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鸡种以其独特的基因组组成和风味特征,正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2024年11月20~22日,2024国鸡产业高峰论坛于广东广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鸡文化推广联盟、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主办,新禽况承办。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细权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从我国地方鸡种资源丰富多样性讲起,提出可以通过基因组信息来鉴定地方品种,也对如何从鸡的外观性状、风味特性等方面挖掘和应用做出独到见解,最后在利用新方向、整齐度的改良与控制等6个方面提出建议,对差异化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细权分享《地方鸡种资源的应用》主题报告
地方鸡种大观
我国130种地方鸡种多样性与经济潜力并存
根据张细权的介绍,我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1年,共已有115个地方鸡种被正式认定。而在2021至2023年间,又新增了15个品种,2024年仍在持续新增中。这些地方鸡种的外貌特征丰富多样,羽色上包括黄羽、麻羽、黑羽、白羽、芦花羽和瓦灰羽等多种颜色;羽型上则有丝羽、片羽等不同形态;此外,还具有绿耳、缨头、胡须、五爪、毛脚、秃尾等独特的形态特征,充分展现了各品种在外观上的显著差异与多样。
除了外观上的多样性,我国地方鸡种的经济用途也十分广泛,涵盖了肉用型、蛋用型、兼用型和玩赏型等多种类别。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地方鸡种通常具有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点,这对提升我国养禽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华南三省,广东的怀乡鸡、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7个品种,广西的广西麻鸡、广西三黄鸡等6个品种,以及海南的文昌鸡和儋州鸡等,都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地方鸡种。它们以体型小、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当地的养禽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家鸡基因组升级助力地方鸡新种质鉴定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家鸡基因组组装已不断完善与升级。张细权指出,家鸡作为首个完成基因组组装的农业动物,尽管其基因组的初步组装早已完成,但直到2023年才实现了完整测序。随着研究的深入,家鸡的参考基因组组装正不断朝着更高精度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以罗坑胡须鸡为例,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与其他团队合作通过重测序技术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成功识别出罗坑胡须鸡作为独立的遗传群体,具备了成为新种质的潜在基础。然而,研究还发现,部分个体存在惠阳胡须鸡、隐性白洛克鸡和白来航鸡的基因混杂现象,表明这些鸡群仍需进一步进行纯种化改良。
在分子遗传学层面,张细权的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羽色、肤色、胫色、毛形态及冠型等外观性状的遗传机制。通过基因关联分析,研究人员成功定位了多个与外观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为分子育种技术在改善鸡种外观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蛋白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也为探索屠体外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一些鸡种中出现的黑色腹膜现象,在这些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外观性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细权强调,诸如麻羽、胡须等外部特征不仅是品种识别的重要标志,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民俗传统。例如,在两广地区,黄羽和麻羽的偏好与当地的文化习惯和饮食传统密切相关;而西南及两湖地区则偏好黑羽,这些偏好体现了区域性文化的独特性。
在品牌建设方面,提升品牌的辨识度和可追溯性是关键。近年来,基于SNP等DNA标记的溯源研究已在肉类产品的溯源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涉及肉类品种的精准鉴别、个体来源的确定、产品产地的溯源识别等几个方面。
此外,外观性状亦可作为某些性能的外在标识。例如,鸡冠的发育程度能够标志鸡只的成熟状态,而鸡距的长短则可反映其饲养日龄。这些显著特征不仅为养殖户在选种过程中提供了直观依据,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地方鸡种之所以在市场上受到青睐,其独特的肉质风味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张细权在报告中详细讲解了脂肪酸在鸡肉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只在脂肪酸组成方面的差异。
他指出,游离脂肪酸作为风味的前体物质,其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鸡肉的风味。通过氢过氧化物的转化作用,脂肪酸能够转化为醛类等风味化合物,从而为鸡肉带来独特的香气与口感。例如,油酸和花生四烯酸能够赋予鸡肉浓郁的香味,而亚麻酸则为鸡肉增添了更丰富的风味层次。“鸡有鸡味”的独特风味正是源自这些脂肪酸的不同作用。
嘉宾认真听课记录
张细权认为地方鸡种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涉及6个关键方面:市场定位方面,鸡种可以分为大市场(如文昌鸡、清远麻鸡)和局部市场(如丝羽乌骨鸡)。通常,成功的鸡种会从局部市场逐步扩展到大市场。
产品创新方面,重点在于从活鸡向生鲜、熟鸡产品的转型,同时提升屠体外观和肉质风味,并积极开发副产品以满足多样化需求,提升整体效益。
在整齐度改良方面,强调外观和体型的一致性,并提高肉质的均匀度,从而提升整体效益。生产性能的提升则集中于生长速度、肉产量、繁殖力和抗病性,结合免疫力提升和基因选择来优化养殖效果。
此外,通过杂交优势和优势基因应用(如矮小型基因),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益和抗病力。最后,产业化方面推动地方鸡种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并注重成本控制和市场推广,从而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这些提升措施帮助地方鸡种在现代养殖业中增强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也对差异化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小禽人
点亮“在看”,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