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视角,身临其境感受战国历史进程

情感   2024-09-19 17:30   福建  


《透过地理看历史:战国篇》限时特惠包邮 39原价¥68起),2024年9月30日活动结束。
我们经常将春秋和战国连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属于东周时期,但实际上,战国和春秋有很大的不同。

春秋,可以说是西周的延续,我们仍能看到礼乐文明的余章。而到了战国,礼崩乐坏,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是权力的转移。春秋时期是一个权力逐步下移的过程,天子的权力向诸侯转移,如春秋五霸;诸侯的权力向卿大夫转移,如晋国六卿、鲁国三桓;甚至有的诸侯国出现了卿大夫的权力向家臣转移的情况,如鲁国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而战国则反其道而行之,列国变法,权力开始越来越集中,在这个权力集中的过程中,中间的贵族阶层消失了,君王直接掌管农民,新兴的贵族只是替君王打工的官僚。

由于贵族的消失,战争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时的战争主力是贵族,农民只是辅助。贵族从小学习礼仪,各国贵族之间不是族亲就是姻亲,打起仗来也彬彬有礼,总体伤害性不大。而战国时战争的主力出自农民,所谓礼不下庶人,农民不讲礼仪,相互之间也没有血缘关系,战争成为生死之战,以杀伤对方为目的。

同时,因为贵族人数少,春秋时的战争规模很小,大多数战争在几天之内就结束,对生产的破坏也有限。而农民的基数大,所以战国的战争规模大得多,动不动出兵数十万,其惨烈程度也是空前绝后。

农民毕竟没有文化,虽然君王掌控一切,国家的管理还需要有文化的人来帮忙,于是士族兴起。士原本是封建制度下最低等级的贵族,有文化,但没有封地,到了战国,所有失去封地的贵族都可以称为士,平民通过学习也可以成为士。这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士子们怀揣梦想,博览群书,寻求治国存亡之道,以各种学说游说君王,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我们看到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百家互相学习,又互相攻击,以图用言辞打动君王,最终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这其中,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法家无疑是最大赢家,而倡导恢复周礼的儒家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把战国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变法图强,中期是合纵连横,后期是秦并六国。战国的历史比春秋略短,但也有200多年,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战国史料却比春秋少得多,春秋好歹有一部完整的《左传》,让我们能看到很多当时的历史细节,而战国的史料大都被秦始皇烧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除《秦记》得以保留外,各国史书都被付之一炬,还包括《诗》《书》(《诗经》和《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百家学说和《诗》《书》因为流传广,有很多副本,难以尽烧,但各国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只有一份,烧了就彻底没了。所以后人能看到的战国史料,主要来自《战国策》和《秦记》,连司马迁也不例外。《战国策》是纵横家游说君王的说辞,其中夸大其词、张冠李戴的事不少,算不得严谨的史料。《秦记》的问题也不少。列国之中,秦国的文化最落后,秦国设置史官的时期很晚(前753年),而且秦国史官所记录的历史很不规范,没有年月不说,还经常报喜不报忧。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秦国在某年夺取了某城,过了几年,又出现秦国夺取该城,这是因为中间此城被别国夺回去了,但《秦记》没有记载秦国战败丢城的事。还有很多小诸侯国,是如何被大国灭亡的,其间发生了什么事,过程是怎样的,由于《秦记》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司马迁之后,《秦记》也失传了。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影响了中国此后两千年的历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一向奉行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读史原则,尤其不喜欢寻章摘句,但战国给我们留下的史料连大略也难以做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战国时期列国都有各自的纪年,史料表述各异,容易引起混乱。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将年份统一换算为公历(以阿拉伯数字表述),而月、日则依据史料仍用农历(以汉字表述)。

总之,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战国史是一部残缺的历史,缺少很多必要的环节。或许,随着考古文物的出土,将来我们能弥补些许遗憾。

李不白

本书上起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奠定战国七雄格局,下讫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二百余年的战国历史。

作者基于翔实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等89幅地图,以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战国历史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水文气候等地理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全方位还原历史场景,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历史沉浸阅读体验。

图书为软壳平装,16开本,内页采用胶版纸,纸质柔和,不易造成视觉疲劳。适读年龄15+

文字:李不白

版式:山海相隔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连岳
传递好观念。
 最新文章