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制定专门文件倡导提升医学的人文关怀,对于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医院文化建设,传承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期起,健康报开设“提升人文关怀大家谈”专栏,约请各大医院书记、院长谈医院人文建设的构想和举措,分享落实人文关怀的好经验、好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希望中山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中山一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要求,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医训,让医学人文始终与医院的发展并肩而行。
“医院文化不仅仅是院规院训和文艺活动,医学人文也不是文件和口号,而是深入到医院管理、医院整体发展中的核心要素。”骆腾说。
文化力量在魂上
“人文精神是医院发展的内生动力。”骆腾认为,医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这种主观能动性一定是自发的,是文化精神熏陶而来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亦是如此。突发公共事件中医护人员为何主动请缨“冲锋陷阵”?医疗队员为何争相奔赴千里之外援疆援藏?人文精神是关键。
文化是一个地方最富魅力、最具辨识度的标识。中山一院的文化底色来自三个“一”——与医院有重要渊源的“一代伟人”孙中山,自办院起就拥有的“一家公医”初心,门前著有“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医训的“一栋红楼”。“这三个‘一’,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骆腾告诉记者。
红色基因为医学人文发展滋养出沃土。骆腾介绍,中山一院将文化建设列入医院发展规划,近年来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以革命家、红色医生柯麟为代表的大医精神事迹,策划打造了“红色医生柯麟插画展”“百位老专家杏林往事”“院史文化长廊”“百年老病案展”等一批重大院史文化项目,彰显了医院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山一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保证了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医院一方面把支部建在专科上,让党建工作覆盖所有科室,打造出“蓝帽子”“温暖ICU”“健康桥”等特色支部党建品牌。另一方面,实施“双带头人”制度,临床教职工党支部书记100%具有高级职称,92%兼任科室负责人或科区护长。
与此同时,中山一院利用多种载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新媒体平台设立“医院党建”专栏,构建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新趋势、新效能、新动力和新文化。
文化力量在心上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让现代医学攀登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医疗卫生事业亦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精密的仪器、更高效的药物、更复杂的手术……快节奏的时代进程中,医患间的人文温度成为新的课题。
“医学人文关怀的三年行动计划强调了医学教育改革要加强和改进医学人文教育,在医院中,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包括要增强员工的医学人文精神。”骆腾说。
学校的讲台是神圣而有尊严的,诊室的神圣和尊严从何而来?
在中山一院,整洁的白大褂代表着医护人员的职业面貌,医师节、护士节、教师节等特殊节日的丰富活动,点燃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骆腾表示,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卓越医师,是医院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医院党委联合中山大学人文学部特别策划推出了“当医学与人文相遇——医学人文明珠讲坛”系列活动,邀请人文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与医务人员共话医学人文,让医学与人文相互朗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同时,医院党委还联合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文协同创新重点实验室,推出以“赠人玫瑰,金针度人”为主题的金针案例医学人文项目,在医患沟通中彰显人文精神,通过宣传优秀医患沟通案例,为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提供示范。
面对患者,各学科也有各自的“暖心秘诀”,例如重症医学科的“温暖ICU”,让患者每天都可以看到家属;手术麻醉中心通过在帽子上绣上医护人员的名字与岗位,消除患者面对陌生“白大褂”的无措。实施“70年70位名医”“医万个为什么”“妙手仁心”等大型健康科普项目,通过融媒体力量将医院公益文化内涵和医院文化的活力、创新力传播到远方。
文化力量在路上
“我们大概两周以后有一场义诊……”2023年年底,一条帮援藏医生买车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
视频中,中山一院第12批援助边坝医疗队队长蔡建鹏正在向汽车自媒体人咨询,有没有15000元以内的二手自动挡运动型汽车,援藏队想集体凑钱,自费购买一辆好走山路的车,方便大家出义诊。
“基层帮扶和援疆援藏工作的风貌是中山一院医学人文精神的缩影。”骆腾说,在帮扶之中,患者感谢带来的获得感,传道授业带来的成就感,无不让医护人员在自豪感中熠熠生辉,这是医院无法具象化的人文精神。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中山一院近年来直接帮扶29家医院,向西藏林芝、边坝和新疆喀什等地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次,与广西、贵州、福建等地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把优质医疗资源送进千家万户。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技术的同质化,却很少提要在文化上看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新院区落成之际,是种下医学人文这颗种子最好的时机。”骆腾认为,技术团队像一个个摆出的零件,只有加入医学人文的“调味品”,才能找到匠心所在。
接到蔡建鹏咨询的自媒体人帮援藏队买好二手车后,跨越1400公里将车开去西藏,送到蔡建鹏手中。在130多万播放量的记录视频下方,一条评论写道:“汽车就应该奔驰在宽广的天地之间,而不是在停车位上慢慢腐烂。”
正如骆腾所希望的,中山一院的文化精神经由一次次帮扶与交流,传播至大江南北。
文:健康报记者 王依依 孙梦 通讯员 彭福祥
编辑:张昊华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JCKMKYLZ】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