就是香港回归前一年,迫于中方的压力,国泰航空出让港龙航空35.86%的股权给中航集团,中方再次掌舵港龙航空,霸权已久的“限航”政策也被废止,港龙航空正式开启与国泰航空的正面竞争。

事情来到了2006年,随着内地这边中航集团旗下国航合并重组的完成,为了谋求在香港上市,国航与国泰航空签订了合作协议,启动星辰计划,具体来说有两点:

一是国航与国泰航空交叉持股。

二是国泰航空以82亿港元收购港龙航空全部股份。

2006年9月,港龙航空正式成为国泰航空全资子公司,2016年11月,港龙航空正式更名为国泰港龙航空,logo也从充满爱国情怀的“中国龙”变成了国泰“鱼翅”,港龙航空名存实亡。

2020年10月21日,面对疫情冲击下的持续亏损,国泰航空宣布永久停运港龙航空,港龙航空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这么说,国泰航空对港龙航空的停运蓄谋已久,只是新冠疫情加速了国泰航空的推进计划而已,毕竟谁会放任一个曾经的敌人茁壮成长呢?

港龙航空的发展史,就是政治博弈、资本博弈的写照,弱肉强食,永远是这个世界不变的丛林法则,我们要庆幸如今祖国强大给予的庇护,让更多像港龙航空一样的企业得以展翅高飞,正面与外企竞争抗衡。

灰机票
深挖民航,读懂民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