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电西变”推送的第2511条消息。
走过峥嵘岁月,历经苦难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我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伴随着新中国75年的沧桑巨变,中国电气装备及所属企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在新中国电力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集团公司策划开展“致敬75周年”系列专题宣传,开设“瞬间、人物、见证”三个专题,讲述企业栉风沐雨、产业报国,在服务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拼搏付出与丰硕成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光轻抚过七十五载春秋
回望往昔
企业之舟,在风雨中铸就坚韧
今日,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
借由一帧帧触动心灵的照片
缓缓铺陈开八十年代以前
那段峥嵘岁月的画卷
在时光的洪流中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段故事都承载着老一辈人
无尽的汗水与坚定的信念
它们见证了企业如何在艰难中起步
如何在资源匮乏、技术落后的困境中
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大
1958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为了实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党中央在“一五计划”制定时决定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援建第一个电力电容器厂,并于1953年6月正式成立西安电力电容器厂筹备处。历经五年的筹备、设计、建设等工作,1958年7月19日,西安电力电容器厂(现中国西电西电西容)正式交付国家并投产。投产当年,西容厂便提前50天完成计划生产任务,并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124.16%,实现利润738万元,相当于建厂投资总额的55%。
图为1958年7月19日,在西安市工人俱乐部,西安电力电容器厂交付国家验收典礼大会现场。国家验收委员会、苏联政府代表在验收典礼大会致辞。
1958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58年9月,新中国步入工业化道路,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基本建设公司制修厂(现山东电工电气设备公司)应运而生,致力于为电力生产提供备品配件和检修服务。建厂条件艰苦,没有房屋与设备,工人自发动手刨地、栽杆、挖土,搭成简易厂房,“下踏泥土头顶天,三面农田一面滩。黄泥竹棚老设备,自力更生搞生产”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建厂场景。
1958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58年10月,山东电工电气安徽宏源刚刚成立不久,便肩负起了缓解皖中地区电力紧张局势的重任。在那时,220千伏的东西梁山过江线尚在蓝图之中,而民众对电力的渴求已迫在眉睫。35千伏皖中临时跨江线紧急工程应运而生,这项工程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安徽宏源团队意志与能力的考验。他们决定采用二次跨越长江的创新方式,克服自然环境的重重阻碍,架设起一条临时生命线。全线长8公里,安徽宏源仅18个昼夜,便建成试送电,史称“万里长江第一跨”。
图为35千伏皖中临时跨江线——“万里长江第一跨”。
1959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一五”计划期间,西高所(现中国西电西高院)高电压大容量试验室一期工程建设时期,苏联援建的我国第一台2500MVA冲击发电机运抵工地。面对如此巨大的设备,当时的老一辈西高所人用卷扬机、枕木、滚杠等简单工具,最终将转子与定子成功卸下,并安装成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高压电器科研试验基地。西高所的建成结束了我国依靠国外试验定型、从国外进口电工产品,受制于人的处境。如今,在西高院依旧能听到这台发电机的转动的轰鸣声,经历了60多年的转动,它见证了西高院的试验检测综合能力逐步走向世界领先,见证了输配电工程中多个“国际、国内首台”的诞生,见证了国家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
图为1959年,我国第一台冲击发电机运抵工地。
1959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59年10月,面对建厂之初物质匮乏的艰苦条件,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基本建设公司制修厂(现山东电工电气设备公司)为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组织开展先进集团和先进生产者表彰。
图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基本建设公司制修厂机电车间先进集体及先进生产者合影。
1961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61年11月25日,山东省电力工业厅制修厂(现山东电工电气设备公司)召开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标志着企业群众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次大会不仅深化了企业与职工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在多个维度上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新活力。
图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厅制修厂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合影。
1964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64年,为解决西北地区三线建设电力之困,国家启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这项输变电工程所用的输变电设备全部由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在这场历史性的跨越中,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现中国西电集团)挺身而出,成为设备研发制造的中流砥柱。面对物资匮乏、技术封锁的重重挑战,喊出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成功完成了九大类、二十三品种成套设备的生产任务,创造了中国电力机械制造史上的奇迹。
图为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为刘家峡水电站提供的330千伏输变电成套装备。
1965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65年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召开西北会议,决定将上海电炉厂部分职工和设备内迁西安电炉厂。同年5月,国务院决定将上海电机厂变压器车间职工和设备由贵州都匀改迁陕西西安。随着五趟分别从上海、贵州开往西安的火车,近千名西迁职工携家带口,带着衣物被褥、锅碗瓢盆、扳手锤子、模具设备,在西安这片黄色土地上白手起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图为西迁职工坐火车去西安。
1970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刘天关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是当时中国输电距离最长、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工程。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中国西电西电西变研发团队只能总结规律,从头摸索,最终成功研制330千伏电力变压器,开启了中国输配电产业走上完全独立自主道路的新时代。
图为1970年,中国西电西电西变为刘天关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研制的电力变压器正在紧张生产中。
1970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为响应国家工业布局调整的战略需要,1970年1月,阿城继电器厂(现许继集团、许继电气)需紧急组织700名职工(含250名学徒工)进行搬迁,并随同迁移金属切削机床与锻压设备共计104台,以全力支持许昌继电器厂(现许继集团、许继电气)的建设与发展。同年5月底,一场以“学大庆建新厂”为主题的动员大会隆重举行。老厂长杨显明的报告如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职工。同年6月,许昌继电器厂的建设序幕正式拉开,职工们抵达许昌后,立即投身于新厂的建设之中。建厂初期,干部员工们手拉肩扛,齐心协力搬运设备的身影,成为了建厂初期最动人的风景线。
图为建厂初期,许昌继电器厂干部员工手拉肩扛搬运设备。
图为许昌继电器厂老一代员工在精心装配继电器产品。
1970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70年12月,根据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指导方针,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统一部署,由原沈阳高压开关厂支援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建设。响应国家“好人、好马、好刀枪”,积极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沈阳高压开关厂分迁700名职工、100台设备,凭借45万元资金至河南省平顶山市成立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现平高集团、平高电气),从东北大都市的沈阳来到了中原腹地平顶山。在“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建平高”的高亢号子声中,他们砸石子、砌厂房,住席棚、喝土井水,用一双双摇摇把、开机床的手,边搬迁、边基建、边生产。
图为老一辈平高人“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建平高”。
1971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在第一代平高700人搬迁至平顶山短短的四个月后,1971年5月1日,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现平高集团、平高电气)第一批GW5-35隔离开关产品顺利生产,当年实现产值471万元,取得了当年搬迁、当年基建、当年出产品的优异成绩,得到了一机部的表扬。期间平顶山高压开关厂自主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新产品SW4-35高压少油断路器,第一台110千伏单柱、单断口高压少油断路器SW7-110,第一台220千伏单柱双断口高压少油断路器SW7-220,首次将国产高压断路器单元断口电压从60千伏提高到110千伏。
1976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为了彻底扭转我国继电器技术长期落后的局面,许昌继电器厂(现许继集团、许继电气)毅然踏上了自主研发新一代继电器的征途。技术专家大胆创新,反复试验,快速设计新型继电器以代替仿苏系列产品,最终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代DX-41信号继电器。到1976年,由许昌继电器厂研发出的继电器种类已经达到了230种。大机组继电保护设备在龙羊峡、三门峡、葛洲坝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
图为许昌继电器厂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一代DX-41信号继电器。
1978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78年,我国第一台220千伏六氟化硫断路器LW-220在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现平高集团、平高电气)诞生,填补了我国六氟化硫高压开关的空白,开创了我国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时代,LW-220六氟化硫断路器配用的液压机构获省重大技术成果奖。1978年2月,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380千伏高压少油断路器,荣获国家级奖状。
图为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380千伏高压少油断路器。
1979年
瞬间——定格历史记忆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平顶山高压开关厂(现平高集团、平高电气)抓住我国建设第一条50万伏输电线路——平武工程的机遇,于1979年7月引进法国MG公司的72.5千伏——500千伏六氟化硫断路器和全封闭组合电器的设计制造技术,为平高六氟化硫开关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顶山高压开关厂成为我国电工行业首批引进国外六氟化硫开关技术的厂家。
图为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引进法国MG公司六氟化硫高压电器制造技术。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每一张照片背后
都是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对国家的深沉热爱
是老一辈
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企业的基石
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今天的繁花似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珍惜当下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开启新的征程,再创辉煌
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彩篇章
来源:中国电气装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