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启示录:以笔尖的力量启迪时代进步

教育   2024-11-05 17:46   北京  


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于1895年11月27日在遗嘱中提出设立五大奖励领域,诺贝尔文学奖便位列其中之一,旨在表彰“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百年之后,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上星光日盛,汇聚了文学界的巨匠泰斗。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马尔克斯,到印度诗哲泰戈尔;从无数年轻人的人生导师赫尔曼·黑塞,到以简洁风格著称的文坛斗士欧内斯特·海明威;从存在主义的代言人阿尔贝·加缪,到东方美学的集大成者川端康成;从美国南方文学的巨擘威廉·福克纳,到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这些名字如同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灯塔,照亮了文学的深邃与广博。


图源: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作家韩江获得本届文学奖。她不仅是韩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荣获此奖项的亚洲女性作家


图源:KBS



用充满诗意的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for her intense poetic prose that confronts historical traumas and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



纵观近十年诺贝文学奖,不同于其他诺贝尔奖的理性光辉,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极具感性与理想主义色彩,或是通过连结现实与虚幻、贯穿历史与现代来唤醒记忆与命运;或是揭露时间尘埃中的生活痕迹;又或新颖大胆的跨边界表达,都会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文字如何对生命灵魂本质与时代文明作出折射或启迪?让我们一同了解。


一、现实主义与人类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素来重视“严肃文学”的分量。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承载着时间的历史与回忆,揭露了人类命运的齿轮运动的轨迹。




穿透历史迷雾的时空编织者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示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代表作:《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

《青春咖啡馆》《地平线》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代表作《暗店街》或许贡献了文学史上最为朦胧的开头之一:“我”需要成为侦探寻找自己的身份,因为“我”对自己的身份一无所知。


主角在困顿、游离、奇异的城市里拾荒记忆的碎片,无休止地黯然漂泊,莫迪亚诺奖这种人称为“海滩人”——在遗忘中寻找,在寻找中再度遗忘,只是在沙滩上留下终将消逝的脚印。


一位失忆的侦探在寻找自己的记忆

图源:STEAM


莫迪亚诺认为,小说家的使命,在面对被遗忘的巨大空白,让褪去的言语重现,宛如漂浮在海面上消失的冰山。他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实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通过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




纪实性文学骑士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

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代表作:《战争中没有女性》

《二手时间》《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S.A.阿列克谢耶维奇,记者,散文作家。她出生于白俄罗斯,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身为调查记者的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切尔诺贝利》剧照

图源:豆瓣


苦难与勇气的主题贯穿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她的文字提供了一面微观的镜子,面向战争与灾难中的平凡人物,关注着承受宏大命运摧毁的人类个体。没有宏大叙事,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主观分析,只能听见“人类的声音自己说话”。




追寻现实的非虚构写作者

安妮·艾尔诺


“发现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

和集体限制的勇气和敏锐度”


代表作:《悠悠岁月》《最后的礼物》


在《写作是一把刀》中,安妮·艾尔诺表示:“我不再想写那种一看就很美的东西,而是想写一看就很真实的东西。写作就是揭露现实的工作。” 她全身心投入这种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写作,不求“再现现实”,而要追寻现实。在她仿佛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书写中,读者得以看见深刻的日常。


她始终如一地书写生活,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从自我出发、从个人和集体的记忆出发去揭露反思现实种种。现实主义之于安妮·艾尔诺是求实抵真,开创新的语言、新的文体,塑造新的文学形象,在阶级和女性这两大领域表达她强烈的社会介入和现实关怀。


由安妮·艾尔诺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海报

图源:IMDb


我书中的事件属于每个人,属于历史,属于社会学。埃尔诺的作品逐渐从个人自传走入了更为非个体的社会性自传。譬如在《悠悠岁月》书中,埃尔诺只使用了“我们”“她”之类的人称,而一次都没有使用“我”。安妮·埃尔诺的文字为作品注入了一股真诚的力量,作品中透露出的巨大勇气和敏锐的观察力让所表达的情感获得无数共鸣。




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约恩·福瑟


“用极具创新意识的戏剧和散文

让无法言说的事物发声”


代表作:《有人将至》《秋之梦》

《一个夏日》《名字》《吉他男》


约恩·福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和翻译家,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性极简戏剧在欧洲戏剧界独树一帜。他是作品被搬演次数最多的在世剧作家,大约已有1000台以他的作品为蓝本的话剧在全球各地上演。福瑟被许多评论家誉为“新易卜生”、“二十一世纪的贝克特”以及“挪威易卜生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在评论家眼中,谈论约恩·福瑟的作品的冷酷与喧嚣,便绕不开他标志性的极简与沉默。诗性的极简源于他对文字的掌控,而沉默则是进入其中的唯一方式。在他静默无言的戏剧世界中,有“无法言说”的命运,也有欲言又止的人生。福瑟用他极简的语言重新审视了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困境。


《有人将至》剧照

图源:译林出版社


“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无法言说的,只能被书写。”福瑟的书写生发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以情感协奏、精神共鸣的方式在文字中讲述生命中最本质的不可言说之物。


二、浪漫主义与文学艺术




十年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多位极具创新和想象力的作家,他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实现“跨界”的民谣诗人

鲍勃·迪伦


“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

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

《暴雨将至》《时代正在改变》


是作家,是美国民谣歌手,是演员,是画家,也是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跨界已成常态的鲍勃·迪伦从现代流行文化的高峰跨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纽约时报》称:“这也许是该奖项自1901年开始的整个历史上最激进的一个选择。”


图源:NY Times


作为一名现代吟游诗人,鲍勃·迪伦与古典的世界相链接,同时关照当下的现实世界。在他的许多音乐作品中,语言风格、韵式、曲调来自迪伦,而思想的内核却延续自古典时代最伟大的诗人。迪伦的毕生创作历程是对整个美国流行音乐吸收、挪用、提炼、升华的过程。在吸纳融合的肩膀之上,迪伦超凡的文学创造力就在于,他翻新了那些已然逝去的事物,并继续向未知的领域迈进,他融合了对过去的意识、对未来的不安之感,并由此回应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图源:豆瓣


《答案在风中飘》《暴雨将至》《时代正在改变》等名曲以诗意的语言、纷呈的意向把握住了时代的迷惘与愤怒,迪伦也由此成为自己时代的声音乃至同代人的良心,民谣复兴运动中的先知。


“要爱,要唱歌,要忧伤。”于是,鲍勃迪伦来了。流行成为经典,歌词也成为文学。“重要的是,一首歌里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感受自己的生活。




忠实于国际主义写作的作家

石黑一雄


“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

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


代表作:《远山淡影》《莫失莫忘》

《长日将尽》《克拉拉与太阳》


作为英国文坛移民三杰之一,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一贯提倡“国际主义写作”,打通东西隔阂,将日本、英国、中国、欧洲及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都被巧妙地囊括在他的创作之中,结合小说的写作背景,他的历史故事都有鲜明的当代回响。


图源:三联生活周刊


每一部新创作的小说都是对前一部小说的突破,都是对自我写作版图的拓展,这正是石黑一雄的可贵之处:《远山淡影》是“域外小说”,《长日留痕》是则“乡村宅邸小说”,《无可慰藉》的“梦境书写”是对前三部传统心理小说的突破,《我辈孤雏》借用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别让我走》增加了科幻的元素,而《被掩埋的巨人》是一部“亚瑟王传奇”,《克拉拉与太阳》则是一则脱胎于儿童绘本、直视人心的成人童话......


《别让我走》剧照

图源:豆瓣


而石黑一雄最为人称道的文字装置,则是回忆。时间、记忆与自我欺骗是他小说中始终贯穿的主题。人们决定如何回忆有时比人们真正经历的现实更为重要,这不止关乎记忆的不确定性,更是人们选择如何接受自我的终极母题。




辉煌壮丽的作家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有着百科全书般的叙述想象力,

把横跨界限作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跨界与打破格局的作品总是会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波兰的国宝级小说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被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称为“辉煌壮丽的作家”。


《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剧照

图源:豆瓣


托卡尔丘克宛如来自东欧森林的荒野女巫,她笔下的文字有着原始而宏大的能量,足以构建出星群般庞大的奇妙世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文学奇迹般地保留了怪异、虚幻、挑衅、戏仿和疯狂的权利。” 翻开书的读者,请准备好直面故事的神秘、荒诞、疯狂与瑰丽。


三、人性哲学与社会思考




诺贝尔文学奖同样关注那些引发人类思考的人生哲学和与社会性问题相关的作品。获奖作品或是探索人类经验,或是找寻灵魂深处的需要,又或关切着社会生存的哲学与意义。




嬉笑怒骂的规则反抗者

彼得·汉德克


“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

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代表作:《骂观众》

《无欲的悲歌》《痛苦的中国人》


“这里您将听到的都是您曾听到的,这里您将看到的都是您曾看到的。您将看到的不是戏剧,您的观赏乐趣将不会得到满足,您将看不到表演。” 这段“一身反骨”的台词正是出自于彼得·汉德克一鸣惊人的戏剧《骂观众》。


电影《骂观众》剧照

图源:豆瓣


在这部惊世骇俗的戏剧中,没有角色,没有情节,没有布景,只有四位台上的演员忠实于标题,从头到尾变着法儿地骂观众,上演一场酣畅淋漓的持久骂战。只不过这场骂观众实质上是在骂语言, 批判质疑“我说话”还是“话说我”的秩序与权力


汉德克编剧电影《柏林苍穹下》海报

图源:豆瓣


这就是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先锋剧作家和小说家,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曾称赞他为“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创作的《卡斯帕》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被誉为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美国桂冠女诗人

露易丝·格丽克


“通过直击灵魂的诗篇

描绘了个体存在的朴素的美”


代表作:《月光的合金》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除了对人类哲学的思考,个体灵魂本能的唤起能让文学更加神秘且灵性。美国当代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被认为是一位自传诗人,以朴素的自传式抒情诗著称。她在作品往往情感浓烈,探讨了失落、孤独、心碎、婚姻、创伤和衰老等主题,其中常常包含古典典故、哲学问题和亲密的记忆。


月是露易丝·格丽克钟爱的意象

Vincent van Gogh, “The Starry Night”,  (1889)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既能在个人事件叙述上扑朔迷离,又能让个人的经历具有了客观化和普遍性的面目,她以音乐般的调性赋予诗歌神秘感,在日常情感体验中引起人们的共鸣,甚至唤起自己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感受,感受个体最真实的情感,凸显了文学的包容与魅力。




回望故乡的离散作家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

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

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代表作:《海边》《最后的礼物》


个体灵魂的声音值得倾听,个体的社会生存及意义也值得反思。一位离开故土的坦桑尼亚作家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间回望,通过写作寻找家乡和自我。


图源:澎湃新闻


“为谁书写”?这是后现代离散作家们需要首先厘清的身份认同之困。离开坦桑尼亚四十多年后,古尔纳的书写不仅是他与故土、与过去紧密连接的纽带,也是他为坦桑尼亚、为非洲传递出的阵阵呼喊。他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首位摘取桂冠的亚洲女性作家

韩江


用充满诗意的文字直面历史创伤,

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代表作:《少年来了》《素食者》《白》


如果只因《素食者》的书名便将韩的获奖归因为所谓的”政治正确”,恐怕是等同于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视作工科课本的误读。实际上,韩江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讨论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素食者》向人类暴力的界限提问:我们能否忍受暴力和美丽混淆的世界?“我变得如此锋利,难道是为了刺穿什么吗?”


部分韩江作品

图源:收获杂志


韩江笔下不乏饱受自我异化、去身体化和痛苦折磨的人物。人物们总是以弱者的姿态静默地反抗。即使在始终与暴力相对抗,文学的抗争也自有文学特有的方式,无需剑拔弩张。有文学评论家认为韩江的小说“探究的是人类最根本的悲剧与伤痕;她潜心研究的是绝望至极中才可以感受到的那束微弱救赎之光。”


在行文方面,以诗人的身份开启写作生涯的韩江有着诗性、克制而沉静的文字风格。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认为,韩江“对肉体与灵魂、生与死之间的联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以诗意和实验性的风格成为当代散文的革新者”。


韩江荣获布克奖

图源:WSJ


韩江先后摘得布克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韩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蓬勃生猛的发展姿态:经典作家如申京淑、孔枝泳、韩江、金爱烂,新生作家如崔恩荣、金草叶,其作品的国际影响力都在与日俱增。无论是东亚女作家的书写所承担的勇气和达到的艺术高度被看见,还是更多非英语世界的作家走向世界舞台,都足以令人感到欢欣鼓舞。


四、永不破碎的故事之心




优秀的诺奖作家们为阅读者们留下了浩瀚丰富的经典文本,同时为创作者们留下宝贵的启示:如何永葆一颗真诚的故事之心


《我的塞林格之年》剧照

图源:豆瓣


作家的创作并非凭空想象。正如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所描述的:“写作时,我必须感受自己内心的一切。我必须允许书中所有的生物和物体、人类的和非人类的、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一切事物,穿透我的内心。”


《瞬息全宇宙》剧照

图源:豆瓣


作家以一种永恒观察世界的方式生存,捕捉人类之间的纽带、相似性、同一性与隔阂解离。出于自发而无私的同理心,作家愿对世界上他者的存在心怀深切的关注,关注他们的脆弱、独特和对痛苦以及时间的无所抵抗。无论文字风格如何,文学正是建立在对自我之外每个他者的温柔与共情之上


《瞬息全宇宙》剧照

图源:豆瓣


而故事予以创作者甘甜的回馈:创作一个故事是一场无止境的滋养,它赋予世界微小碎片以存在感。这些碎片是人类的经验,是人们经历过的生活,人们赖以生存的记忆。创作者们通过重新拭亮人类经验的切片,真正理解我们自身和我们的生活



我觉得写作就像是点燃火柴,在一旁凝视火苗燃烧,直至熄灭。也许这就是小说所能做的一切。就在这凝视的瞬间,向人类和人生提问。

——韩江



在短篇集《植物妻子》的序言部分,韩江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记录了这样一个明亮的夜晚:


"二十四岁的那个中秋节,为了看月亮,我独立走出大门。那时,我一边在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上班,一边利用只睡四五个小时剩下来的时间偷偷写小说。应该许愿了,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想了想要许什么愿


图源: KBS


只祈祷不要失去这颗心。


然后,就没有什么愿望可以许了。"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utBsN3vMx-xGMtchA1UEXg

[2] https://mp.weixin.qq.com/s/tzw2PeYnWbp17v4dm0LqWw

[3] https://mp.weixin.qq.com/s/3T6h3ReASRvVlMJdGoPtMw

[4] https://mp.weixin.qq.com/s/RyMQDyVgzEQ3qwYTgfSgwQ

[5] https://mp.weixin.qq.com/s/ZpF5_K1O_8sYYurgkF6uEA

[6] https://mp.weixin.qq.com/s/dJM5yBy8VnMWo2qMRUa61Q

[7] https://mp.weixin.qq.com/s/BG-z-rhGJZaDkXItZsFqpA

[8] https://mp.weixin.qq.com/s/dJM5yBy8VnMWo2qMRUa61Q

[9]https://mp.weixin.qq.com/s/UkWeO8VT2SVCEENWD6TI3w

[10]https://mp.weixin.qq.com/s/UkWeO8VT2SVCEENWD6TI3w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008


推荐阅读






京领家长圈


京领 KingLead

京领新国际
京领是创新驱动的诺奖创新平台、全球院士平台、国际标准平台,致力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下一代诺奖科学家、激发下一代世界级创新企业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