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做一颗树 在基层成长

文摘   2024-11-11 22:19   山东  









做一棵树 在基层成长









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走入徂徕镇鲁家庄村,目光所至,蜿蜒的乡间小路边是一排排绿色的波浪般的桑树绿油油的桑树为村里带来乡村振兴的希望走进群众家中,听听百姓的“柴米油盐烦心事”,走到田间地头,看看群众的“庄稼收成好结果”我如树苗般在基层土壤中“扎根”“破土”“拔节”,努力成长为一棵坚韧不拔的参天大树



在“扎根”中坚定初心

实践中汲取萌发养分

根为树之基,为其固本培元、助其生长。基层是选调生的根,选择选调,就是选择基层,就要扎根基层。初来乍到时,上手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笔记本上总是写满问题,而问题总在田间地头找得到答案,我才真正感悟到“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真正含义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在听、看、问中积蓄能量,在访民情、解民忧、兴民事中扎稳、扎深、扎牢基层根基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主动在村调度推进工作,参与筹备内活动,撰写文字材料,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调研基层民生民情,在干事创业一次次历练中提升履职本领,努力提升“提笔就写”的文字能力,练就“遇事能干”的业务水平,从实践中汲取扎根生长的“养分”



在“破土”中转变角色

田野间获取生长能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为了上好乡村振兴这门“必修课”,离不开对先进知识的学深悟透,离不开向前辈干部学习请教,需要我们永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知精神。村里的产业以植桑养蚕为主,由村民承包的养蚕车间是我们关注和服务的重点。为了补足自身短板,做到“学农事以知四时、走田间以识五谷、近农户以访民情”,我主动学习桑农业知识用电子化的手段帮助农户反馈问题,协调修缮养蚕车间、维修生产路,在多次实地查看与农户的交流,身上逐渐少了书生气,多了泥土气。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村内产业的规划也越来越明朗,现如今的鲁家庄村,经过“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在政策支持下探索姜苗桑树套种大棚的模式,发展桑叶茶特色产品以延伸产业链条,有望进一步实现经济增收,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在“拔节”中勇挑重担

沃土上绽放青春芳华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在为民服务中担当作为,才能获得拔节生长的力量。“当村干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身边干部们这样朴素的想法正是深刻领会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深厚情怀的真实写照他们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用仁爱之心、关切之念,当好人民群众的暖心人、贴心人,常思百姓冷暖疾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论是春种农忙期的一句“让我去”,还是百姓家门前冒雪铲冰的“我带头”,又或是防汛防灾一线的“我先上”,村庄由传统的植桑养蚕向现代化科学桑蚕产业发展转变,党员干部是主心骨,他们拧成一股绳,攒足一股劲,带着蚕农一起干,兴起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村党支部获评“2024年泰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我将继续以他们为榜样,坚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基层沃土上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非凡的价值,交出青年干部的“赶考答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一棵树的生长过程中蕴含着大学问,同样,乡村振兴之路道阻且长,我深知自己经验不足、阅历不够,同行之路上愿与广大选调生共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继续书写在鲁家庄村的成长故事。


作者:

泰山区徂徕镇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赵高阳


推荐  |  泰安市联络员

编辑  |  陈宝琪

选调新声
山东省选调生风采展示、工作交流、宣传互鉴的网络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