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选时评 | 拒腐防变:让清风正气充盈齐鲁大地

文摘   2024-11-24 18:21   山东  

拒腐防变

让清风正气充盈齐鲁大地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干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此诗乃东晋时期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吴隐之所作,表现自己廉洁奉公、拒绝腐败的强大决心。吴隐之到广州赴任之时,听闻前几任刺史因为饮用当地的“贪泉”之水而变得贪婪的传言,但他认为,只要没有贪念,就不会丧失廉洁。于是,乃舀取“贪泉”水饮用,并赋诗明志。吴隐之在广州就任期间,果然清廉简朴、不改其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破除了“贪泉”魔咒。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齐鲁大地涌现出无数像吴隐之一样的清官廉吏,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面不倒的旗帜,指引着清廉之风在当今时代熠熠生辉 ,让清廉文脉延绵不绝。党员干部能否保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关键在于拒腐防变能力的建设。在厚植文明沃土的齐鲁大地,应当进一步保持“不敢腐”的震慑、强化“不能腐”的约束、提高“不想腐”的自觉,打造出清正廉洁的“风向标”。




保持严的基调,让“不敢腐”的震慑力覆盖齐鲁大地。“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也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回望十多年中国正风反腐之路,不收敛、不收手和不知止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关键是在于党中央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续保持高压态度,保持强有力的震慑,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从不敢“伸手”到不敢“违法乱纪”。拒腐防变不放松,必须以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为前提,保持反腐力度不变、尺度不松,严厉惩治腐败分子。要加强案件查处和惩治力度,突出紧盯重大资金、重要领域、重点项目等问题,坚决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零容忍”,持续形成严的态势、营造严的氛围。



强化权的监管,使“不能腐”的约束力遍布齐鲁大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腐败问题之所以屡禁不绝,最根本原因是权力没有被有效约束和监督从而逾越了它的边界,最终产生种种腐败行为。权力运行必须要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框架内进行,这样才能将权力牢牢锁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规范用权、监督行权、科学配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拒腐防变不止步,应当以突出“不能腐”的约束为关键,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从制度上根除腐败产生的条件,使党员干部没有腐败的机会。要完善监督体系,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让监察范围覆盖到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监督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健全内控机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确保纪检监察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培育廉的本色,将“不想腐”的免疫力笼罩齐鲁大地。“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从古至今,清正廉洁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高尚品质,这种品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千年精神根脉,是新时代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最大底气。纵观党的历史,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一贯保持的政治本色。只有清正廉洁,才能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拒腐防变不动摇,只有以保持“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为根本,树牢拒腐戒贪、崇廉尚德的价值取向,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消除贪欲之念。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常拿党章党纪检身正己,多同先进典型对照学习;要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把典型案例当作“活教材”,打造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作者简介


      宋传平2023年选调生,现任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重兴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编辑 | 申泽睿


选调新声
山东省选调生风采展示、工作交流、宣传互鉴的网络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